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 鐘慧瑩
中職學生是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校不僅需要學習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強化、具備適崗的動手操作能力,畢業(yè)后從事高強度、快節(jié)奏、思想高度集中、常需倒班作業(yè)的一線生產工作。高負荷的工作性質決定著學生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硬朗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上發(fā)揮作用,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
而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體質水平進行評定,也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下文筆者以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yè)17級1班學生為例,探討影響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的幾個因素,以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提高學生體質水平的方法進行探索。
2017-2018學年及2018-2019學年17汽制1班
1.測試項目
根據(jù)廣州市屬《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統(tǒng)測工作方案的安排,我校安排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筆者所帶的17汽制1班(全班共52名男生)參加了2017-2018學年及2018-2019學年兩學年的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體測時間主要在每年12月上旬,體測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50M跑步、1000M跑步共七項;
2.2017-2018學年及2018-2019學年班級學生體質測試各項目達標情況(見表1、表2)
表1 兩學年體重指數(shù)(BMI)測試數(shù)據(jù)對比
表2 兩學年各項目平均成績及優(yōu)良率對比
3.結果對比與分析
總體情況來看,學生體質狀況不佳,學生速度素質、柔韌素質和爆發(fā)力等表現(xiàn)一般,兩學年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對比可看到,數(shù)據(jù)的差異性不大且均不理想,說明學生身體素質并無明顯提高,其中柔韌素質和力量素質較差,力量素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是否能夠勝任承重負荷較大的崗位。不僅如此,從體重指數(shù)(BMI)測試數(shù)據(jù)可看到,學生肥胖人數(shù)正在遞增,肥胖最多的危害是可導致一系列嚴重的疾病,增加了心臟負荷,增加腦血管病變的可能,增加血脂異常的可能等,而這一系列亞健康數(shù)據(jù)也將使學生在就業(yè)體檢時與心愛的就職企業(yè)失之交臂。從各方面數(shù)據(jù)情況可知道,提高學生體質水平的舉措勢在必行。
1.學生不良的生活習慣
部分學生的生活習慣不佳,課余時間多用于玩手機、睡覺,特別是晚睡晚起、三餐不規(guī)律的問題,學生自制力、意志力差,缺乏長期鍛煉、堅持訓練的意識,欠缺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訓,在日積月累下,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了身體素質在無形中下降。另外,本專業(yè)學生大多要求學生具有較長的在校學習時間,并且需要長時間靜坐學習。長期保持靜坐的體位對于學生的下肢力量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多坐少動的情況會持續(xù)影響學生下肢的血液循環(huán),或因此導致體內熱量儲備過多,而引發(fā)肥胖和因肥胖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2.家長“食商”不足,溺愛有余
很多家長不懂得搭配食物,沒有“科學飲食”的意識,再加上運動少,造成肥胖問題。不但給孩子腎臟帶來負擔,還能導致體內代謝失調。此外,由于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家長對孩子過分重視,一味依從孩子,這種溺愛導致學生出現(xiàn)愛吃零食、吃飯?zhí)羰成踔羺捠车痊F(xiàn)象,導致身體多種營養(yǎng)元素缺乏,繼而使學生體質下降。再有甚者,家長舍不得孩子吃苦,還會幫孩子想借口逃脫體質測試,影響孩子參與體育鍛煉,間接造成學生的體質持續(xù)下降。
3.學生的體育發(fā)展需求未得到滿足
中職階段學生的體育發(fā)展需求主要包括兩方面,其一是健康需求,即體育活動對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以學生運動水平為標準設置相應的體育活動;其二是體育運動興趣需求,即學生對運動選擇的需求,是學生全面發(fā)展之目標深層次需求,若滿足,能保障學生興趣愛好得到最佳發(fā)展的途徑。只有這兩方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才能有效促進學生運動水平與運動能力提高,繼而提高學生的體質水平。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盡相同,在體育教學中若教師未能很好地實施分層教學,部分學生對于“難以完成”的體育活動任務便會產生抵觸心理。另外,盡管中職生的學習和生活相對自由,但大部分學生都未能有效利用課余時間,他們缺乏運動的自信,缺乏人監(jiān)督,缺乏人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愛好,缺乏人對他們的活動進行引導和指導,所以他們情愿“躲在”宿舍沉迷網絡游戲,也不愿意參與校園的課余活動、體育競賽等。
