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琴 陳建軍
已從教20年的雷鳴,總結(jié)了自己的育人“兩字經(jīng)”:共情。
“站在孩子和家長的角度看問題,并讓他們感受到你是在為他們考慮?!?/p>
簡短的一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教育者的深刻思考——教育需要轉(zhuǎn)換角度看問題,更需要讓對方感知自己被理解、被包容。
雷鳴在班級管理中有兩面“鏡子”:宏觀的“望遠鏡”與微觀的“顯微鏡”?!巴h鏡”是站在成人成才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行為,“顯微鏡”則為實現(xiàn)具體目標服務(wù),將教育做到細微處,觀照每一名學生。
正是有了這種為學生計深遠的考量和眼光,雷鳴的育人之法才能“方寸之間,盡顯智慧”。
尊重比愛更重要
1999年,雷鳴踏入教壇,第二年便做了畢業(yè)班的班主任。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小言是班上的“不定時炸彈”,脾氣火爆,指不定哪件小事就能讓他“原地爆炸”。一天早上,學生都在餐廳吃早餐,宸宸不小心碰到了小言,小言立馬像被點燃的鞭炮一樣,追著宸宸打,三四位老師都拉不住人高馬大的小言。
看著雙拳緊握、雙眼冒火的小言,雷鳴知道,此時的一切說教都是徒勞的,甚至會火上澆油。眼前最重要的,是讓小言平靜下來。于是,雷鳴叫來了小言的母親,請她先把小言接回家平復(fù)一下心情。
下午,小言的母親把他送回學校,而宸宸的父親也來到了學校。護子心切的父親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找到“肇事者”小言,對他厲聲責罵起來。小言的母親自知理虧,不敢多言。小言的樣子與上午判若兩人,滿眼的驚恐和無助。
這時,雷鳴一邊將小言護在身后,一邊好言勸解這位激動的父親,一場“戰(zhàn)爭”最終得以避免。
宸宸的父親離開后,雷鳴轉(zhuǎn)身看著躲在自己身后的小言,一陣心疼:“你看到?jīng)],任何人都不喜歡被欺負。雖然你欺負了宸宸,但老師還是要保護你,不讓你被宸宸的爸爸欺負。因為你是我的學生,我保護你,與你是否犯錯無關(guān)?!笨粗媲斑@位并不高大強壯的老師,小言似乎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神情有所緩和,臉上也露出一絲羞愧。
事情似乎平息了,但雷鳴的心一直不平靜:小言雖然淘氣,但根據(jù)自己近一個月的觀察,他平時也沒這么易怒,那天還發(fā)生了什么?
打通小言母親的電話,雷鳴才了解到小言的成長經(jīng)歷:父母離異后,因母親忙于生計,疏于管教,小言很多行為習慣都不太好,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一直被貼著“壞孩子”的標簽。這導致小言認為所有的老師都不待見自己,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那天早上,小言和媽媽爭吵過,所以情緒不太好。
原來如此!可接下來該怎么引導小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呢?道歉?會不會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不道歉?那小言的責任心該怎么樹立?
道歉是必須的,但同時要保護他的自尊。
幾天后,雷鳴召開了以“如何與同學相處”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講述自己和同學相處的事例,并從中總結(jié)相處之道。在這期間,小言雖然沒有作聲,卻在一旁若有所思。
眼看時機成熟,雷鳴話鋒一轉(zhuǎn):“同學們,大家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可以在這次班會上敞開心扉,真誠地向同學道歉!我相信,敞開心扉后,你們的友誼會更上一層樓!”
