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瑜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國加大了對于高職院校的綜合管理。作為高職院校,應當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行政管理模式。通過優(yōu)化行政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模式,并根據(jù)學生們的具體需求展開與之相對應的實踐活動,明確告知院校的教學目標,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加強學生的管理,充分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本文就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討,通過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和內容,提高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服務質量,推動高職院校穩(wěn)定發(fā)展。
關鍵詞: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實踐
在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各個行業(yè)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也對人才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職院校,不僅僅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管理,與此同時,也應當提升行政管理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高職院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數(shù)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隨之產生了很多問題,這也使得高職院校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通過對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從而提高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高高職院校實驗教學的整體效果,推動高職院??沙掷m(xù)發(fā)展。
1 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行政管理模式相對滯后,行政管理方法十分傳統(tǒng),這也導致高職院校在進行行政管理過程中各個部門的溝通不到位,效率低下。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也沒有充分考慮當下學生的具體需求,這也會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有效開展[1]。除此之外,在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很多體制沒有建立或是不健全,單一的考核方式也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教育理念融入不足,也會影響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最終效果。
1.1 教育理念缺失
在進行教學行政管理機制改革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貫徹教育理念。然而,當下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試教育理念還十分嚴重,這也不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這一階段仍然是一種形式,并沒有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因此也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還有一些學校缺乏與之相對應的軟件硬件設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圍繞學生們的興趣特征展開相對應的資源配置[2]。
1.2 教學管理思想落后
在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應當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引導、感化以及熏陶,這種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悄無聲息的,能夠在無形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3]。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于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通過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讓學生感受知識給自身帶來的影響,體會到教育的獨特魅力。然而,在當下教學競爭日益激烈的基礎之上,很多教師過多將精力放置于如何完成教學任務之上,而教學過程中也更加注重解題技巧的傳授,因此在推動學生人格發(fā)展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漏洞[4]。
1.3 管理方式缺乏有效性
高職院校管理工作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教學資源進行優(yōu)化配置。然而當下很多學校的管理方式,并沒有圍繞信息化管理的特征,這也使得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過程中,資源配置的形勢十分僵化,很多學校的管理方式已經嚴重落后社會發(fā)展。首先,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機制的形式主義十分嚴重,并沒有結合時代發(fā)展特征對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因此也不能夠將教師與學生進行緊密的結合,阻礙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其次,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機制的標準化程度較低,缺乏與之相對應的這樣衡量標準,這阻礙了高職院校行政管理質量的提高[5]。
1.4 組織機構不合理
在高職院校發(fā)展的過程中,行政管理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模式。因此,高職院校的組織機構人員是金字塔型的權利監(jiān)管模式,制度和要求都是按照成績依次傳遞,然后在傳遞的過程中很容易使得要求出現(xiàn)曲解,進而影響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打卡機制。當要求被傳遞到底層中,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不合理的組織機構也會使得工作人員產生權利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工作人員的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于監(jiān)管模式的創(chuàng)新,并且明確創(chuàng)新的核心內容,圍繞核心內容展開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工作內容以及制度要求,避免產生思想上的弊端。
2 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
2.1 提高管理人員人文素養(yǎng)
人文關懷是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核心。首先,作為高職院校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對于教職員工的人文關懷,通過了解現(xiàn)階段職工人員的具體需求,從而使得人文關懷內容更具有針對性。作為管理人員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了解行政管理的相關知識并且結合心理學理論充實自己,不斷擴大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范圍。除此之外,應當將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了解職業(yè)道德的重要性。作為管理人員應當始終堅持勇于奉獻愛崗敬業(yè)的原則。管理人員作為校內各項工作的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應當加強與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確保學生以及教職工應有的權利。學校也應當定期宣揚正確的職業(yè)道德,通過選擇具有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工作人員,使其作為高職院校管理人員的共同榜樣,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使得工作人員能夠正確意識到自身的職責,更好地完成服務工作,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責任心以及熱情[6]。
2.2 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在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當建立和健全與之相對應的人力管理制度,通過加強與工作人員的溝通力度,確保教職工的主人公地位,使得教職工能夠共同參與到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并為建設過程中的相關條例提供自身的意見。通過結合教職工的想法與各大專家的相關建議,最終確立與高職院校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相對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隨著當下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方式也在不斷變化,高職院校應當通過多種交流形式收集教職工的意見,針對當下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決,并及時予以回復,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重視教師們的建議。在建立和健全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始終堅持民主監(jiān)督這一原則[7]。這也體現(xiàn)了當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人文關懷,確保在公開公正的前提之下,發(fā)揮管理人員的監(jiān)督權力。
2.3 完善崗位聘任制度
