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春
【摘 要】:目的是對題目中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對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的70例患者進行研究,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其運用的方法是急診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35例,其運用的方法是在急診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柔性管理的方法。最后得出結論,柔性管理運用到急診護理中,能夠對急診護理的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關鍵詞】:柔性管理;急診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70例患者進行研究并且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34.9~59.5歲,在這之中包含10例急腹癥,17例心腦血管疾病,以及8例其他癥狀[1]。觀察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齡20歲~74歲,平均年齡33.9歲~60.9歲,在這之中包含11例急腹癥,16例心腦血管疾病,還有8例其他癥狀。
1.2 方法
1.2.1 溝通能力培養(yǎng)
因為急診科的工作人員比較繁忙,所以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溝通時,時間就相對緊張,進而就會引起一些矛盾。基于上述情況,護理人員應該不斷學習一些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的技巧,學會抓住溝通的重點,進而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了解患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并且能夠針對具體的問題有效的進行解決,形成患者和護理人員良好溝通的效果[2]。除此之外,醫(yī)護人員還應該善于聆聽患者的各種問題,并且進行及時的解決,真正成為患者的貼心人,抓住患者所要表達的重點內容,及時告知醫(yī)師,進而保證臨床治療效果。
1.2.2 制定柔性管理制度
需要取長補短,要根據(jù)護理人員所擅長的護理內容,對其進行日常的分配工作,并且要保證護理人員的具體工作得到充分的落實,樹立起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進而能夠更好的為患者進行服務。同時應該制定一些彈性排班制度[3],并且要符合人性化的特點使人能夠更好的接受,這一制度要按照護理人員的崗位性質、以及護理人員的個人意見進行有效的排班。此外,還應該采取崗位輪換制度,使每位患者都能夠嘗試一些不同崗位的職責,進而提高護理人員處理各種病患的能力,還應該有效的制定一些激勵制度,進行相應的獎賞,作為護理人員要認真對待工作盡職盡責,對于責任心較強的護理人員要進行相應的獎勵,包括一些物質的獎勵或者一些精神方面的獎勵,進而使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得到較大的提升,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盡快的好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運用較為普遍并且有效的軟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有效的統(tǒng)計以及相應的分析與研究,進而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詳細的整理,根據(jù)相關的標準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與其比較,進而發(fā)現(xiàn)存在的差異,并且針對差異進行及時的解決,在這里P<0.05[4]具有一定的研究作用。
2 結果
2.1 兩組急診救治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根據(jù)表1可知,對照組優(yōu)于觀察組(P<0.05)。
2.2 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
根據(jù)表2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對于急診室來說,其承擔了搶救急診和高?;颊叩闹饕蝿眨欢?,對于急診救治和護理管理來說,其對患者的救治有著明顯的效果,其影響較大,因此,在進行急救時,必須要保證護理工作的質量,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水平[5]?,F(xiàn)今,臨床護理中引進了一些新興的護理理念,這一理念改變了以往以護士為中心的理念,現(xiàn)在轉變?yōu)橐曰颊邽橹行模M而能夠促進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
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柔性管理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這一方法能夠發(fā)揮其有效的作用,進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盡早恢復,生活質量得到極大的提升,這一方法值得廣泛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馬蕾,余梅,劉萍,閆敏,王春暉.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yōu)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探討[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6):183.
滕璐.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yōu)化急診護理管理[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8):106+108.
鄭蘊心.柔性管理理論在優(yōu)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應用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9):59+62.
蔣秋霞,唐慧,吳蔚.柔性管理理論在優(yōu)化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武警醫(yī)學,2018,29(01):103-104.
何亞麗.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yōu)化急診護理管理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7(S1):63-64.
趙靜.應用柔性管理理論優(yōu)化急診護理管理的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29):12-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