1.激發(fā)學生興趣,深入認識提高體質水平的重要性
通過調查、從日常交流的情況可知,學生往往在自己感興趣、熟悉的體育互動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為主動。建議在學生入學時便針對學校體育類社團活動等資源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解讀和宣傳,幫助學生拓寬課余鍛煉途徑,鼓勵學生發(fā)掘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倡導學生主動愉快地選擇課外社團活動,讓學生在校期間、在社團活動中找到自由自信的感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鍛煉主觀能動性,從“別人強迫我動”轉變?yōu)椤拔蚁雱印保煌瑫r可建議興趣相似或運動基礎類似的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抱團取暖”,從一開始感受集體運動的樂趣,再一點一滴建立更強興趣,進而形成鍛煉的習慣。
另外,在校期間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指導,幫助學生充分了解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體檢要求及日后的工作性質,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包括專題講座、互聯(lián)網+體育模塊等途徑宣揚開展體質測試、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讓學生深入認識提高體質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加學生對自身體質健康發(fā)展的重視度,從“我想動”實現(xiàn)到“我要動,必須動”的轉變。
2.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膳食觀、終身鍛煉的觀念,密切家校合作
班主任應積極傳播食育理念,普及食養(yǎng)知識,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膳食觀,掌握實用的營養(yǎng)信息,這樣健康食育智慧才能盡早扎好根基,告訴家長們,要把孩子養(yǎng)育好,不是給孩子越多“營養(yǎng)”越好,也不是孩子愛吃什么就給什么就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營養(yǎng)需求,要有針對性地增加孩子的營養(yǎng),缺什么就補什么,千萬不能濫補。提高家長對孩子參與體育的認識程度,對家長加強體育知識的宣傳,幫助家長了解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堅持體育鍛煉的現(xiàn)實意義,提高家長對學校體育的支持。
3.多措并舉,健全機制,充分發(fā)揮班主任效用
班主任可充分利用7-8節(jié)課余時間將學生調動起來,在當前德智體美勞的素質教育目標下,經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體育游戲競賽、花樣體育技巧展示、拔河比賽等團體大比拼,營造班主任、學生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不僅如此,班主任應當堅持關注學生每學年的體質測試成績,認真分析班級學生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身體素質;在建立興趣之余,可邀請專業(yè)的體育老師針對本班學生的體質現(xiàn)狀,與班主任共同商討制訂出專屬于本班級的專項體質訓練項目;堅持在每次的體能訓練中對學生的體能情況進行評分,以便做周期性的成績對比與分析,提高體能訓練的有效性,進而對體能訓練項目進行優(yōu)化、變革。這樣定期、有針對性地對體育訓練項目進行“大換血”,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在長時間反復訓練同樣的運動項目中喪失對體育訓練的耐心和興趣,也可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另外,班主任可將學生每學年的體質測試結果、參加課余體育活動情況、參加校內外體育競賽等情況納入學生操行加分、評優(yōu)評先、進入特色訂單班等考評的重要機制中,從班級管理角度,健全機制,提高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視度及積極度,達到既重視學生的就業(yè),也狠抓學生就業(yè)前的健康保障,切實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效用,真正將“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貫徹到實際班級教育中,為祖國培養(yǎng)能“健康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優(yōu)秀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全民健身和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意義,對青少年提出殷切期望——少年強則國強。強健的體魄、硬朗的身體素質是一切活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將來求學和工作之本。要想提高學生的體質水平,家庭方面應該注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監(jiān)督孩子的日常鍛煉情況,支持學校和班主任的工作展開,與學校密切配合;學校和班主任盡可能多地開展豐富多彩、吸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類型的班級活動,做到與家長持續(xù)有效溝通。從生活點滴開始抓起,培養(yǎng)建立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種下終身鍛煉、堅持鍛煉的種子,最終使學生提高自身的體質水平,獲得更全面、長遠的發(fā)展,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