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靈芝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和推進,小學音樂教育的關注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诖耍疚膶⒁晕覈W音樂教材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教材內的歌曲類型及鋼琴伴奏特點展開探討,以此來為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進步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材;歌曲分析;鋼琴伴奏
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塑造的重要時期,而音樂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高度文化和藝術修養(yǎng)及創(chuàng)新意識方面都發(fā)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進行分析,并對歌曲鋼琴伴奏的特點予以總結,以此有效發(fā)揮小學音樂課堂中鋼琴伴奏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音樂綜合文化素養(yǎng)。
一、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歌曲分析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音樂課程目標定位于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提升其音樂素養(yǎng)及加強其表現(xiàn)張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所以小學音樂教材也緊扣這一目標進行了編寫和整合,深度貫徹和體現(xiàn)了新課標理念,力求更深更廣的推進素質教育。并在基礎音樂知識的講授上,進一步強調了創(chuàng)造與實踐、滲透和綜合,力求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長久的音樂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升其音樂素養(yǎng)。我國小學音樂教材內收錄的歌曲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民歌類。民歌又稱為民間歌曲,所以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和勞動人民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的歌曲。民歌是偉大的勞動人民以音樂詮釋和刻畫自己勞動與生活過程的載體,多以口頭形式流傳于民間。它集結了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及擁有不同生活經歷的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以及情感,是勞動人民深厚思想情感的凝結。因民歌是由本土文化孕育的音樂,因而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歌可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有利于培養(yǎng)其音樂學習興趣。如在蘇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科書中有《彝家娃娃真幸?!非?,描述少數(shù)民族彝族,通過音樂的教學,學生可以直接了解彝族人民的性格特點,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等風俗習慣, 在感受他們獨特的音樂旋律之美的同時還能欣賞到他們的漂亮和多姿多彩的服飾。
其二是童謠類。廣義角度來講,童謠可被定義為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短詩,其格律工整,韻腳完美,多以口耳相傳。多數(shù)童謠是由古代的慣用語演變而來的,或者是加工一些發(fā)生時間較晚的歷史事件所得的。狹義角度來講,童謠是一種在兒童口中哼唱的歌謠,其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內容豐富多樣且貼近自然,能夠輕松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語言上它活潑且富有旋律,容易上口,能使學生輕松理解和記憶。童謠體裁多樣,主要有搖籃曲、游戲歌、問答歌以及數(shù)數(shù)歌等等。如在蘇教版小學二年級音樂教科書中有《一對好朋友》曲目,讓小學生深刻領會好朋友的含義,培養(yǎng)其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其三進行曲類。進行曲是節(jié)奏感強烈且情緒高昂的一種歌曲。它最初產生于軍隊中,主要用來反映軍隊中具有激情的戰(zhàn)斗生活,以此鼓舞戰(zhàn)士,激發(fā)其斗爭意志,后逐漸被引申為集體決心的表達。進行曲類歌曲所反映的內容也極為豐富,既有對基層人民生活的刻畫,也有歌頌國家或民族英雄的。在音樂文化歷史中,進行曲作為一種較為普遍的音樂體裁,主要是表現(xiàn)出悠久的歷史和多樣的形式,并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和地域風格。如在蘇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科書中有《玩具進行曲》曲目,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跟隨音樂合拍,并能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造型。
二、將歌曲鋼琴伴奏的特點引入學生的音樂學習
因為鋼琴極具表現(xiàn)力和音樂張力,所以無論從我國小學音樂課的歷史還是音樂本身出發(fā),鋼琴都是小學音樂課堂中必選的樂器之一。鋼琴伴奏的特點集中于這幾個方面,第一基本技術方面。因小學生心理、生理都處于萌芽發(fā)展階段,因而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使用鋼琴伴奏時,首先教師要和學生有充分的眼神交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很多有名的指揮家都非常重視眼睛對音樂情感的表達。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伴奏時不能集中于鋼琴,專注于手下,而是要將眼光投射到學生身上,時刻關注課堂學習情況,以便進行調整把控。其次,表演要趨于平和,不能太過生硬,這就對老師的演奏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手指的觸鍵控制力度要恰到好處,爆發(fā)力不可過強。最后,鋼琴伴奏要和歌曲相輔相成,要能夠體現(xiàn)歌曲特點,有節(jié)奏的將學生帶進音樂情境中,展開生動教學。第二適應兒童審美方面。小學生心理結構單一,情緒表達較為外向,所以在對音樂的欣賞上,他們更容易接受情感表達明顯的音樂作品。因此,在采用鋼琴伴奏教學時,教師要學會適應兒童的審美特征,要合理控制鋼琴伴奏力度,不可喧賓奪主,既要發(fā)揮鋼琴塑造氛圍的積極作用,也要凸顯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既要讓鋼琴音色有穿透力,和歌曲形成對應,又要讓學生聽到自己的聲音,達到人聲和鋼琴聲的平衡得當。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教育背景下,小學音樂作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同時和其相關的研究也必將越來越豐富和深入。因而為了使音樂教師更深刻地把握小學音樂教學特點,繼而改進當下的小學音樂的教學,全面發(fā)展學生,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綜合素養(yǎng),則對小學音樂教材歌曲類型和鋼琴伴奏特點的分析不可避免。
參考文獻:
[1] 汪怡帆. 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鋼琴伴奏的特點[D]. 中央音樂學院.
[2] 於春華 . 鋼琴即興演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 北方音樂,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