一個、兩個、三個……終于,小言也站起來了,支支吾吾地說:“我前幾天,前幾天因為心情不好,打了宸宸。后來,我……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今天,我向宸宸道歉!對不起!”說完,小言向宸宸深深鞠了一躬。
教室里掌聲響起。
也就是從這件事開始,雷鳴意識到:不要用慣性思維看孩子,尤其是經(jīng)常犯錯的孩子,要分析孩子背后的家庭或者所處的環(huán)境。這樣,孩子的問題有了合理的解釋,教育者也就能與孩子共情,從而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
“教育,是持久經(jīng)營一段情感關(guān)系,不要因為學生犯錯而關(guān)閉和他們的對話,而對話的過程中,尊重比愛更重要。”雷鳴這樣說,也如此踐行。
引導學生成長的“四字訣”
“很多老師都羨慕我,說我運氣好,每次帶班,班上的孩子都很懂事。尤其是到了高年級,我們班的孩子各方面表現(xiàn)在年級都比較突出。其實,他們哪里知道,我是用兩年的慢,換來了兩年的穩(wěn)定和兩年的騰飛!”
在雷鳴眼中,沒有所謂的后進生,只有正在進步的孩子。而“兩年的慢”,其實就是等待那些正在進步的孩子跟上班級步伐。
等待并不是置身事外,而是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雷鳴總結(jié)出了引導學生成長的“四字訣”——親、幫、勵、疏?!坝H”就是態(tài)度親切,“幫”就是適時幫助,“勵”就是常鼓勵,“疏”就是多疏導。四個字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諾諾膽子特別小,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總是哭?!霸趺凑业睫D(zhuǎn)變她的突破口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雷鳴腦中。
有一天,雷鳴正在辦公室備課,無意間抬頭,發(fā)現(xiàn)窗戶外有一張可愛的小臉,定睛一看,是諾諾!她正望著自己笑呢!正準備和諾諾打招呼,小女孩卻羞澀地跑開了。
后來,雷鳴發(fā)現(xiàn),幾乎每次下課,諾諾都會有意無意地跑到自己的窗前,隔著窗戶對著自己笑。“這說明,諾諾是渴望和我親近的。親其師,信其道?!崩坐Q竊喜,并一直尋找契機。
一次課上,雷鳴提了一個問題,以她的觀察,諾諾應(yīng)該能回答,所以,她就試探著讓諾諾來回答。誰知道,諾諾又哭了。
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雷鳴拍了拍諾諾的肩膀,柔和地說:“沒關(guān)系的,諾諾。一會兒雷老師還要提一個問題請你回答,好嗎?全班同學一定會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你的!”
待諾諾情緒完全平復(fù)下來,雷鳴又提了一個全班同學都知道答案的問題請諾諾回答,這一次,諾諾沒哭,卻一直沉默。1秒、2秒、3秒……10秒,諾諾依然沒開口,可愛的同學們卻自發(fā)給諾諾響亮的掌聲。在掌聲的鼓勵下,諾諾總算開口了,可聲音小得連站在旁邊的雷鳴都沒聽清。
必須趁熱打鐵!雷鳴這樣想著,隨即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諾諾其實是知道的,因為她剛剛輕輕告訴我答案了?!边@句話無疑給了諾諾莫大的鼓勵,她抬起頭,深吸一口氣,終于說出了答案,而且,全班同學都聽到了!
“嘩!”掌聲響起,雷鳴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來了。
小薇本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可因為父親病逝,她變得一蹶不振。
雷鳴在默默觀察與反復(fù)琢磨后,選擇繪本故事《爸爸的圍巾》作為和小薇談話的開始。一個多小時的交流中,雷鳴讓小薇盡情宣泄情緒,也慢慢打開了她的心扉。雷鳴對她說:“孩子,爸爸只是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你雖然看不到他,可他能看到你,因為你是他的眼睛。你有多堅強,你有多努力,你有多開心,爸爸就有多快樂。如果你想爸爸了,就到老師這里來領(lǐng)一次班級任務(wù)吧!”
