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停課不停學”居家學習形式是師生共同面對的全新挑戰(zhàn)。針對這一特殊情況,學校應在日常的教學行政工作之外,改進教育教學模式,增加宣傳疫情知識、追蹤抗疫實況、指導居家生活方面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構建人與自然共存的科學生命觀,抒發(fā)愛國主義熱情,體驗多樣生活樂趣。
【關鍵詞】公共危機事件;學生價值引導;科學生命觀;自我探索;居家學習
2020年初,全體師生正忙于應對緊張的期末考試,并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寒假時,來自武漢的“不明原因肺炎”只是眾多新聞中一條不太起眼的地方信息。1月23日凌晨,武漢方面宣布“離漢通道暫時關閉”,至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超乎意料的方式闖入所有人的視線,影響了全國上下的生產(chǎn)生活。
或許對于小學生來說,這場疫情只是將學習形式從課堂學習改為居家學習,但縱觀新中國的歷史,全國范圍的延期開學,實屬聞所未聞,這是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堅定意志的體現(xiàn),也給教育教學開啟了新模式。于是,引導學生理解“停課不停學”的背后意義,合理安排居家學習生活,是這一非常時期的重要引導內(nèi)容。
一、宣傳疫情知識,構建人與自然共存的科學生命觀
1.加強科學教育,審視人與自然共同體
科學教學中,講解病毒、人類以及其他生物長久以來的共生關系,從生物進化與發(fā)展的角度構建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生命共同體的概念[1];同時,帶領學生回顧近現(xiàn)代時期人與自然這一共同體所發(fā)生過的大規(guī)模的疫情,從人類發(fā)展的角度體會自然力量的強大與未知;比較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與從前的疫情,特別是同樣曾經(jīng)在中國爆發(fā)過的“非典”疫情,介紹人類對于病毒的認知狀況,引導學生敬畏自然。
疫情期間,基于“停課不停學”的線上學習形式,教師在授課時充分利用豐富的線上資源,結合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將與疫情相關的理論知識生動鮮活地介紹給學生,引導學生理解人與自然休戚與共的關系。
2.認識病毒危害,感知生命之脆弱與珍貴
疫情通報中,每一個確診病例的背后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面臨生死的考驗。成功通過考驗的治愈者,可以繼續(xù)享受世間的美好;沒能挺過鬼門關的死亡者,意味著許多人失去了他們的親人與朋友。對于大多數(shù)健康的師生來說,生命的脆弱與不堪一擊從來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疫情中倒下的每一條無辜的生命,都值得我們予以同情與悲憫,讓我們重新認識生與死。帶領學生閱讀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的肺炎疫情的報道或科普材料,了解病毒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具有攻擊性、具有致命性的,引導學生感知生命的脆弱與珍貴[2]。
3.強化衛(wèi)生教育,做好生命安全保障
衛(wèi)生教育是學生成長教育中基本的一環(huán),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與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學校教育亙古不變的重點。疫情的到來,對于學生及家庭的衛(wèi)生生活習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方面除了督促學生按照日常的衛(wèi)生習慣保持個人衛(wèi)生外,也要針對防控疫情“佩戴口罩、勤洗雙手、保持隔離、防止傳播”的公共衛(wèi)生理念,引導學生通過科學的防護手段,做到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強化衛(wèi)生教育,首先要科學地講解衛(wèi)生習慣的內(nèi)容和具體養(yǎng)成的方式。這一點在學校教育中一直得到高度重視。特殊時期,要結合疫情進一步講解衛(wèi)生習慣的意義與重要性,并建議家庭成員互相監(jiān)督,扎實落實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其次,防止病毒傳播的措施也要及時告知學生,并結合病毒傳播方式進行細致講解與深化認識,以確保自身與他人的安全。
二、追蹤抗疫實況,抒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1.感受“中國速度”,祝愿疫情早日退卻
自離漢通道關閉,偉大祖國集結各方力量,馳援武漢,支援湖北,統(tǒng)籌安排,共同抗擊疫情。分別擁有1000張與1600張床位的火神山與雷神山醫(yī)院在十天之內(nèi)建成,17所方艙醫(yī)院從無到有,擴張產(chǎn)能保障醫(yī)療資源供應,物流保障疫區(qū)物資供應,社會各界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舉全國力量為抗擊疫情提供了無堅不摧的有力支撐。
一場疫情,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也匯聚了各行各業(yè)的力量與支持。教師在綜合實踐課程或班會中,以拋磚引玉的方式介紹當下抗擊疫情的重要舉措,引導學生閱讀新聞報道或觀看視頻資料,組織學生觀察各行各業(yè)在此次疫情抗擊中做出了怎樣的努力與貢獻,并在課程中進行分享,在彼此的交流中感受祖國的強大[3]。
