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琨琨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房,江蘇 徐州 221000)
隨著醫(yī)學和社會的發(fā)展,分娩不僅是女性繁衍后代的特殊生理過程,更是伴有一系列社會和心理問題的全新醫(yī)學理念。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1]:應將剖宮產率控制在15%以下。然而有調查顯示[2]:我國總剖宮產率已超過46%,部分地區(qū)已超過60%,遠超世界平均水平。這可能與產婦懼怕自然分娩的疼痛與不適有關。瓦爾指出:哺乳動物會尋找安全的環(huán)境分娩,任何干擾都會延緩或中斷分娩進程,這也是人類的本能。因此,產房儀器設備的噪音、其他產婦的呻吟及醫(yī)護人員的交談、走動的響聲等,均引起產婦心率、血壓改變,使其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煩躁、緊張等負面情緒,甚至影響產婦的分娩進程。有研究表明[3]:產婦分娩時改善待產環(huán)境,即給予產婦安全、隱蔽、安靜的空間,可調節(jié)激素釋放,促進產程順利進行。本文在產婦分娩時對產房進行環(huán)境管理,有效提高了產婦產中分娩舒適度,增強了產婦的分娩控制感。匯報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產房行陰道分娩的產婦113例,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28.7歲,按住院號編號后,采用便利抽樣法隨機分為試驗組57例和對照組56例。納入標準為:(1)單活胎,孕周<42周,≥37周;(2)胎兒均為頭位,胎盤位置正常,無臍帶繞頸,無陰道分娩禁忌癥;(3)排除疑似巨大兒者;(4)排除患有嚴重慢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者;(5)排除患精神病病史者及或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6)排除胎膜早破者,使用催產素者或鎮(zhèn)痛藥物者;(7)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最終試驗組2例產婦及對照組1例產婦轉為剖宮產,剔除試驗,最終試驗組55例產婦及對照組55例產婦參與研究。
對照組予常規(guī)產房環(huán)境分娩,試驗組則對產房進行環(huán)境管理,具體如下:將產房環(huán)境音量控制在40 dB以下。同時,調節(jié)產房光線,選擇亮度較低的照明設備。工作人員盡可能做到“四輕”,即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盡量不在工作時間進行不必要的交談,并控制說話的音量。限制產房內人員走動,陪產人員應做好宣教,不得大聲喧嘩。醫(yī)療儀器報警聲應調低,并注意集中操作。關閉產房隔音門,并在門口懸掛“請勿打擾”的指示牌,對產房門口的家屬進行管理,要求其保持安靜。
采用舒適狀況量表(GCQ)及分娩控制量表(LAS)分別在分娩結束后對兩組產婦進行評價,比較兩組產婦分娩過程中的舒適度及分娩控制感。
1.3.1 舒適度
采用Kolcaba于1995年研制的簡化舒適狀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進行評價,該量表分為心理、生理、環(huán)境、社會共4個維度,17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則表示被測試者的舒適度越高。
1.3.2 分娩控制感
采用分娩控制量表(Labour Agentry Scale,LAS)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括29個條目,采用7級評分法,總分29~203分,得分越高,則表示被測試產婦在分娩中的控制感越好。
雙人核對后將全部數(shù)據后輸入SPA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和x2檢驗,兩組產婦產程中分娩舒適度及分娩控制感評分的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接受環(huán)境管理后,試驗組產婦的產中分娩控制感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產婦的分娩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舒適度及分娩控制感評分比較()
表1 兩組產婦分娩舒適度及分娩控制感評分比較()
組別 n GCQ(分) LAS(分)試驗組 55 56.21±5.59 153.52±10.71對照組 55 38.02±5.63 112.18±10.90 P<0.05 <0.05
調查發(fā)現(xiàn)[4]:環(huán)境是影響產婦舒適度及產中疼痛感的重要因素,陌生、嘈雜的環(huán)境,內診疼痛,缺乏隱私,燈光太亮等均為影響因素。噪音及過亮的光線均可抑制催產素的釋放,從而造成產程延長。有研究表明[5]:環(huán)境管理是重要的護理措施,適宜的光線、溫濕度和聲響可促進患者舒適,緩解其不良情緒,促進患者更好地參與治療和護理中來。本文對產房進行環(huán)境管理,通過控制聲音、光線,有效提高了產婦產中分娩舒適度,增強了產程中的分娩控制感,促進了自然分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