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湘,郭愛敏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北京10014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我國40歲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高達13.7%,患病總?cè)藬?shù)約1億人[1]。盡管COPD主要累及呼吸系統(tǒng),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其還會引起一些肺外表現(xiàn),如肌肉功能障礙、全身炎癥反應和營養(yǎng)不良[2-3]。在疾病因素和老化的雙重作用下,COPD病人可出現(xiàn)平衡功能下降,主要影響是使病人跌倒的風險增加。既往研究顯示,COPD病人跌倒發(fā)生率是正常老年人的4倍[4-5]。一項為期1年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結(jié)果顯示,COPD病人跌倒發(fā)生率為40%,與健康同齡人比較顯著增加[6]。因此,對COPD病人進行平衡功能評估,探究可能影響其平衡功能的因素至關(guān)重要。目前,我國對于COPD病人平衡功能和跌倒問題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比較穩(wěn)定期COPD病人與健康同齡人平衡能力的差異,并探討影響COPD病人平衡功能的相關(guān)因素,以期為后續(xù)的干預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指導。
1.1 研究對象 便利選取2019年3月—9月在北京市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就診的COPD病人72例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與其年齡匹配的非COPD健康同齡者48人作為對照組。COPD病人納入標準:①符合COPD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的診斷標準;②處于疾病穩(wěn)定期,近3個月無急性加重;③無嚴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運動系統(tǒng)(如嚴重骨關(guān)節(jié)炎)等可能影響平衡功能的疾?。虎芗韧鶡o下肢骨折、無嚴重視聽障礙;⑤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無法獨立完成本研究的測試任務;②患有嚴重高血壓、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3個月內(nèi)有心肌梗死急性發(fā)作者。非COPD同齡者納入、排除標準除COPD診斷外,其余同上。兩組受試者年齡、身高、體重和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受試者一般資料與臨床相關(guān)資料比較
表1 兩組受試者一般資料與臨床相關(guān)資料比較
注:BMI為體質(zhì)指數(shù);FVC為用力肺活量;FEV1為第1秒用力呼氣量;mMRC為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
統(tǒng)計值P項目性別[例(%)] 男女年齡(歲)身高(m)體重(kg)BMI(kg/m2)FVC(L)FEV1%預計值(%)FEV1/FVC(%)mMRC[例(%)]0分1分2分3~4分文化程度[例(%)] 小學及以下初中及高中大學及以上過去3年內(nèi)跌倒次數(shù)[例(%)] 0次1次2次用藥數(shù)量[例(%)] 無1種或2種3種或4種≥5種慢性病數(shù)量[例(%)] ≤2種3種或4種≥5種吸煙情況[例(%)] 現(xiàn)在吸已戒從來不吸觀察組(n=72)54(75.0)18(25.0)68.96±3.55 1.66±0.09 69.21±12.29 25.05±3.75 2.61±0.89 58.80±19.35 58.11±8.95 13(18.1)40(55.6)14(19.4)5(6.9)24(33.3)46(63.9)2(2.8)59(81.9)9(12.5)4(5.6)6(8.3)31(43.1)20(27.8)15(20.8)42(58.3)23(31.9)7(9.7)24(33.3)26(36.1)22(30.6)對照組(n=48)27(56.3)21(43.8)68.81±3.20 1.64±0.08 69.71±10.76 26.03±3.55 3.11±0.84 98.83±19.00 77.04±3.43 34(70.8)13(27.1)1(2.1)0(0.0)18(37.5)26(54.2)4(8.3)40(83.3)6(12.5)2(4.2)7(14.6)20(41.7)17(35.4)4(8.3)39(81.3)7(14.6)2(4.2)9(18.8)14(29.2)25(52.1)χ2=4.615 t=0.230 t=1.473 t=-0.232 t=-1.430 t=-3.071 t=-11.153 t=-16.158<0.05>0.05>0.05>0.05>0.05<0.01<0.001<0.001 χ2=36.046<0.001 χ2=2.374>0.05 χ2=0.118>0.05 χ2=4.439>0.05 χ2=6.898<0.05 χ2=6.052<0.05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研究者自行設(shè)計,內(nèi)容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吸煙史、文化程度等人口學資料以及用藥情況、病情嚴重程度、呼吸困難程度等臨床相關(guān)資料。
