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影
【摘要】作文教學的理論可分為“道”與“術”兩大指向。所謂“道”,是強調學生在思想、知識、閱歷、語言能力等方面的長期積累;而“術”,則直接教給學生成文的可操作方法。在高考作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其教學目標重要的不是“道”而是“術”,即盡快讓學生掌握成文方法。
【關鍵詞】高考作文;教學目標;“道”與“術”
一、作文教學的“道”:文學創(chuàng)作或文章理論
作文教學的理論很多,大致是圍繞著“道”與“術”兩個基本向度上的討論。所謂“道”,是追溯事物的本原;所謂“術”,是直接管用的方法。從理論上說,這二者互為補充,沒必要非分高下。但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是要有所側重。
《新課程標準》中說:“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盵1]葉圣陶先生則說:“寫文章就是說話,也就是想心思?!盵2]事實上,許多教師在上作文課時,或多或少也引用過這些語句來說明什么是寫作文。這即是所謂的寫作之“道”。
要形成寫作能力,應該具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廣博的知識學養(yǎng)、相當?shù)恼Z言文字功力,還要對社會人生有深刻、成熟的思考。有人在討論高考作文時認為:“立意的意,源于寫作者在人生閱歷、思想情感、文化人格及審美閱讀等方面的積累,不重視這個過程的教學與引導,就不能奢望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呈現(xiàn)出成熟、高超的立意來?!盵3]
二、中學作文的性質不完全等同于“文學”或“文章”
其實,這里面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誤區(qū),就是對于作文教學功用、意義、性質的理解泛化。要知道,我們談的是“作文教學”,而所有的教學,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指針?!白魑摹钡某善反_實是“文”,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不簡單等同于文學寫作,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章撰寫。在這里,教師往往會犯一個極平常的錯誤,就是因追求寫作學的學術高度和廣度而迷失教學目標的當下指向。
三、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是教學第一要義
寫作學的學術高度和廣度,是為文章或文學寫作的“道”范疇;而具體的技法,則是“術”的范疇。
就“道”的層面來說,有人斷言“寫作無法”。也就是說,作文需要天賦、知識、語言、閱歷、見識等多方面的前提,具備了這個前提,當然是不太用教的。但是,這個意義上的作文之“道”,對中學作文教學,尤其是高考作文教學來說,可操作性不強。
四、高考作文主要應該教的是方法
落實到“高考作文”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很顯然,在某一具體的教學空間內,不可能全面完成“道”和“術”的所有教學功能。教師最應該做的,是教給學生一種作文的技法,即“術”。
如果以分數(shù)為權衡標準,語文教學最不易見效,作文教學更難明顯見效。但在高考作文教學中,面向分數(shù),本身就是教學目標的題中之義。抓住得分點,這就是高考作文教學的“術”。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25.
[3]李宗蔚.從發(fā)展思維品質的角度談高中議論文的立意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