在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完善與之相對應的崗位聘任制度,在此過程之中,也應當體現(xiàn)高職院校的人文關懷,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確保教職工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激發(fā)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完善制度的同時,我們應當根據(jù)具體的原則和制度,確保崗位不空缺,明確每一崗位的具體職責,重視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確保各個方面能夠做到公平公正,使得任職者能夠符合該崗位的上崗條件,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職工根據(jù)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選擇與之相對應的崗位,并為自身設置為之奮斗的目標[8]。
2.4 促進激勵機制發(fā)展
在高職院校進行行政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當推動激勵機制的發(fā)展。在關注教師需求的前提下,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兩者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激勵的目的。教育領域的工作者與其他行業(yè)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教職工更加注重社會認可和價值實現(xiàn),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夠在自己的行業(yè)做出優(yōu)秀的成果,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作為高職院校,應當確保教師在進行精神追求的過程中不會被生活問題所困擾,能夠持續(xù)性的專注于學術研究中,通過了解教師的心理需求,為教師提供更多個人發(fā)展的機會,避免出現(xiàn)人力資源的浪費[9]。
2.5 創(chuàng)新考核機制
在傳統(tǒng)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程度的考察,這也會直接影響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其跟不上學生個人能力的發(fā)展需求,因此作為教師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高職院校行政管理與素質教育的融合。首先,應當使得考核內容更加多元化,在考核過程中,不僅僅應當考核學生是否掌握基礎知識。與此同時,還應當包括實踐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其次,應當推動考核方式的多樣化,在考核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將比是作為學生考核的唯一途徑,應當將考核方式更加靈活更加開放,這也能夠使得教師不僅僅注重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成績,與此同時,也能夠關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通過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設置開放性考試等等,對學生們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觀察[10]。最后,應當推動考核主體多元化。通過將學生教師以及用人單位作為考核主體,從而對學生們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考核主體多元化也可以圍繞教學活動進行分析,通過讓學生對自身學習的內容進行反思,從而提升整體課堂教學效果。在考核機制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勢必要求教師在教學策略方面作出調整,學生也可以通過改善學習方式更加注重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
2.6 建立民主化管理理念
通過建立民主化的教學管理,能夠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課程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行政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調動教師以及學生們的積極性,共同參與管理機制建設。作為管理人員,應當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進一步提高教師對于校園建設的主人翁意識,引導教師共同參與校園管理之中,并不斷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機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優(yōu)化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結構,充分發(fā)揮教職工的作用。與此同時,也可以引入公平競爭這一管理機制,為教師提供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2.7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想要提高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水平,應當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校園文化,用科學的管理觀念,指導工作管理人員處理學校事物,并且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力量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這也能夠進一步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此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綜合素質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引導其他學生向榜樣學生看齊。再者,也應當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創(chuàng)造和諧的師生關系,這能夠推動管理任務的有效落實,最終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
2.8 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服務體系
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服務體系是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在當下行政管理服務體系在發(fā)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科學不完善的情況,因此,作為高職院校應當加強行政管理服務體系的創(chuàng)新。首先,應當進一步拓寬高職院校的服務領域,行政管理工作不僅僅應當服務于學校工作人員,與此同時,也應當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只有這樣工作人員才能夠開拓新的工作領域,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次,作為高職院校應當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作為管理人員,應當主動服務,通過完善高職院校教育活動的全過程服務,從而提高服務工作的質量。最后,作為高職院校應當提高行政管理服務質量,通過注重工作的細節(jié)和過程,從而確保工作的全面性。作為行政部門也應當樹立服務為宗旨的工作理念,為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動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高職院校應當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模式,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專業(yè)性人才的重要場所。然而,當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弊端,這些嚴重限制了高職院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水平,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解決行政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模式,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從而提高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整體水平,使得行政管理部門更好的為師生服務,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 朱曉霞.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9,17(36):53-54.
[2] 占岳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行政管理模式信息化的改革與探索[J].營銷界,2019(46):275+290.
[3] 黃麗潔.關于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與實踐探討[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11):108-109.
[4] 宋嶸嶸,周春灃.試談模板化管理在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中的應用[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61-63.
[5] 唐雷.高職院校行政管理與教學服務創(chuàng)新機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05):272-273.
[6] 劉小飛.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的探析[J].智庫時代,2019(19):171-172.
[7] 丁寧群.如何克服高職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職業(yè)倦怠感[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6):81-82.
[8] 高華.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01):122-123.
[9] 王安.淺析我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辦公室業(yè)務,2018(19):7.
[10] 余阿華.行政管理在民辦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管理觀察,2018(27):140-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