基于討論,教師應帶領學生領會偉大祖國正在進行的所有付出都是為了早日結束疫情,早日恢復社會的正常運行,早日開啟我們的新學期,引導學生心懷美好期盼與感激,祝愿疫情早日退卻。
2.聚焦“逆行者”,致敬時代榜樣
庚子年初,在新年到來之際,無數(shù)“逆行者”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疫區(qū)中心的道路,他們放棄了家人的陪伴,放棄了與親人的團聚,來到異省他鄉(xiāng),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們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他們之中有篤定說出“確定人傳人”的鐘南山院士;有日夜堅守重癥病房與方艙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也有運輸救援物資的貨運司機……四面八方的人們帶著強大的信念與力量,沖在戰(zhàn)疫攻堅的最前線。面對著異乎尋常的壓力與困難,在社會運轉幾乎停擺的湖北大地上,將責任心放到最大,將工作做到最極致。這些都是教育學生最有說服力的現(xiàn)實實例。
通過傳統(tǒng)紙媒、電子媒體甚至自媒體途徑等多種渠道,學生居家期間可以了解到比老師介紹的多得多的故事與事例,引導學生了解“逆行者”的狀態(tài)與心路歷程,并讓學生輸出自己的敬意與觸動。透過“逆行者”的視角,引導學生感受疫情重災區(qū)湖北的特殊狀況,體會“逆行者”在嚴峻的非常時期,如何不論個人安危,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價值,成為解決他人困難的“擺渡人”,體會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或許“逆行者”的故事對于居家的學生來說有些遙遠,可以開展網(wǎng)上班隊會,通過視頻中“逆行者”的敘說與分享,帶給學生獨特的、身臨其境的體驗,引發(fā)他們長久而持續(xù)的回想與思考,通過筆尖留下感人肺腑的感受。相信當疫情退卻后,學生的心中將永遠記得“逆行者”的付出,永遠記得這場疫情的非同尋常和在關鍵時刻怎樣正確選擇價值觀和人生觀。
3.問候“堅守者”,敬佩平凡英雄
在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車輛還可以通行,商場還可以開放,快遞依舊投遞,人們的生活仍然可以盡力沿著原先的軌跡正常運轉。在嚴峻的疫情期間,這來之不易的照常運作,靠的是各行各業(yè)的“堅守者”凝結而成。正是他們頑強堅守、不退縮換來了人們安穩(wěn)的心態(tài)、安定的生活。社區(qū)的站崗員、商場的柜員、市場的商販、外賣騎手、快遞小哥……都是學生能夠看得到摸得著的“堅守者”。
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或家長的敘述,了解社會中仍舊正常運行的狀況或暫時停擺的社會部分,以及人們正在努力堅守著的工作,感受那些平凡的英雄者的執(zhí)著堅定與辛勤付出,并在“學雷鋒紀念日”“三八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通過“云課堂”開展活動,為“堅守者”獻上自己的敬意與感謝。
三、指導居家生活,體驗多樣生活樂趣
貫徹落實《給全國中小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與《給全國中小學生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全力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充實。
1.緊密家校聯(lián)絡,關照學生日常生活
疫情期間,學生在家學習,學校方面應與家長、學生多加溝通,確保學生居家生活充實,一同以飽滿的面貌靜候復學時刻。溝通的形式多種多樣,通過全班“云家訪”,與家長、學生架起空中對話長廊,老師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狀況,進行答疑解惑;家長知曉學校的工作動向,心里更加踏實。開展班級“云辯論”,就某一個話題,學生各抒己見,交流思想,提高認識,不僅可以開闊眼界,而且可以豐富居家生活。抓大也要抓細,和居家學生經(jīng)常聯(lián)絡的內(nèi)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對于孩子的居家安全,學校反復告知家長疫情期間“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等必要的基本操作,其次通過每日體溫上報的方式密切關注學生健康,也通過學校微信平臺及時轉發(fā)疫情的進展和防控指南,同時,對于有異常體溫或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學生家庭予以更進一步的詢問與照顧。
對于孩子的情緒方面,學校的心理老師面向家長講解特殊時期的長期居家生活對于孩子身心可能會造成的不良可能,并提出保持孩子心情舒暢、適當開展身體鍛煉的建議,學校建立心理健康平臺,心理老師能夠予以更細致的心理疏導。
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首先,家長需要做到作息規(guī)律有序,以帶動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保證孩子充沛的精力。其次,學校結合居家學習不宜出門、房間面積較小等實際情況,統(tǒng)一安排與校園生活作息時間基本一致的課間操時間與眼保健操時間,把廣播操、眼操視頻、音頻發(fā)到群里,調動起學生參與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的積極性,以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與用眼衛(wèi)生。
