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婕
為抗擊疫情,從2020年3月開始,線下服裝零售巨頭海瀾之家,率先在全國門店以及各大線上官方商城同步開啟促銷活動,促銷力度罕有。但是,外界對海瀾之家近100億元存貨風險的擔憂,并未因此而減弱。連續(xù)陰跌的股價,已表現(xiàn)出資本市場的態(tài)度。
在生產環(huán)節(jié)和渠道環(huán)節(jié)都采用了輕資產模式,海瀾之家能否挺過這次疫情帶來的波動周期?
“玩轉”輕資產
提到海瀾之家,第一印象就是“男人的衣柜”,以及由印小天代言海瀾之家時,跳出的“魔性舞蹈”,由林更新代言時,男性荷爾蒙極強的廣告。
從2014年起,海瀾之家連續(xù)贊助了“火爆”國內的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冠名了中央電視臺《吉尼斯中國之夜》等綜藝。
海瀾之家用趣味廣告、贊助綜藝、公益活動、冠名央視節(jié)目等營銷方式,成功地打開了品牌知名度。
實際上,男裝款式簡單,更易標準化,因此男裝容易做大,女裝很難做大。海瀾之家營收在2013年第一次突破100億元,是國內首個品牌零售額過百億元的男裝企業(yè);2018年海瀾之家男裝營收占總營收比重為80%。
但是,海瀾之家與大多數服裝業(yè)的商業(yè)模式大不相同。
服裝業(yè)基本為產銷一體化模式,而海瀾之家則是典型的OEM,在上下游皆采用“輕資產”模式。
具體表現(xiàn)為:上游生產外包,下游為類直營模式。
海瀾之家在生產環(huán)節(jié)大部分外包給供應商,即公司零售品牌的產品采取直接向供應商采購的形式,采購合作模式包括不可退貨模式和可退貨模式。
可退貨模式下,與供應商簽訂附滯銷商品可退貨條款的采購合同,產品實現(xiàn)銷售后,海瀾之家逐月與供應商進行貨款結算,適銷季結束后仍未實現(xiàn)銷售的產品,可剪標后退還給供應商,由供應商承擔滯銷風險。
不可退貨模式下,海瀾之家與供應商簽訂不可退貨的采購合同,并按照采購合同進行貨款結算,適銷季結束后仍未實現(xiàn)銷售的產品不可退還給供應商,由海瀾之家承擔產品的滯銷風險。
根據海瀾之家2018年財報顯示,期末公司服裝連鎖品牌存貨為88.1億元,其中可退貨的商品為49.2億元,占比約達55.8%。
可見,海瀾之家采購模式為“可退貨為主,不可退貨為輔”,顯示了其對上游供應商的強大話語權。
雖然海瀾之家生產外包給了供應商,但產品設計、研發(fā)階段都由自己掌握。這與眾多國際一線品牌類似,比如優(yōu)衣庫、H&M、耐克、阿迪達斯、PUMA等品牌。
以海瀾之家為例,其設計中心堅持以“男人的衣柜”理念為宗旨,圍繞25-45歲中國男士消費者的衣著習慣和審美情趣,進行產品規(guī)劃和設計。設計中心完成產品規(guī)劃之后,將產品理念與供應商的設計部門充分溝通,利用供應商的設計師進行具體設計,再對設計稿進行篩選和修改,并最終確定下一季的產品款式。
海瀾之家的銷售渠道,目前可概括為4類:線下直營、線上直營、線下加盟和線下聯(lián)營。
根據2018年財報顯示,海瀾之家實體門店的直營店數量只有175家,加盟店以及聯(lián)營店數量達到了4922家。同時,直營店營收為6.7億元,而加盟店營收為159.47億元,加盟店占比約95.9%;另外,線下總營收達175.88億元,占總營收的93.86%。這足以證明,海瀾之家是線下加盟為主,直營、線上為輔。
在線下加盟模式中,海瀾之家采取類直營的管理方式,這是其商業(yè)模式的真正精髓。
海瀾之家不收取加盟費,加盟商擁有加盟店的所有權,海瀾之家擁有商品的所有權。海瀾之家負責門店的內部管理委托,與加盟商之間的銷售結算采用委托代銷模式。所以加盟商不承擔存貨滯銷風險,商品實現(xiàn)最終銷售后,加盟店與公司根據協(xié)議約定結算公司的營業(yè)收入。
