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劍鋒
摘 ?要:小學體育教育階段,學生在體育課過程中進行的運動鍛煉要融入趣味性。本文通過利用文獻資料對小學生在進行體育課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教學進行深入的探究,總結出趣味性教學給小學課堂帶來的各種有意義的內(nèi)容。在體育課教學中對于趣味性教學所要遵循的原則性問題入手,找出適合于在小學體育課教學過程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所進行的措施,為我國小學體育課教學實踐趣味性教學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低年齡段 ?趣味體育 ?教學 ?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139-02
近些年,小學生體育健康水平呈逐漸下滑的趨勢。教育部等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多項舉措,以應對學生在平時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提升及其參加體育活動的愛好起到促進作用。在小學日常的體育鍛煉過程中,強制性的體育鍛煉,無法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自覺地進行體育活動。只有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出有一定趣味性的體育教學活動,才能真正解決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欲望。
針對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活潑好動能夠促使他們進行更多的體育活動。然而,在實際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遏制了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充分參加體育鍛煉的欲望。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前后對于學生的布置,以學生的安全性為主,在進行體育課當中,通過教師布置各種各樣的任務,控制學生的活動范圍及其相關的活動時間。在盡量少的自主意識活動過程中,減少體育鍛煉所帶來的傷害。
1 ?小學體育趣味體育教學的提出
在小學階段,體育的趣味性相當重要。通過小學的體育教育,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和一個健全的心理。對于我國趣味體育來說,主要針對傳統(tǒng)小學體育教育過程中一些教學內(nèi)容枯燥的部分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無興趣的癥結進行趣味體育的開展。趣味體育教學最先在日本等亞洲國家比較流行。20世紀80年代引入到我國,成為我國在體育教育改革過程中的一股清流,可以看出去“玩兒體育”的教學理念能夠充分地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得到使用。教師通過進行趣味體育的傳承及其實施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在進行體育過程中親身的體驗。從各個層面的實驗數(shù)據(jù)能夠很清楚地意識到通過進行趣味體育的教學,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2 ?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的原則
針對性原則。對于小學生群體,他們獨特的身體特點及性格規(guī)律,使得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積極地參與到運動當中。在小學階段分為低年齡段和高年齡段,雖然都屬于小學階段,但是其身體的變化有很大的區(qū)別。不同的年齡段,在進行趣味體育活動過程中的負荷量及活動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趣味性原則。在進行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有趣的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體育課教學前期,對學生要有個初步的認識。并且在教材設計上要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材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分析,及其相關趣味性游戲設計的道具。在體育課情節(jié)設計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趣味點進行不同程度的模擬,充分抓住學生的心理變化特點。
自主性原則。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逐漸從個體意識向集體意識遞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自我活動意識及思考會不斷地成為主體。教師在進行趣味游戲的布置過程中,應只作為一個參與者加入其中,在學生進行趣味游戲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指導和評價。對于學生來說在進行趣味游戲的過程中,要不斷把自己從一個集體向個體轉(zhuǎn)化,在個體進行趣味游戲的過程中,真正融入到集體的合作當中。趣味游戲?qū)τ谛W生的各種素質(zhì)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于個體心理品質(zhì)和身體健康的鍛煉,也表現(xiàn)在個體在團體狀態(tài)下所表現(xiàn)出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團隊意識。
3 ?小學體育提高趣味化教學的措施
3.1 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過程中,要不斷反復地進行體育動作的練習。這就會使得小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興趣點相對較低,無法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喜歡體育運動。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在每節(jié)課完成了對于體育課的布置之外,讓學生有更多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能夠看出,體育運動過程中學生所參與的熱情程度起到了至關重要。
3.2 增加趣味競爭比賽,激發(fā)學生潛能
開展有競爭性的趣味比賽,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能夠激發(fā)他們對于比賽求勝的欲望。無論開展各種各樣的走跑跳投運動,都融入到游戲的快樂當中,并且在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要相應的對其進行各種評價。這樣就能夠使趣味性教學更加有趣且為富有競爭性的比拼。對于那些不愿運動的學生來說,這種趣味性運動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其運動的潛能。
3.3 設計課程評價方式,增加激勵方法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對于學生在體育課過程中的評價方式主要是以總結性評價為主。在每節(jié)課的最后,教師對學生該節(jié)課參與體育運動的表現(xiàn)進行有效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在整體的素質(zhì)教育教學過程中顯得比較片面,以結果為中心進行評價,讓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無法體驗到課程所帶來的快樂。改革后的趣味體育教學,對學生在體育課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增添了課前評價、過程中評價和最后的總結性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語言刺激和肢體的表達,對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鼓勵性評價。讓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每一個小的進步都能夠感受到老師給予的稱贊。
4 ?結語
新的改革形勢下,趣味性體育教學對于小學生在體育課過程中所帶來的積極性是不言而喻的??梢钥闯鲶w育教師通過趣味性體育教學給學生所帶來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多的是學生在體質(zhì)健康上所帶來的進步。相比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來說,趣味性教學給學生更多的是自愿進行體育活動的意志力。
參考文獻
[1] 吳金專.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探索[J].黑河教育,2019(9):85-86.
[2] 牟善文.美國SPARK課程模式小學生體育課能量代謝特點及干預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6.
[3] 陳誠.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8):126,128.
[4] 許麗春.論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教學[J].黑河教育,2019(4):53-54.
[5] 李德強.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