學生的班級社交也是不容忽視的事情,學校組織各班開展班會交流或分組交流,就當下密切相關的話題通過線上視頻開展交流——談居家生活,談對疫情的了解,談自己的應對方式,談未來發(fā)展……在特殊時期創(chuàng)造機會增加學生間網(wǎng)上面對面交流的次數(shù),以促進學生社交能力的持續(xù)發(fā)展。
疫情期間,學校細致考慮居家學習的特點,向學生、家長提供細致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借助各種網(wǎng)絡平臺開啟“云課堂”,提供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制定出既科學又依據(jù)校園課程設置的作息時間表,呈現(xiàn)出與課堂學習同樣的多樣化特點。通過開展豐富多彩、輕松愉快的網(wǎng)上學習,達到讓學生既感到來自學校的關懷,又做到科學合理地居家學習,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此外,對于因為各種原因暫時未能回學校所在地的學生,以同理心來理解他們滯留在外地的焦急心情,疏導他們的顧慮,告知其按部就班地按照當?shù)卣囊蟀才抛飨?,靜候疫情解除,耽誤的事項后續(xù)學校老師都會幫助解決。
2.豐富課程內(nèi)容,鼓勵自我探索
“停課不停學”期間,師生們共同開展線上網(wǎng)課的全新形式,相比于傳統(tǒng)授課的方式,它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利用線上的很多資源,內(nèi)容繁多,簡潔省力,而不足之處在于師生之間的課堂溝通效率會相對較低。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通過適當調整課程內(nèi)容,更多地鼓勵學生根據(jù)興趣自我探索,揚長避短地利用線上網(wǎng)課這一形式。
授課時段,使用優(yōu)質的教學視頻,保證授課節(jié)奏的連貫與質量,這些授課視頻可以供學生回看,學生可以反復回顧與復習。同時,在當日授課結束和作業(yè)完成后增加教師答疑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與教師細致交流有疑惑的地方,直至理解透徹,做到學一點兒扎實一點兒。
在課程拓展內(nèi)容上,授課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優(yōu)質的紀錄片或節(jié)目,使學生居家期間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通過多樣的資源感受學科的魅力與內(nèi)涵。例如,文化益智競賽節(jié)目《中國詩詞歌會》帶領學生重溫經(jīng)典,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驗式文化教育節(jié)目《跟著書本去旅行》帶領學生觸摸歷史,感知文化,在家中做到“讀萬卷書”的同時“行萬里路”;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講述由文物交織而成的故事,以全新的視角帶領學生品讀中華文化。
由于居家學習空余時間比較多,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推薦學生練習不同的項目,以保證學生利用長久的集中時間有指向性地消除薄弱點,補足短板。具體的基本功項目包括習字、算術、閱讀、英語口語等等。
學校對于居家學習所設計的特定項目學習,比如小實驗、小論文等,一方面是為了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也希望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可以因地制宜、主動調整的事情,無論在學校還是家中,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充實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和任務是一門永遠值得探索與研究的功課。
3.參與家庭生活,感悟生活趣味
居家學習期間,學生作為家中的重要一員,可以適當參與家庭勞動,如參與料理制作、地面清潔、衣物清洗、物件收納等任務。俗話說,心靈手巧。引導學生參與家庭生活勞作,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理能力,促進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與孝心,并從中感悟生活的趣味。
此外,我們同樣推薦在居家學習期間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由家長正確指導孩子通過電視、手機、網(wǎng)絡等方式,接觸更多的外界事物,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構建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避免網(wǎng)絡負面影響的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蔡志良,祝顯慧.將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納入新時代中小學德育體系[J] .中國德育,2019(23):7-10.
劉長城.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與實施策略芻議[J] .當代教育科學,2009(10):57-58.
孫金鑫.愛國主義教育:博弈與突破[J] .中小學管理,201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