1.2.1.2 平衡功能評估 ①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是在老年人平衡評估中使用最廣泛的測評方法,能夠綜合評估病人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平衡能力,其心理測量特質(zhì)(包括對跌倒的預測效度)有強有力的證據(jù)支持[7-8]。BBS具有較高的重測信度和評定者間信度,協(xié)同估計值分別為0.98和0.97[7]。測試時,觀察受試者由坐到站、無支撐站立、站到坐、轉(zhuǎn)移、閉眼站立、并腳站立、手臂前伸、彎腰拾物、轉(zhuǎn)頭向后看、原地轉(zhuǎn)圈、雙腳交替踏凳、前后腳直線站立和單腳站立共14個項目運動情況。每個項目的評分為0~4分,0分代表無法完成任務,4分代表可正常完成動作。量表總分為56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②計時起立-行走測試(time up and go test,TUG):能評估病人的一般活動能力、跌倒風險和動態(tài)平衡,由于其簡單、有效和高可靠性,組內(nèi)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9],在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受試者坐在高約46 cm有扶手的靠背椅上,在椅子正前方3 m遠的地方上貼上顯著的彩色標記線。當聽到“開始”的指令后,受試者從靠背椅上站起,以盡可能快的步速向前走3 m達到標記線,然后轉(zhuǎn)身返回并坐到椅子上。記錄從說出口令到臀部再次接觸椅面的時間[10]。測試2次,取較好的1次為最終成績[11],單位為秒(s)[9]。③單腿站立測試(one-leg standing test,OLST):是評估靜態(tài)平衡的一種簡易方法。測試時要求受試者雙手叉腰,使用優(yōu)勢腿單腿站立,非優(yōu)勢腿自然抬離地面,記錄受試者保持平衡的時間,時間越長,平衡能力越好。當站立腳移動或者抬起的腳觸碰到地面時結(jié)束測試,測試時間為60 s,如受試者第1次測試未能達到60 s,則需進行第2次測試,取兩次測試中較好的1次結(jié)果為最終成績[12]。
1.2.2 資料收集方法 向兩組研究對象講解該項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取得其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由研究者本人采取統(tǒng)一標準的指導語解釋,對年齡較大、理解能力下降者,反復講解動作要點,待其充分理解每項動作的要點后進行測試。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定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M(QR)表示,進行秩和檢驗。分類資料以頻數(shù)、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受試者平衡功能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受試者平衡能力比較()
表2 兩組受試者平衡能力比較()
例數(shù)72 48組別觀察組對照組統(tǒng)計值P BBS(分)53.50±3.20 55.25±1.31 t=-4.140<0.001 TUG(s)8.80±1.82 7.61±1.07 t=4.493<0.001 OLST(s)23.10(39.45)32.13(34.52)Z=-3.025<0.05
2.2 COPD病人平衡功能的單因素分析(見表3)
表3 影響穩(wěn)定期COPD病人平衡功能的單因素分析()
表3 影響穩(wěn)定期COPD病人平衡功能的單因素分析()
項目 例數(shù) BBS(分) TUG(s) OLST(s)性別 男女54 18統(tǒng)計值P年齡 ≥70歲<70歲統(tǒng)計值P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初中及以上統(tǒng)計值P過去3年內(nèi)跌倒次數(shù) 0次≥1次統(tǒng)計值P 33 39 24 48 59 13 53.44±3.29 53.67±3.03 t=-0.253>0.05 52.52±4.06 54.33±1.95 t=-2.483<0.05 53.63±3.29 53.44±3.20 t=0.232>0.05 53.53±3.27 53.38±3.04 t=0.142>0.05 8.67±1.61 9.18±2.37 t=-1.032>0.05 9.14±2.14 8.51±1.48 t=1.471>0.05 8.75±1.81 8.83±1.85 t=-0.157>0.05 8.62±1.74 9.64±2.03 t=-1.859>0.05 22.99(37.61)23.44(42.63)Z=-0.228>0.05 18.52(22.04)26.97(52.24)Z=-1.872>0.05 19.89(23.48)24.71(49.89)Z=0.330>0.05 23.15(34.98)22.83(53.52)Z=-0.279>0.05
