王劍梅
摘要:化學第一課很重要,它可能會使許多孩子愛上化學這門課,同樣也有可能沒興趣;第一次利用守恒可以讓許多孩子愛上計算,也會使一些孩子恐懼計算;同樣的素材,有的老師引用得恰到好處,有的卻用得不倫不類.對于化學第一課,教師要將素材與知識做到有效融合,找好切入點.
關鍵詞:第一課 興趣 實驗
第一課的范圍很寬,它指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個概念、一種儀器、一個學習方法、一個知識章節(jié)甚至一個知識模塊.對于思維最活躍的中學時代的每個人都十分重要,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科學夢,有意為青少年編織一個科學夢往往會為學科的發(fā)展指明新的思路和方向.高中化學第一課設計就承擔著這個重大責任.第一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問題或內容的設計要具有新奇之處、困惑之處、共鳴之處和挑戰(zhàn)之處,要符合學科特點,有發(fā)展性、實驗性、啟迪性、脈絡性,還要將教師、學生、素材三者有機融合,生發(fā)出更多的資源.
單詞Chemistry的意思是化學,拆分一下:Chem is try.Try是什么意思?是嘗試.嘗試什么?實驗和思維,嘗試不同的實驗方法,嘗試不同的思維方式.作為化學教師,適當地嘗試創(chuàng)新將會為化學教學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一、第一課的設計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思維的啟迪和感情的共鳴
例如,現在網絡上盛傳垃圾分類,上海率先實施.強大的網絡力量使我們的朋友圈天天刷屏.從綠色化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熟悉的垃圾,根據性狀和來源分類,利用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垃圾進行再利用,建立起系統的城市處理系統.這樣將化學與生活聯系可從情感體驗上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社會責任感.所以,綠色化學的第一課任重而道遠!
能源的危機喊了幾十年,節(jié)能減排都進了中學課本,為什么新能源汽車普及依然有很大的瓶頸?迫在眉睫的事情卻久攻不下呢?快遞外賣的電瓶車那么普及,使用壽命卻不像電視那么長,它的電池為什么那么重,能不能輕一點,容量也大一些呢?能不能使燃料電池也像加油站一樣在高速上自助打卡補充來解決電動汽車的普及呢?化學電源的第一課將為能源革命帶來一次全新的改革.
不是每個第一課都有現實性或發(fā)展性素材,但可以具有脈絡性.比如化學鍵,物質是由基本粒子,如原子、分子、離子構成的.那這樣的粒子怎么堆成宏觀物質呢?微粒間相互作用,如分子鍵、離子鍵、原子鍵,這樣條理清晰得很!
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實驗是手段,思維是助力!安全的實驗學生盡可能自己做,有危險的老師幫著做,第一課要多用實驗說話.實驗不一定是用藥品和儀器完成,可以是游戲,模型,模式演練.只要使學生身心參與的都可以是實驗.
二、第一課設計思路實例
題目:化學能與電能
活動一:讓學生在閱讀課本和資料時,適時地拋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學習,利用小組合作使問題解決趨于完善.
問題串一:1.化石能源弊端是什么?
2.火力發(fā)電的缺點有哪些?
3.能否將化學能一次性轉化為電能?
活動二:自主實驗:研究鋅銅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問題串二:1.原電池的工作怎樣完成?
2.常見的化學電源怎樣工作?
活動三:自主探究:你想怎樣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
問題串三:1.電動自行車使用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電動汽車受限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2.燃料電池能不能用于電動汽車?
3.燃料能在高速鋪設管道,讓電動汽車以打卡的形式隨時隨地補充嗎?
教學是無所不包的,人文、自然、社會都有.要將它們融入課堂,教好每一個第一課很不容易,要經過不斷地學習、提煉、升華和應用.第一課,我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參考文獻:
1.王品偉,《設計一個精彩的亮相讓化學課“火”起來》,《考試周刊》,2009(35);
2.劉寶玉,《強化緒言課的教學》,《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09(7)54-56;
3.李軍,《重構中學化學緒言教學問題現象與對策》于《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
4.周全,《“基于蠟燭燃燒的高中化學緒言課”的教學設計》于《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5)20-2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利用現行高中化學教材素材進行習題設計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8]GHB330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