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
摘要:現(xiàn)階段,在小學低年級的課程教學中,繪本教學被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正逐漸得到推廣應用,借助精彩的繪本閱讀,促進學生學習知識,提升興趣,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在小學低年級段的繪本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解決,以促進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對此,文章主要介紹繪本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分析目前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究促進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0?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5-0367-02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有限,繪本就是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設計的一種有效課程教學方法,借助豐富多彩的趣味繪本,能夠將知識點通過繪本素材進行融合,促進學生學習提煉,實現(xiàn)較好的課程教學目標。繪本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工具被應用到小學低年級及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效用。
一、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繪本閱讀是孩子的早期閱讀,是通向流暢、獨立文字閱讀過程中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繪本只是范例,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性使用繪本,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對情節(jié)的大致了解,還應滲透正確的價值判斷,運用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欣賞、觀察、想象、表達、創(chuàng)造的時間。繪本閱讀教學要教會孩子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早期閱讀的能力,讓他們產(chǎn)生書籍閱讀的興趣,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低年級學生認識尚淺,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耐心不足,他們學習更多的是基于一種樂趣和游戲的需要,繪本閱讀教學基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設計的一種教學素材,借助繪本,將一個個知識點和繪本故事結合起來,學生們可以通過繪本了解故事始末,這些故事一般都比較簡短,能夠適應學生的閱讀基礎,讓學生能夠通過有效的閱讀,大大提升閱讀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學習和探究,積累知識,提升能力。
二、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身的認知特點顯著,語文基礎薄弱,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依據(jù)。盡管繪本教學在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為教師對于繪本閱讀教學接觸較少,缺乏一定的經(jīng)驗基礎和教學指導,導致他們在繪本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在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導致整體繪本閱讀教學質量提升緩慢。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中過分主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一些繪本主題的教學缺乏有效引導,對于繪本的閱讀教學缺乏有效的渲染和情境創(chuàng)設等,導致學生對于繪本提不起興趣。在繪本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將繪本教學和傳統(tǒng)閱讀教學對等,導致繪本閱讀教學缺乏新意,整體繪本閱讀教學質量不高。此外,教師在利用繪本引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抓住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閱讀習慣養(yǎng)成,也沒有發(fā)揮繪本對于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用,整體的繪本閱讀教學成效并不理想。圖與文的美妙結合是繪本最突出的特點,繪本創(chuàng)作所運用的豐富的色彩以及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不僅增強了視覺傳達的效果,還能給兒童帶來視覺上和精神上的享受。正因為繪本如同電影般的具有敘述性的圖畫和簡練優(yōu)美的配文,在繪本閱讀時,低年段的學生在讀圖、讀文過程中,相當自然地將文本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繪本以一個又一個奇幻世界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極易產(chǎn)生代入感,將自己融入故事文本中,沉浸在圖文所創(chuàng)造的美妙世界中。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學生不再是為了完成任務,不再僅僅為了獲取知識,而是體驗一個又一個新奇的世界,感受一個又一個獨特角色的情感,是一次又一次的探險,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體會著閱讀的樂趣。
三、促進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對策
(一)尊重小學低年級學生認識特點,注重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開展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繪本閱讀教學,教師要遵循繪本培養(yǎng)孩子語言訓練和注重細節(jié)的特點,活動環(huán)節(jié)設置層層遞進,脈絡清晰。在環(huán)節(jié)中的操作過程也同樣層層遞進,以不同的節(jié)奏引發(fā)孩子的積極性,教師和孩子交融互動,思維碰撞,令人回味。抓住繪本的特點,關注細節(jié),啟發(fā)思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呈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的美妙課堂。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采用形式活潑的指導方法,如“猜一猜”“想一想”“編一編”“演一演”等,讓孩子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習得閱讀繪本的方法。繪本教學要致力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以繪本故事中的畫面為依托點,巧妙設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在表達中發(fā)展思維和語言。繪本教學要關注明理,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繪本的過程中明白道理,并以此去洞察生活,了解形形色色的社會,培養(yǎng)學生思想的深度和高度。
(二)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進行繪本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采用猜測想象、取題目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促進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不斷提升,帶領學生沉浸在繪本的美妙世界里。例如,開展繪本課《小豬變形記》的教學,教師可以采用變一變、演一演、畫一畫、講一講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觀察繪本畫面和文字的同時,不斷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感知繪本所蘊含的哲理。教師通過圍繞繪本閱讀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嘗試,從而不斷探索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模式。相關小學也要不斷加大繪本閱讀教學研究力度,讓繪本閱讀教學成為學校教學的特色和亮點,讓閱讀浸潤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童年。
(三)注重有效閱讀引導,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今后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發(fā)展都是由諸多裨益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繪本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就是要通過長期繪本閱讀的引導,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喜歡,培養(yǎng)閱讀興趣愛好。繪本作為通過閱讀圖畫和少量的文字來理解書中故事的道理,繪本中的豐富插圖彌補了文字的不足,對低年齡段的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通過預設一些問題,引導同學們注意畫面中的細節(jié),例如閱讀前后兩幅圖之間如何串聯(lián)起一個故事。在老師的引導下,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猜測故事的發(fā)展,感受畫面中流露的情感,盡情遐想畫面以外的世界。也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借助環(huán)境設計情境、運用藝術渲染情境、唱響繪本閱讀的主旋律等方法,教同學們回家后給家人講解故事。
總結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針對低年級學生使用繪本進行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斷以學生基礎為前提,注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通過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并通過長期的繪本閱讀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xiàn)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曉虹.如何在小學低年段英語教學中巧用繪本創(chuàng)設積極的閱讀體驗[J].英語教師,2019,19(02):53-55.
[2]馬曉芬.小學低年段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12):56-58.
[3]高麗娜.小學低齡段繪本閱讀多元化教學方法與實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36(12):91-92.
[4]李麗超.用繪本開啟學生的悅讀之旅——淺議小學低年段繪本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6,(32):34-36.
[5]夏麗紅.快樂繪本閱讀 播種幸福的種子——淺談小學低段繪本閱讀教學的定位和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3,(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