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文言文是古人語言智慧的產物,作為高中語文最重要的部分,文言文閱讀一直是高中生學習的難點,本文從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出發(f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淺析一下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策略。
關鍵詞:文言文閱讀 高中語文 情感授課
一、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的意義
文言文一直是語文高考最重要的考查部分,雖然占據(jù)分值不高,卻也不曾缺席,可見教育部分對于中國的悠久的語言文化的重視,不可等閑視之。首先對于文言文的情感授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中國悠久的語言文化。另外文言文都是通過歷史的篩選進入到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層面,也給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做了很好的指引,對于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也是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開展。情感教育是日積月累的事情,所以在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可以引導學生向上,積極進取,對于社會的文明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的策略
1.解析教學內容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解析教學內容,才能體會到寫作者的情感抒發(fā),在學生全面理解文言文的時候,才能進行情感授課,在教學中,可以融入作者的寫作背景,使學生對于作者寫作背景有一個整體的理解。也要引導學生多查閱資料,了解文言文所處的歷史信息,才能感受到古人所要傳遞的情感,通過對背景的結合,教師才能更好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的共鳴。[2]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語文《荊軻刺秦王》的教學中,因為學生生活在太平盛世,所以可能對于荊軻的行為產生不理解,但是要是結合歷史背景而言,荊軻展示的是一個沉著勇敢、不畏強權、不怕犧牲這樣的歷史形象,雖然他失敗了,但是他剛毅不屈的精神永遠留存。通過剖析課文內容,可知荊軻刺秦王選自史記,作者司馬遷對荊軻傾注了大量的贊賞,教師在做文言文閱讀教學中,要注意這部分的情感授課,文中是怎樣真實而又曲折地再現(xiàn)了壯烈的場面。文章通過四個層次的敘述,可見司馬遷對于荊軻的贊賞之情,教師可以使學生進行情感表述,在做正確的指引,理解在統(tǒng)治者眼里,荊軻是擾亂社會的暴徒,但是在戰(zhàn)國紛亂的背景下,荊軻不畏強權、舍生取義的俠義精神,表現(xiàn)了司馬遷的人民性思想。教師要做詳細背景解析和情感引導,傳遞正確的價值觀。[3]
2.融入現(xiàn)實情感
知識是要運用的,所以在對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要讓學生融入自身情感,所以教師在授課中,要使學生融入現(xiàn)實情感,對于認真生活具有積極的作用。文言文中的情感導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通過教師的情感授課,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亙古不變的真理,可以使學生堅定自己的信念,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具有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三年級《逍遙游》的教學中,莊子是戰(zhàn)國中期的思想家,教師首先帶學生了解莊子,莊子的思想體系是主觀唯心主義體系,莊子生活的時代是社會大動蕩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逍遙游》通過莊子的人生價值觀,來感知語言,感悟思想,莊子追求的人生狀態(tài)是肆意灑脫的,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要學會釋放壓力,莊子闡述的是沒有絕對自由。教師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親身體會,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使學生了解相對的自由,在日常學習中,要嚴于律己。二蟲無法理解鵬鳥高飛,是因為自己的見識不夠,學生要結合自己體驗,增長見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認識不足的經驗,如何正確樹立自己的認識,保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在教師的情感授課中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
3.弘揚時代精神
文言文雖然離我們較遠,但是它所展示的文化精神依然對于現(xiàn)今的社會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可以幫助學生打破情感障礙,引導學生領會文化的內涵。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于文言文的教學不要過于呆板,要動之以情,這樣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文化滲透。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迅速傳播的社會,知識的儲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意義,教師更要引導學生重視知識,重視文化。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問題使學生產生思考,建立情感目標,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時,用才智和勇氣維護國家的安全,燭之武在說服退兵的過程中,善于分析對方心里,臨危受命,處處為秦國著想,展示了燭之武的應變能力??梢娭R的重要性。燭之武在劍拔弩張的情況下,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曉之以理,保家衛(wèi)國,對于知識主導的信息時代,通過文言文的情感授課,弘揚時代精神。
結語
本文淺析了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的重要意義,淺析了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授課的具體策略,通過解析教學內容,融入現(xiàn)實情感,弘揚時代精神來實現(xiàn)情感授課,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文言文中滲透中極具參考價值的情感觀念,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情感引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程揚.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培育——以蘇軾《赤壁賦》為例[J].語文知識.2016(13).
[2]李其雄.《游褒禪山記》教學中成長教育的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16(13).
[3]郝曉霞.《燭之武退秦師》中的人物性格[J].文學教育(下).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