在這種模式下,對海瀾之家來說,有利于其統(tǒng)一標準化的管理,真正做到了既“連”義“鎖”,“連”住了品牌、形象、產品以及服務,“鎖”住了管理。雖然不收取加盟費,但是要收取加盟商支付的保證金100萬元,以及負責門店的租金、裝修等費用。
而對加盟商而言,類直營模式相當于做“甩手掌柜”,加盟門檻較低,沒有庫存風險的同時,海瀾之家還承諾與加盟商每天結算30%的銷售款。
“鄉(xiāng)土ZARA'逾越ZARA
海瀾之家在采用“輕資產+類直營”的模式下其凈資產收益率居于服裝行業(yè)前列,甚至比國際化優(yōu)秀企業(yè)ZARA還要高。
而海瀾之家的凈資產收益率高,主要取決于其模式帶來的權益乘數較高,財務杠桿使用較大。
財務杠桿主要表現(xiàn)在3個方面:
第一,長期應付款。
加盟商不需要向海瀾之家繳納加盟費,但是要繳納特許經營保證金,以及承擔門店租賃、裝修等費用。
海瀾之家單店的保證金是100萬元,期限為5年,合同期滿無違約情況下,海瀾之家無息退還保證金。這些保證金,體現(xiàn)在長期應付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截至2018年底,海瀾之家門店數達到6673家,加盟店占絕大多數,按100萬元/家計算,海瀾之家收過的保證金也多達60多億元。2018年底,海瀾之家長期應付款余額為5.9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余額為3.70億元,合計為9.66億元。
第二,存貨較高。
海瀾之家與加盟商的門店不是銷與購的關系,加盟商不壓貨,門店的存貨亦是海瀾之家的存貨,體現(xiàn)為存貨中的委托代銷商品規(guī)模較大。
這正是外界對海瀾之家模式一直存在疑問的地方一一存貨較高。但是,海瀾之家的存貨減值準備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這是因為存貨風險實際上是由上游供應商來承擔。符合條件的積壓存貨可退還給供應商,退回部分海瀾之家不需要計提存貨減值準備。另外,其產品生命周期長,導致存貨周轉率在同行業(yè)水平中基本處于墊底水平。
第三,應付、預收高企。
海瀾之家對供應商以賒購為主,貨款的支付需結合公司貨物實際銷售情況,逐月與供應商結算。今年來,海瀾之家應付款/營業(yè)成本的比例一直很高,都處于70%以上的水平,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達到了198天。
同時,海瀾之家同樣存在對下游客戶的占款,具體體現(xiàn)在預收賬款上,近年來該規(guī)模維持在13億元左右。
通過上面的分析,結合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式: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可知:在銷售凈利率一般、資產周轉率偏低的情況下,海瀾之家取得高ROE的唯一條件必然是權益乘數較高,財務杠桿使用較大。
而海瀾之家較高權益乘數的來源:下游加盟商的保證金、拖欠上游供應商的應付賬款、拖欠下游客戶的預收賬款……海瀾之家看起來負債率很高,但其實都是經營性負債,屬于先款后貨模式的極致代表。
可見,海瀾之家對上下游極具掌控力和議價能力,這有利于海瀾之家加速開店擴張度,迅速形成規(guī)模效應。
總而言之,海瀾之家商業(yè)模式的基本邏輯首先是“取悅”下游加盟商,在招商形勢有利、話語權提升的情況下再反制上游,最終挾市場規(guī)模以令上下游。
海瀾之家通過供應鏈、品牌管理串聯(lián)上下游資金和資源的“輕資產+類直營”模式,可謂是商業(yè)模式上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