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建輝
[摘要]語文作為小學初級階段學習中的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對學生各學科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也是為學生的以后打基礎,給學生的未來提供堅實的保障。因此,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語文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強調(diào)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當前語文課堂中的一個重要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興趣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nèi)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xù)地專心致志地鉆研。語文興趣愛好教學則是讓學生從心理方面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進而在語文學習上更加主動。但是,小學語文需要記和學習的知識較多,知識復雜,涉及的領域比較廣,導致學生認為語文的學習不是記記背背,就是知識繁雜難以理解,進而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教學,因此,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就非常有必要了。
一、興趣愛好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教育,因此,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語文,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進一步感受語文的魅力。不僅如此,在小學語文中進行興趣愛好教學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觀以及對藝術的感知力,這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和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是讓學生受益終生的事情。除此之外,興趣愛好教學是對新課標素質(zhì)教育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政策的集體落實和體現(xiàn),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里程碑意義,能給當下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示范作用,有利于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國家提供更多優(yōu)秀人才,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
二、興趣愛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年紀小,好奇心重,活潑好動,喜歡接觸新鮮事物。語文本來就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涉及領域廣,如藝術的鑒文、小說等等,這些知識豐富多彩,非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在基礎字詞上下功夫,強調(diào)學生的語文的基礎知識學習。缺失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質(zhì)量,降低了學習效率,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
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年紀小,喜好新鮮事物,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注重學生的感受,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上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動灌輸和講解知識,讓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地位,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得不到表達和釋放,無法加深對語文學習的深度,只是單一地認為語文學習就是讀讀寫寫、死記硬背。
(二)課堂氛圍不濃烈
小學生喜歡鮮明有趣的事情,不喜歡死氣沉沉。而教師在教學中就將語文課堂變成了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活力,沒有設置鮮明活潑的學習情境,無法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和學習語文,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
(三)脫離實際生活的情境教學
語文本來就是源于生活,也能從生活中感受到語文。因此,語文教學結合實際生活,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在大部分教學中教師忽略了這一點,脫離了實際生活,教學內(nèi)容變成了干巴巴的枯燥知識,這樣的教學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產(chǎn)生語文無用的錯覺。讓學生覺得語文只是存在于課堂之上,只是為考試而學習,進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同時影響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生活。
(四)教學方法的單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單一。在教學中采用的提問式教學比較多,他們認為這樣的方式方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只采用提問式教學,結果讓學生無法提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三、改進小學語文課堂興趣愛好教學的方法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教師應從教學模式進行改變,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地位,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主導者,讓“一切教學為了學生”變成“學生是教學的一切”,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主動感受語文,學習語文,注重語文思想的交流,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加深對語文學習的深度,改變語文學習就是死記硬背的舊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樹立學習目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消除自卑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德育教育的滲透就顯得更加重要。教師借助各種方式讓學生了解語文知識的重要性,比如說某一節(jié)課的設計或者一個課本人物的分析等,讓學生能夠從中了解做人的原則以及知識的價值,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設置合適的學習情境
語文知識本來就是豐富多彩、富有情感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一定要把語文知識的豐富性和多彩性表達出來。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之中感受語文,學習語文,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快樂中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情境不需要多復雜,如第一次見面的情境,做一些游戲的情境,讓學生參與進去,感受語文的魅力。
(四)結合實際生活的語文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實際生活,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融合生活,讓教學更加有趣味,散發(fā)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生活,進而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情感體驗。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用到語言文字、口語表達等,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語文,使他們覺得語文就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有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才能更好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
(五)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語文還能這樣學習,進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的改進需要教師多加思考,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覺得語文就是一片豐富多彩的天地,而不僅僅是紙張上的文字。例如,在教學詩詞知識時,可以從作者的趣味故事開始,讓學生對詩詞好奇,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學習。
語文興趣愛好教學,一定得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融入生活,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語文的文學魅力。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