這次談話后,小薇會時不時去找雷鳴領(lǐng)取班級任務(wù)。每次雷鳴把任務(wù)交給她時,總會給她一個擁抱,說:“謝謝你幫老師分擔工作。”
慢慢地,小薇成了雷鳴最得力的小助手,她的情緒也慢慢好了起來。學期末,小薇在一次作文中寫道:爸爸雖然離開了我和媽媽,但我想對爸爸說,我是你的眼,我會代替你好好地照顧媽媽,開心地生活。
“讓孩子領(lǐng)任務(wù)是為了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人有事情做的時候就沒有時間多想。同時,為同學服務(wù)的過程中,她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是被大家需要的,這樣她就會變得強大起來!”問及這樣做的原因,雷鳴的回答很暖心。
一個班級,總有一部分學生在等待成長。這樣的學生更敏感,更需要班主任去感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引導學生成長,雷鳴不僅能共情,還在“親、幫、勵、疏”的育人方法中給孩子以成長的力量。一旦這樣的學生被轉(zhuǎn)變了,他們帶來的正面影響遠遠大于預(yù)期。這便是雷鳴所帶班級“兩年穩(wěn)定、兩年騰飛”的秘密。
想家長之所想,急家長之所急
作為班主任,雷鳴需要共情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家長。
“孩子剛?cè)雽W的時候,大多數(shù)家長都很茫然,也很焦慮,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我該怎么辦。作為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做好家長工作,引導家長學會和孩子一起適應(yīng)小學生活,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p>
在每屆學生一年級開學初,雷鳴都會奏起新班級建設(shè)的“四部曲”:起步一封信,開學第一次家長會,雷鳴為每位家長送上歡迎信,詳細注明小學一年級第一階段的努力目標,需要養(yǎng)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同時,家長以留言的方式寫下孩子的性格、愛好和對孩子的期待,讓老師對每個學生有初步的了解。每周一指導,根據(jù)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雷鳴每周在班會上小結(jié)、指導、糾正,同時在班級群里幫家長分析,并提供相應(yīng)的方法。一月一反饋,雷鳴每月定期將學生的進步以喜報、留言、拍照等形式反饋給家長。學期一評價,班級每學期期末評選優(yōu)秀學生和優(yōu)秀家長,讓學生與家長都建立起強烈的班級歸屬感,愿意為班級建設(shè)出謀劃策。
除了已經(jīng)形成慣例的教育指導,雷鳴還要經(jīng)常解答家長的生成性問題。
比如,有家長提出,為什么孩子在家練習聽寫能全對,而在學校聽寫就經(jīng)常出錯呢?
雷鳴在家長群中分析:在家環(huán)境相對封閉,影響因素較少,而且家長坐在孩子身旁報聽寫,發(fā)現(xiàn)孩子慢了還會多報幾遍。而在學校,是1位老師對46名學生,老師對所有孩子報聽寫的語速是一致的,且一個詞語只念兩遍,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很可能會沒聽見、沒聽準。
針對這個問題,雷鳴給家長提出了兩條建議:第一,家長在家報聽寫時不要坐在孩子身邊,而應(yīng)該在房間里走來走去,一會兒近一會兒遠,模擬教室環(huán)境;第二,在家報聽寫,堅持一個詞語報兩遍,且語速和聲音的大小保持一致,不要因為孩子遲疑而提高音量。
雷鳴認為這還不夠,聽寫存在問題歸根到底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夠。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是關(guān)鍵。
于是,她在班上采取各種方法訓練學生的專注力。如,學生在教師提要求后能準確復(fù)述,教師說話時學生要看過來,教授新課后請學生當小老師迅速鞏固,上課回答問題不能重復(fù)同學已經(jīng)說過的內(nèi)容,等等。沒有家庭教育的同步配合,班級訓練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雷鳴建議,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專注力的培養(yǎng),在生活小事中進行專注力的訓練。
“其實,和家長共情很簡單,就是急家長之所急,想家長之所想。家長提出的很多問題都是共性的,我就在家長群中統(tǒng)一分析討論。很多時候,家長彼此之間討論一番,方法就出來了,我只要稍加總結(jié)就行。如果是個別學生的問題,我就和相關(guān)家長個別溝通?!焙图议L共情,雷鳴游刃有余。
班主任工作需要守正出奇,在教育常規(guī)中彰顯智慧。面對不同個性的學生以及家長,班主任要不斷嘗試與學生年齡特點相符合、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方式,在回顧、反思、修正的過程中尋找教育的共情點。找到了教育的共情點,德育工作便能舉重若輕。這便是雷鳴的教育“真經(jīng)”。
責任編輯??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