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兒媽(白雁飛) 錢兒爸(韓濤)
我能感覺到兒子對我們的處理方式心中歡喜,甚至還有小小的感激。有時他會告訴我:“媽媽,我其實不想這么做,可我就是沒法控制自己,就想看一會兒再寫作業(yè)?!蓖ǔN覀儠缢?,讓他看上一小會兒再去寫作業(yè),同時告訴他這沒關系,人人都有這樣的時候,不過分就好。
此時我心中總會想起兩件事。第一是每逢有人跟我講可樂對身體的影響,我就賭咒發(fā)誓再也不喝了,可每次掐紫了大腿都攔不住伸向冰箱的手,這與兒子放不下漫畫書的手,沒有本質不同。第二是曾經老師跟我說的話,沒有孩子本質上想做不好,他們都想做最好的自己。
兒子學校的校服店有個老師特別有意思,每次我去買東西,她總攔著我。我想買兩件襯衫,她就給一件;我想買四雙襪子,她只給兩雙。
開學第一天兒子就把唯一的領帶丟了。我想去一次性買三條慢慢丟,可她非讓我只買一條。我于是跟她聊:“你太奇怪了,哪有人家愿意多買你不賣的呢?而且襯衫一件,領帶一條不夠啊,很容易就丟了,還得來買?!?/p>
她特別沉穩(wěn)地說:“你給他準備很多慢慢丟,未必就好。低年級的時候,允許他們丟,但是講清楚,襯衫穿一件備一件,領帶西裝都只有一件。丟一次買一次,每次丟了就跟他們講下次注意點兒,不必責罵。這樣他們心中會警惕,提醒自己丟了就沒了,會慢慢用心起來。這和他們知道家里有一堆備選的衣服,可以隨便丟,是完全不同的心態(tài)。在一個尺度內允許他們犯錯,一直犯到不會再犯了,總會有那么一天。你看現在高年級的孩子,很少有丟衣服的。低年級的家長,一次買得越多,孩子丟得越多??捎幸馑剂??!?/p>
然而讓我非常意外的是,從那之后,按以前概率一個月至少要丟三兩回衣服的兒子,不但衣服再沒丟過,連比較小的領帶、襪子、手套,連帶水杯等,再沒丟過一件東西。每天放學他即便臟成“匪兵甲”,也會“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地把全部家當帶回家。
這些小事,讓我常常思考,我們可以怎樣去愛孩子,又應該如何去給予他們恰切的約束。嘮叨和無盡的大道理顯然無益,責罰吼罵能起到多大作用也未可知??墒窃谶x擇與孩子平和相處的路上,我真真切切看到了孩子的進化。
如同寫作文那般,你可以把自己的經驗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傳遞給他們,聊著天,講著故事就做到了,比起吼孩子“不知所云,寫得一塌糊涂”,顯然前者更能啟發(fā)和有效引導孩子。而在底線范圍內的“不責罰,見一次提醒一次”的方式,讓我們收獲了一個精神上松弛不緊繃,情緒上積極努力,不再試圖反抗,特別容易溝通的孩子。
(摘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陪孩子走過關鍵10年》,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