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仁 楊麗君
一、聚焦文題——讓題目亮起來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周我們寫的作文嗎?
生:記得,寫《鄉(xiāng)村美景》,我寫的是鄉(xiāng)村的田野。
師:鄉(xiāng)村田野你也會寫,真有才。這位女同學,你寫了什么?
生:鄉(xiāng)村果園。
師:你很勤勞,很善于觀察。她給作文取的題目是《鄉(xiāng)村景色》。這個題目你感覺如何?
生:不太好,感覺范圍太寬泛,沒有落腳到果園。
(師出示:《果園,你好!》)
師:這篇的作者在哪里?原來是你。請作者來朗讀。
(生朗讀)
師:你真棒,題目讀起來有節(jié)奏感。再美美地讀一遍吧。
(生齊讀。師出示:《浪漫的花?!罚?/p>
師:作者在哪里?請你讀一遍。
(生讀)
師:是男孩子寫的嗎?請男孩子一起朗讀。
(生讀)
師:真了不起,為男生爭光了。這兩個題目非常好,適當運用擬人,感覺就不一樣了。有的同學定題要么是《鄉(xiāng)村景色》,要么是《美麗的田野》,沒有新鮮的感覺。老師以前教過的班級也寫過這樣的作文,你們想欣賞他們的作文題目嗎?
(師出示:《顏色交響曲》《鄉(xiāng)村變“臉”記》《顏色,你真靚??!》《花的團聚》《顏色也瘋狂》《顏色的快樂》)
師:欣賞完了這么多好題目,再給你一次機會,給自己的作文重新命名。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題目已經(jīng)很棒了,也可以不用修改。
(生用一分鐘修改題目,師巡視。)
生:我原來的題目是《鄉(xiāng)村美景》,改成了《顏色大會戰(zhàn)》。
師:真棒。原來的題目給60分,現(xiàn)在可以達到100分了。
生:我原來的題目是《美麗的鄉(xiāng)村》,改成了《顏色,也很快樂》。
師:嗯,擬人的味道,讀起來富有美感了。
生:老師,我沒有改,我的題目是——《人·地·色》。
師:你的題目很有新意,“人物、土地、景色”處于并列地位。這種形式與眾不同,太有創(chuàng)意了?!邦}好一半文”,相信你的作文也一定寫得很有趣。
二、捕捉顏色——讓顏色靚起來
師:取好題目得50分,還有50分哪里來呢?當然是內容。寫顏色,會觀察、會思考、會聯(lián)想,顏色就寫得豐富多彩。觀察顏色高手很會捕捉顏色、產生聯(lián)想。不善于觀察的人就是“觀察一下寫一下”,擠牙膏似的。請問,我們班的觀察高手是誰?
(師出示學生姓名,指名該生大聲讀出自己的名字。)
師:你的名字真好聽。大家認為她讀得怎么樣?
生:她讀得很好。
師:這是對你的鼓勵。來驕傲地讀一讀你自己的作品吧。
(師出示:瞧!那兒的楓葉有的是火紅的,有的是深綠的,還有的是橘黃的。這三種顏色十分協(xié)調,組成了一幅唯美的畫卷?!雒龋?/p>
師:掌聲送給她!不僅人長得萌萌的,寫得萌萌的,讀得也萌萌的。找一找,萌萌句子里的顏色在哪里?
生:火紅、深綠、橘黃。
師:真好!一起朗讀這些顏色。
(生齊讀)
師:其實,觀察顏色是一瞬間的事情,整幅畫面落入你的眼眶。可是萌萌會把顏色一一分解。分解后的顏色,我們給它一個名字。把萌萌的顏色放進句子,一起朗讀。(板書:顏色多)
(師出示:遠遠望去,就像是花的海洋?;▔淖筮呌幸粔K綠草地。春天一到,小草就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你看,像是一條柔柔的大綠毯。草地的左邊還有一個大池塘,大池塘里有很多小魚在里面游來游去?!趼?/p>
師;請你來讀讀,能找到表示顏色的詞語嗎?
生:綠草地、大綠毯。
師:表示顏色的詞語你找得很準確。請問,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我還發(fā)現(xiàn),王曼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小草爭先恐后地探出頭來。
生:我還發(fā)現(xiàn)了比喻——遠遠望去,就像是花的海洋;你看,像是一條柔柔的大綠毯。
生:如果把“大池塘里有很多小魚在里面游來游去”改為“大池塘里有很多小魚快樂地游來游去”就更生動了。
師:你們明亮的眼睛多么善于發(fā)現(xiàn)啊!要使文章吸引人,除了寫出豐富的色彩之外,還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辭手法。
(師出示:葡萄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沒有成熟的時候,葡萄皮是綠色的。綠得發(fā)亮,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翡翠。葡萄成熟了,圓滾滾的,胖乎乎的,像一顆顆紫紅色的瑪瑙?!盍辽?。)
師:請同學們快速找一找,能找到哪些表示顏色的詞語?小作者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我們來比賽,十秒倒計時,開始!
