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佳
【關鍵詞】 惡性淋巴瘤;生活質量;綜合性護理
淋巴瘤是指由于淋巴細胞或淋巴組織發(fā)生惡變而導致淋巴結或結外淋巴組織發(fā)生的腫瘤[1]?;颊叩呐R床表現(xiàn)主要為淋巴結無痛性、進行性腫大,隨疾病惡化可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盜汗及貧血等[2]。近年來,惡性淋巴瘤的發(fā)病趨勢逐年上身,現(xiàn)已成為我國十大惡性腫瘤之一[3]。化療是治療惡性淋巴瘤的主要方法,在化療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提高化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故本研究對惡性淋巴瘤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旨在探討該種護理措施的效果。
將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惡性淋巴瘤患者隨機分為綜合護理組及對照組。綜合護理組共38例患者,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45.57±7.26歲;男性22例,女性16例。對照組共38例患者,年齡39-68歲,平均年齡47.08±5.61歲;男性25例,女性1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相比較無差異。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學、實驗室及病理檢查確診為淋巴瘤患者;②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②合并其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者。
2.1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綜合護理組患者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包括:①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化療,期間加強巡視與交接班,避免藥物外滲及導管滑脫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②給予患者充分的安慰,鼓勵患者傾訴,并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及想法,同時鼓勵患者間進行經(jīng)驗交流;③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告知化療藥物毒副作用及反應,交代患者佩戴口罩等自我防護工作,做好口腔、皮膚及肛周護理,限制探陪數(shù)量,使患者及家屬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④化療期間提倡微波爐飲食,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在化療前后1-2h內避免進食;⑤鼓勵患者進行適量運動,如活動四肢及下床行走等,根據(j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分及跌倒風險評估表指導患者活動,注意安全,嚴防意外事件發(fā)生。⑥嚴密觀察患者化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血象結果,預防及處理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
2.2評價指標
于護理后,采用SAS量表及SDS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負性心理,采用SF-36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后,評估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計算總滿意率。
2.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來描述,比較采用t檢驗或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和百分比描述,比較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兩組患者護理后SAS、SDS及SF-36量表得分的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綜合護理組患者SAS及SDS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SF-36量表得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3.2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綜合護理組患者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惡性淋巴瘤是我國常見的腫瘤之一,該病病因較為復雜且尚未明確,目前認為與人類皰疹病毒、逆轉錄病毒、免疫功能低下有關[4],吸煙、病毒感染、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及年齡等是該病發(fā)病率的影響因素[5]?;熓侵委煇盒牧馨土龅闹饕椒ㄖ唬軌蛱岣呔植靠刂坡?、減少復發(fā)率及轉移率,在化療的同時,為患者提供一套覆蓋面廣的護理方案,能夠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綜合護理組患者SAS及SDS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SF-36量表得分高于對照組患者,且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結果提示,綜合性護理干預覆蓋面廣,通過加強巡視、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不良反應護理及生活護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干預,加強患者對化療的正確認知,減輕化療后的不良反應,從而減輕患者的負性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綜合性護理干預值得進一步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王君紅.飲食護理對淋巴瘤化療患者營養(yǎng)指標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32):4696-4698.
[2]王景勝,劉正君,陳楠,等.流式細胞儀檢測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的臨床研究[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7,31(5):431-435.
[3]丁輝.不同化療方案治療晚期及進展期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12):27-28.
[4]邢晶晶.有氧運動聯(lián)合綜合護理對淋巴瘤患者心理彈性和心理創(chuàng)傷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7,34(12):2347-2349.
[5]丁賢彬,呂曉燕,毛德強,等.人口老齡化對重慶市惡性淋巴瘤發(fā)病趨勢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8,25(6):65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