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由于受來自家庭、社會以及自身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往往呈現(xiàn)出比較大的差異。調查發(fā)現(xiàn),高中各學科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學習動機較低,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正確,致使不會獨立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困生。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幫助學困生樹立自尊、自信,使他們逐步轉變失敗的心態(tài),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隨著高中化學學習難度的不斷增加,對學生理解知識、分析問題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讓那些化學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或缺乏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自主學習習慣的學生會倍感吃力,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成為化學課堂的學困生。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這部分學生缺乏學習信心,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致使作業(yè)不能獨立完成,學習成績不理想。所以學困生的存在,不僅影響了這些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而且也會影響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诖?,學困生問題歷來是困擾高中化學教學的一大難題。高中生面對升學和就業(yè),作為高中化學教師,要對這些化學學習存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能力,形成綜合素養(yǎng)。下面以高中化學課堂為例,就轉化學困生,采用以下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一、 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
由于學困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熟練,知識記憶不成體系,加上跟不上規(guī)定的上課進度,使得他們難以有效地完成作業(yè),從而導致成績不理想。由于他們常常飽嘗失敗的痛苦,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學困生最顯著的個性特征是自我評價低,自信心不足,缺少自我評價和自我判斷能力。所以這個特殊群體的學生心理是脆弱的,他們因常常得不到老師同學的賞識,而表現(xiàn)得尤為敏感,自卑,壓抑、消沉。所以,轉化學困生的工作,首先要做到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讓他們相信自己有成功的愿望,也有成功的潛能。一方面,教師需要積極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盡可能地激發(fā)與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其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也要對學困生有信心,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必要時還需要采取課下個別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學習的重難點。例如,在講解“化學鍵”知識點時,教師先給學生介紹了氯化鈉形成過程,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鈉和氯的原子結構視頻,讓學生明白了形成離子化合物與供價化合物的電子變化。借助氯化鈉與氯化氫的形成,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自主判斷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形成,更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獨立性。
二、 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
教育就是愛,充滿情感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的愛護、信任和期待能激發(fā)學生的智慧和潛能,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能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皩W困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他們也渴望進步,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鼓勵。所以情感是驅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強大的力量,教師對學困生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放下架子,走進他們的世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不斷促進師生之間情感的共鳴,激發(fā)師生雙方教與學的熱情。在上課時,教師需要多關注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的學困生,選擇難度適中的問題進行提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與鼓勵。在指導化學學法時,針對學生學習困難的根本原因,如心理因素、學習習慣等造成的知識理解薄弱,提供正確的學習方法。以知識記憶的學習方法為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認清記憶的過程,即識記、保持、再認(重現(xiàn))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有效利用早晚讀或其他休閑時間,手腦并用地記憶知識點。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時,教師指導學生每天按部就班地記一個族的元素,直至完全記住前36號元素與8個族的元素,后期再不斷復習與鞏固,教學效果很好
三、 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隨著化學知識的加深,學習難度的增大,學困生與優(yōu)等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差異性則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往往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教師全面了解所認教班級學生的實際狀況,切實把握好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尤其要對化學學習困難的學生做深入細致的了解,分清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所在,以便教學中,從學習目標、到學習方法,從作業(yè)布置到教學評價,能夠因材施教,以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去幫助全班學生,而不是幾個優(yōu)秀生去實現(xiàn)學習目標。結合高中化學課程特點,掌握學困生的不同類型,并提供對應的施教方法,實現(xiàn)學困生的成功轉化。高中化學學困生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概念不清型。這類學困生往往對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抓不住其中的關鍵字詞,很難從根本上分析概念。針對此類學困生,教師可以挑揀教材易混淆的概念,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來逐條講解,并配合相應的練習題來加深學生的理解。二是理論模糊和無微觀想象型。高中化學中的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等知識點,理論內容較抽象,為有效提高此類學困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教師需要秉持“抽象問題感性化”的教學原則,利用微課平臺的圖形、實驗、動畫等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復雜的化學原理。
總而言之,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一朝一夕是不會奏效的。它需要教師對這個特殊的學生群體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并認真查找每一個學困生的學困根源,建立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因材施教,逐步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最終實現(xiàn)對化學學困生的成功轉化。
參考文獻:
[1]劉曉紅.淺談新課標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J].英語教師,2019(1).
[2]張衛(wèi)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之我見[J].雅安教育學院學報,2018(2).
作者簡介:
鐘國鑫,重慶市,重慶市秀山縣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