生:綠色、紫紅色。
師: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呢?女生說。
生:運用了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這段話,精準地捕捉到了葡萄的顏色和形狀,這樣的文字有畫面感、色彩感。能發(fā)現(xiàn)別人句子里的顏色不稀罕,自己會捕捉才是真本事。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拿出課前準備的幾種水果,讓學生仔細觀察,捕捉到顏色后寫下來。五分鐘后,朗讀交流,寫在黑板上。)
師:看黑板,一共有幾種顏色?你打算寫哪一種水果?運用哪些修辭手法?
生:我寫芒果,一共寫了四種顏色,運用了兩個比喻。
(師板書:青青的、橙黃色、黃澄澄的、黑斑點;像是涂了一層蠟;像胖月牙形。)
師:我們通過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多姿多彩的顏色,把它們放在作文里,文章就有色彩了。
三、學會取舍——讓作文活起來
師:我剛才巡視,讀了你們的作文,發(fā)現(xiàn)很多句子寫得非常好,但總覺得有些不舒服,一起來看看。
(師出示:未成熟的香蕉是青青的,青綠青綠的;成熟的香蕉就不同,黃澄澄的,很黃很黃,橫著放像一座拱橋,倒過來像一艘彎彎的小船。用手一摸,嘿!滑溜溜的。從香蕉的根部把皮剝開,香蕉皮變成了花瓣,香蕉果肉好像變成了花蕊,呈乳白色,果肉中還有許多小黑點,就像一朵朵小梅花。)
師:什么地方有問題?
生:“青青的,青綠青綠的”意思差不多,用一個就可以了。
師:對??!不要把顏色硬往文章里塞。
生:還有,“黃澄澄的,很黃很黃”。用一個就可以了。
師:這些顏色是多余的,可以去掉。我們描寫顏色時注意不要重復。
師:你們真厲害,發(fā)現(xiàn)描寫重復內容時,如果可用可不用,就不要用了。同學們,今天,我們知道了寫作文要取個好題目,有個性的題目;要捕捉到顏色給文章帶來的美,忘了可以回想,可以模擬。回去后,請大家再讀讀自己的作文,用今天學到的辦法修改,增加幾個貼切的表示顏色的詞語,加一個顏色詞語就加5分,看你的作文最后能得多少分。下課。
【評析】
大家知道,小學生作文離不開作前指導。當作文寫完之后,是不是就完成了呢?其實,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文不厭改”之說,寫任何文章,從選材到進入整個寫作過程,都要不斷推敲、潤色、修改?!昂梦恼率歉某鰜淼摹?,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學生在習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五花八門,我們在上習作評改課時總想一并解決,顯然這是不現(xiàn)實的,教師應該進行必要的“取舍”。如何真正落實“以學定教”,抓住學生習作中亟待改進的點進行深入淺出的指導,這是提高“習作評改課”有效性的關鍵。一味地追求面面俱到的作文評改課實效性并不強,而應該根據(jù)習作特點以及學生習作實際,聚焦學生習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找準切入點層層突破,把握寫作脈搏,最終開出“教學的良方”。
一、精選,內容落在關鍵處
“描寫顏色”專項習作教什么?如何評?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葉老師這節(jié)評改課,順著這樣的思路設計了三個板塊:一是賞識個性化的題目,二是點贊并捕捉顏色詞語,三是刪除不必要的顏色詞語。其中,學生分解、捕捉顏色詞語是核心環(huán)節(jié)。
二、給力,寫作落在點子上一節(jié)課不能全部“治好”。怎么辦?研讀一下寫作清單,權衡一下學生能力,選擇最要緊的先教。
葉老師面對學生沒有豐富的想象力、寫得不具體時,不責罵,而是選擇了“捕捉分解顏色”這個寫作技法。教學中,出示學生寫的句子,尋找表示分解顏色的詞語,揣摩用詞的精準。學生看得見,找得著,順勢讓學生寫身邊熟悉的事物,讓學生捕捉顏色。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趣味盎然,一下子就能找到分解顏色的詞語。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的教學才能出彩。
三、贊賞,評改的添加劑
寫作最需要得到別人的激勵,當作文不斷被否定,學生會逐漸喪失寫作的興趣和自信。
贊賞就是鼓勵,能給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加油。因此,當讓學生修改自己的題目時,他們興趣非常高,改出來的題目比原來有個性。在“捕捉顏色”環(huán)節(jié),葉老師出示學生的句子,讓學生大聲朗讀,表揚讀得好、寫得好的學生,學生聽了喜滋滋的,都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
贊賞是評改指導的催化劑。要讓學生明白,挑出自己文章中的缺失并改正,是對自己寫的文字負責,更是每一個寫作的人應該具有的態(tài)度。而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更負有指導、批改、治療的責任,關鍵還在于教師要有激勵意識。學生作文不完美,才需要不斷地指導和鼓勵。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愛華小學/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