(續(xù)表)
3.1 社區(qū)穩(wěn)定期COPD病人與同齡老年人平衡功能比較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OPD病人的靜態(tài)平衡OLST、動態(tài)平衡TUG和綜合性平衡量表BBS評估結(jié)果均較同齡老年人差,分析原因可能是:①疾病本身的原因,骨骼肌功能障礙是COPD常見的肺外表現(xiàn),不僅會導致COPD病人外周肌力和耐力下降[13],還會影響機體維持平衡的神經(jīng)反射傳導[14]。此外,呼吸困難是COPD病人常見的癥狀之一,呼吸困難病人的呼吸肌做功增加,導致吸氣肌對軀干穩(wěn)定性的姿勢貢獻受損[15],從而使COPD病人出現(xiàn)平衡功能下降的情況。②心理因素的影響,老年COPD病人合并焦慮、抑郁發(fā)生率較高[16],導致病人易出現(xiàn)悲觀、情緒低落、緊張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和日?;顒?,均會導致平衡功能下降,這與Quach等[17]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COPD病人與健康同齡人相比,跌倒恐懼得分更高[18],而跌倒恐懼得分增加與COPD病人體力活動水平降低和較高的跌倒風險有關(guān),因而也會影響病人的平衡功能。跌倒是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見公共衛(wèi)生問題,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結(jié)果顯示,COPD是僅次于骨關(guān)節(jié)炎的第2位與跌倒發(fā)生有關(guān)的慢性疾病[19]。最新的一項系統(tǒng)回顧和薈萃分析結(jié)果顯示,全球超過1/3的COPD病人可能患有骨質(zhì)疏松[20],因此跌倒后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如髖骨骨折、腦部損傷等,導致COPD病人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平衡功能下降增加了跌倒發(fā)生的可能性,評估COPD病人的平衡功能,早期識別跌倒風險、控制危險因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3.2 COPD病人平衡功能的相關(guān)因素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BBS、OLST評分均有所下降,即靜態(tài)平衡和動態(tài)平衡功能均下降,且不同年齡組COPD病人BB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Pu等[21]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COPD病人用藥和慢性病數(shù)量與平衡功能有關(guān),尤其是慢性病數(shù)量。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不同慢性病數(shù)量COPD病人之間BBS和TU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年齡的增長和器官的老化,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隨之升高[22],社區(qū)COPD病人普遍伴隨多種疾病、需要多種藥物治療,多種臨床問題和病理、生理改變影響個體的日?;顒幽芰?,進而引起COPD病人平衡功能下降。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吸煙對COPD病人平衡功能有影響。COPD病人常出現(xiàn)骨骼肌功能障礙,甚至在明顯的肺部病理改變出現(xiàn)之前發(fā)生。有研究表明,吸煙會導致骨骼肌功能障礙[23]。原因是香煙煙霧成分和全身炎癥介質(zhì)會增強蛋白質(zhì)分解,抑制蛋白質(zhì)合成,導致肌肉質(zhì)量下降,以及線粒體供氧和產(chǎn)生三磷酸腺苷(ATP)的能力受損導致骨骼肌收縮耐力降低[24]。因此,吸煙的COPD病人更容易出現(xiàn)骨骼肌功能障礙,進而引起個體活動能力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損。
綜上所述,與同齡老年人相比,社區(qū)COPD病人平衡功能顯著下降,且年齡越大、慢性病種類越多、用藥數(shù)量越多病人平衡功能越差。因此,建議今后在社區(qū)COPD病人的管理中,要重視對該人群的平衡功能及其相關(guān)因素進行評估和干預,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減少病人跌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