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軍周
摘 要:英語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英語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課堂導入,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強化課堂的教學質量,而且能愉悅課堂的教學氛圍,對學生聽課的效率產生積極影響。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對課堂的導入進行合理精心的編排設計,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
一般來說,教師在開課之初運用精彩的教學導入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學習積極性,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教師快速引領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的有效途徑。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課程教學的實際內容,制定新穎有效的“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強化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1]。
一、初中英語課程教學導入的相關要求
1.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要做到時間適中
在開課之初進行必要的教學導入,目的是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下的玩耍當中吸引到課堂教學當中來,讓學生在學習狀態(tài)上有一個明顯轉變,從而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導入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握時間節(jié)點,做到合理有效地分配課堂教學時間,避免學生過度沉湎于導入環(huán)節(jié)而影響整個課堂的教學。一般來說,課堂的導入時間一般控制在7分鐘左右最為有效,換句話說就是在開課的10分鐘以后,教師必須進入課堂教學的正式授課環(huán)節(jié)。
2.課堂導入的方式力求多樣
導入環(huán)節(jié)目的就是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當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教學導入上教師一定要力求新穎多樣,如果采用缺乏新意、單一的導入手法,不但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還會適得其反。好的課堂導入是一堂課取得成功的有效開始,教師要盡可能運用風格多樣的導入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來。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在導入上還需要控制好難度,不能讓學生在導入時感覺課堂知識學習困難,從而產生心理負擔[2]。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手段
1.強化學生的參與熱情
(1)運用直觀模式進行課堂導入
教師通過多媒體影像資料以及生活中的實物等對學生進行較為直觀的課堂導入,使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進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對實物的認真細致觀察,遠比教師敘述講解更深入人心。如在講授Wild animals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野生動物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在觀察發(fā)現中進“入”課堂教學當中,這種潛移默化的導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2)運用講故事的模式進行課堂導入
初中學生面臨繁重的課程學習任務,給學生講一個繪聲繪色的動人故事,不但能夠放松學生緊張的學習心情,還可以讓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運用講故事的辦法進行課堂導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如講授初一下冊教材Unit 8 Pets時,教師可以在開課之初用繪聲繪色的語言向學生講一些關于自己飼養(yǎng)小動物的故事經歷,讓學生融入故事的情節(jié)當中,隨即導入課堂的相關知識。
(3)運用音樂歌唱的模式進行課堂導入
音樂和講故事一樣,都能夠愉悅放松學生的心情。在課程導入之前,教師結合課程教學內容選擇相關的歌曲或者音樂吸引學生。優(yōu)美的音樂不但可以給人以美的體驗,而且能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如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引導學生合唱一曲英文歌曲,能夠很好地改變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程的學習當中。
2.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初中學生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每個人都有向別人展示自我的心態(tài),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及時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安排學生在開課之初演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短文,或者是通過布置課外作業(yè)的辦法來指定學生朗讀相應的文章,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愿上臺進行演講,同時教師預設好相應的演講時間,每個人不超過5分鐘,從學生的演講內容轉入課堂教學,這樣能夠讓課程教學取得預期的效果。
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雙向的教學行為,教師應該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開課之初運用方式多樣的導入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梢哉f,教師精心編排的“導”,是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韓春梅.巧妙設計有效導入: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33-334.
[2]宮愛玲.探究線上教學環(huán)境下的初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神州,2020(12):135-13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