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安
摘? 要:為研究高鐵信號人員安全文化,采用經典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對高鐵信號人員安全評價體系進行了構建。在《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的基礎上,添加與修正了評價關鍵標準,最終得到了高鐵信號人員安全評價指標,并得到了所研究對象安全文化水平較高的結論。
關鍵詞:安全文化;信度;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safety culture of high-speed rail signal personnel, a classic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high-speed rail signal personnel.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were added and amended. Finally, the safe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high-speed rail signal personnel were obtained,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afety culture level of the research object was high was obtained.
1 概述
在軌道交通中,經常采用“人-機-環(huán)-管”的系統(tǒng)性方式來分析安全性,但當前研究多停留在“人”與“機”完全分開進行分析,沒有重視二者的深層關系。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的各種特性和態(tài)度的總和,對提高安全績效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1],能夠建立起人與設備的聯(lián)系[2]。信號人員作為對設備“維護、維修”的工作承擔者,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對安全文化進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十分必要。
對于安全文化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國外學者Cox、Clark等研究較早,HSE UK(英國健康與安全執(zhí)行局)在2000年建立了安全文化模型,提出了19個安全文化影響條目[3],他們的研究重點多在“健康”而非“安全”;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4]則給出了一個普適性的安全文化評價指標體系。
前人的工作較為豐富,但是沒有針對信號人員的研究。本文在結合高鐵信號人員的基本特點的基礎上,通過系統(tǒng)性安全評價方法、專家討論、實際考察等,確定38個關鍵指標;其后對關鍵指標設計調查問卷,得到問卷調查結果,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7個因子,建立安全文化評價體系。
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是一項用來找出多元觀測變量的本質結構、并進行處理降維的技術。在多維度的量表中,諸如安全文化,本文提出了38個關鍵指標,難以同時統(tǒng)一分析,降維分析是常用手段,達到以少量潛在因子來解釋數量較多的評價指標的目的。
典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步驟為:(1)辨認、收集觀測變量,獲得協(xié)方差矩陣;(2)驗證將用于EFA的協(xié)方差矩陣(Bartlett球型測驗、KMO測度);(3)選擇提取因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4)發(fā)現因素和因素裝貨,并確定提取因子的個數(以Kaiser準則作為提取因子數目的準則);(5)解釋提取的因子。
3 安全文化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信號人員作為維護、維修信號設備的人員,在正常運營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較高的安全文化水平將會保障設備的良好運營狀態(tài),從而提升整體系統(tǒng)的安全性。在維護、維修設備的同時,信號人員也使用維修機等設備進行工作。
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的《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中,確定了27個企業(yè)安全文化標準,此準則給出了較為全面的評價體系指標,為了盡可能滿足全面性,通過以下四點,在準則的基礎上,對條目進行補充與修正:
針對高鐵信號人員的實際情況,刪除沒有必要研究的條目:企業(yè)狀態(tài)特征、企業(yè)形象特征、企業(yè)技術特征。根據“人-機-環(huán)-管”的系統(tǒng)安全評價方法,加入安全輔助的充足性、安全輔助的實用性、安全輔助的持久性三個條目,與高鐵信號人員面對面交談,了解他們所重視的部分,對條目進行補充與修正。所得27個關鍵指標如表1所示。
4 安全文化評價體系測試
在安全文化評價體系指標設計完成后,對某高鐵線部分車間信號人員進行測試。問卷采用了Likert 5點評分量表對信號人員的各安全文化指標進行評定:“不合適”1分,“比較不合適”2分,“一般”3分,“合適”4分,“非常合適”5分。
4.1 樣本情況
這次測試中,被試人員主要分為2類,即班組主任和一線信號人員。采用遍歷的方式進行測試,共發(fā)放問卷312份,收回312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05份,有效率為97.8%。
4.2 信度分析
采用克隆巴赫α(Cronbach's α)系數對其內部一致性進行信度測度,其結果見表2。
一般情況下,認為Cronbach's α<0.35為低信度,0.35≤Cronbach's α<0.7認為信度尚可,若Cronbach's α≥0.7屬于高信度。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為0.941,表明此量表的信度很好。
4.3 效度分析
采用效標效度對測量工具的效度進行分析,如表3所示,分析的結果表明,所有測量條目與總體的相關系數都在0.05水平上顯著,證明整體效度較好。
5 結論
高鐵信號人員安全文化評價指標體系是進行安全文化評價的基礎,對高鐵信號人員安全文化的建設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去構建指標體系是探索性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結論:
根據高鐵信號行業(yè)的特點,結合四方面因素完成了關鍵標準的設計,共37個關鍵標準,使其能夠完成信號人員安全文化評價。
通過對高鐵運維企業(yè)的實地調研獲得各指標的數據值,應用因子分析作為降維手段,構建了隸屬于高鐵運維企業(yè)的指標體系。
運用SPSS 23.0對關鍵因素進行信度、效度分析,信度、效度均較為良好。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終確定了7個因子,37個關鍵標準,建立安全文化評價體系模型。
運用AMOS 22.0對已建立的安全文化模型進行分析驗證,通過修正,證實模型擬合良好,可以用于高鐵信號人員安全文化的評價。
參考文獻:
[1]Yule S.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climat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dustrial Psychology Research Centre, 2003,64(6):314-316.
[2]陸維杰.探索地鐵行業(yè)專業(yè)活動的新模式[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0(12):116.
[3]Mohammadfam I, Nikoomaram H, Faridan M. Evaluation of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HSE) Cul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ygiene, 2013,5(1):1-5.
[4]安全標準.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