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雄
所謂肉骨頭,就是有肉的小豬排。食肉時,帶骨頭比不帶骨頭更有風(fēng)味。
做五香肉骨頭時,可按如下比例配料:豬小排250 g,醬油2湯匙,糖1茶匙,太白粉1湯匙,蛋白2個,面粉3湯匙,做蛋糕用的發(fā)粉適量,五香粉少許,生油1碗。
其做法是:將小豬排剁成小塊,用醬油、糖及五香粉腌1 h。把蛋白2個打成發(fā)泡狀,加上面粉及發(fā)粉,再用水調(diào)成糊狀。將每小塊豬排沾上面糊用油炸熟,炸時油溫不宜太高,以免外焦內(nèi)生。可先用小火,而后再用稍大一點的火炸。這樣炸成的豬排,既香脆可口,又營養(yǎng)豐富。
高湯在飲食藝術(shù)上經(jīng)常扮演重要而不可缺少的角色,尤其用植物油做成的素菜食品,鮮味不夠濃郁,如加入高湯,則會美味可口,比葷菜毫不遜色。臺北家庭中常做的素高湯,不僅做法簡便,而且物美價廉。
其原料僅有黃豆、草菇、栗子、紅棗、黃豆芽、冬菇腳等幾種。做時先將黃豆洗凈泡2 h,草菇也洗凈。在鍋內(nèi)將清水煮沸,放入黃豆、草菇、栗子、紅棗后,改用小火慢熬約3 h,將渣滓過濾后,就是上好的素高湯。
此外,將黃豆芽洗凈炒干水分,與冬菇腳、紅棗一起在清水中煮,用上述同樣方法,亦可做成鮮味十足的素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