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心玉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事關黨和民族的千秋偉業(yè),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边@段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思政課程的戰(zhàn)略定位,意義深遠。
作為一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算起來教授思想政治課有30年了。長時期以來心理一直默念著一個問題,從初中到高中,教育教學課程中,一直都規(guī)范地開設著思想政治課,其中既有思想教育,又有法律法制教育;同時,學校還有其他許多特定的思想紀律教育形式。但是,為什么在一些學校,特別是一些中職學校,一些學生違紀違法行為仍然屢屢出現(xiàn)。輕者,屢屢違紀,毫不在意紀律;重者打架斗毆,索要錢財或者結伙打架,致人重傷或死亡。
作為一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面對現(xiàn)實,由不得常常心中感到一種悲哀。想想自己、看看同行,一個個“貌似英明的政論家”,辛辛苦苦備課,認認真真教學,總是那么莊重其是。但為什么從自己身邊走過的學生,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那些讓人心酸的可恨行為呢?
仔細分析,這些不讓人省心的孩子犯的錯常出下列某些表現(xiàn):
一、自我個性強,自我意識里從不把老師的教育放在心上,我行我素,有著一種強烈的反抗意識;
二、自由放任,根本不把紀律、法律放眼前,或不知,或輕蔑;
三、從不把學習放心上,學習沒興趣;或者把學習視之為父母、老師強加的“繩索”、多余的負擔。
四、唯我獨尊,我為老大,恃強凌弱,稱王稱霸,無所顧忌。
分析這些表現(xiàn),不難看出,說到的這些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質表現(xiàn),表現(xiàn)出思想政治課教育無可爭辯的失敗,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效用幾乎為零。
合肥律師網(wǎng)登載一案例。2014年10月31日10時許,XXX市XX區(qū)某某中學發(fā)生了一起高一年級的學生殺師案。學生楊某某偷拿其他班級同學的手機一件,被班主任老師楊某叫到高一年級教師辦公室處理,并要求其寫出思想認識書面材料。隨后11時許,因老師楊某要到高三年級授課,便又將被告人楊某某帶至高三年級的教師辦公室內讓其繼續(xù)書寫材料。中午放學后,老師楊某返回辦公室。被告人楊某某左手握住一把之前在該辦公室筆筒內發(fā)現(xiàn)的水果刀,刺向老師楊某,刺中老師楊某的右側頸部,一起學生殺師案就此發(fā)生了。
分析學生楊某某的行為,犯罪的過程中無論其心中的道德品質,還是紀律品質,還是法律意識都表現(xiàn)的一無所有,心理上只剩下他的至高無上的“自尊和虛榮”。自小學以來的德育教育都變得軟弱無力。
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大中小學開設思政課的重大意義,并賦予了大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神圣的歷史使命。然而比較起來上述的那些“陰影”,不能不說我們中小學教育有著某些失誤,辜負了黨和國家賦予的重任。
作為一個時代的中學思想政治科教師,仔細考究,我認為我們的失誤有下列一些,做個簡單列舉:
我們中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雖然都做了,而且都認真做了,但某些學校,某些學校的某些時候還是沒有做好,在某些同學、某個同學教育上出現(xiàn)失誤。
作為思想道德教育,雖然也在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以尋求更好的教育模式。但我們的某些理念和方式確實還存在某些不正確。
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學老師是不是都真的做到了“立德樹人”。是不是有的仍然在搞“智力教育第一”,搞升學;是不是把思政教育變成了形式。請問,在我們的中小學教學中,是不是所有老師都真的把思政教育融進了課堂。
就我們中小學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課來說,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否都真的把紀律、道德、法律的具體理念說到了學生心里,使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作為一位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加思考,以更好地模式做好德育工作。
作為中小學的領導們,在自己的領導工作中,要站穩(wěn)立場,把住方向,踏踏實實地守住“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真正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切莫以己理念搞成形式主義。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家,五千年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嚴師出高徒”,我們要牢記這一理念,學生管理教育一定要“嚴”,以嚴格的紀律、法律和道德教育去塑造他們的靈魂。
思想政治課教育要善于做好“理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在遠大的理想志向追求中,把好人生方向,走好人生路?!傲⒅疽缟剑械酪缢?。不如山,不能堅定,不如水,不能曲達?!绷蟹蛲袪査固┱f:“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p>
紀律法制教育是一件嚴肅的教育內容,沒有多少樂趣,更不能兒戲。教師一定要在嚴肅的氣氛中,去進行思政教育。我以為,在嚴肅中,給他們畫一條紅線,這條紅線過不得;在嚴肅中,講清利害沖突,讓他們分清利弊,有份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