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曉虎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模式作為新型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教學知識,讓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充分意識到化學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帶領學生開展生活化的化學實驗,促使學生在生活化教學探究中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其在生活化課后作業(yè)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將對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
在以往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許多初中化學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化學成績,未能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做題時間,甚至節(jié)省化學實驗步驟,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將化學公式予以掌握。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出現(xiàn)學習興趣不濃、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化學知識應用能力欠佳等現(xiàn)象。針對這種情況,初中化學教師應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將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以此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初中化學教師應將初中教材內容與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學知識結合,并將該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使其可以為化學教學服務。在講解新的化學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興趣愛好以及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讓學生可以跟隨教師思路進行思考探究,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課知識內容。為此教師在課堂前導入時,應以學生熟知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前導入中真正感受到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例如在講解“水的組成”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借用貨船突然爆炸起火事故為課前導入,并為學生播放視頻,以海面燃燒熊熊大火為課題切入點,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可以跟隨教師授課思路予以學習探究,這樣既可以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又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學與日常生活存在的緊密關系,使其在今后學習過程中能夠留意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并用所學知識對各種化學現(xiàn)象予以解釋,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為學生今后學好化學打下扎實基礎[1]。
二、開展生活化實驗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借助化學實驗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對化學學科產(chǎn)生學習興趣。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設計時缺乏創(chuàng)新性,并被現(xiàn)有化學實驗論證方法所束縛,致使化學實驗缺乏新意。長此以往,學生在該種化學實驗教學氛圍中不但會失去學習興趣,而且不利于提高化學成績。這就要求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生活化化學實驗時應借助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實驗材料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參與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時,以往在傳統(tǒng)化學教學實驗中,教師常常將理論知識點作為課堂教學重難點,注重講解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的原因,忽略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致使學生無法理解氫氧化鈉的性質。而在生活化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氫氧化鈉的腐蝕性,可以讓學生在空閑之余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并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氫氧化鈉對樹葉進行腐蝕,促使學生在動手參與中得到精致好看的葉脈書簽。可見,生活化化學實驗教學既能改變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認知態(tài)度,又能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參與過程中愛上化學[2]。
三、實施生活化教學探究,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意識
隨著新課改深入推進,初中化學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教學局限性,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無法有效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帶領學生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化學問題,并且有意識、有目的地將生活化化學知識融入課堂教學當中,通過教學創(chuàng)設讓課堂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借助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所學知識予以靈活掌握。教師在授課時可以依照教學內容,告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小妙招,例如,下雪以后,在厚厚的積雪中均勻撒食鹽可以有助于積雪融化。其主要原因是雪表面撒上食鹽之后,只要雪開始融化,食鹽就會將融化的雪水予以吸收并形成鹽水溶液,由于鹽水溶液凝結點低于水的凝結點,所以在相同溫度下鹽水溶液不易結成冰??梢姡踔谢瘜W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讓學生以化學思維分析看待周邊事物。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探究精神,教師還應在原有課堂教學基礎上進行延伸,讓學生對本課化學知識點予以理解消化,使其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深入推進,教師應將初中化學課堂回歸生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中感知化學來源于生活而運用于生活,使其在動手動腦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養(yǎng),為今后學好化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尚金霞.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探討[J].才智,2020(18):77.
[2]孫曉東.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體驗策略淺析[J].科技資訊,2020,18(9):118-119.
[3]唐正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探究[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26):81,84.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