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天驕 王馨婕
摘要: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采用新穎的內(nèi)容與展現(xiàn)形式,更易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诖耍處煈朴谶\用融合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跨文化交際建立正確認知。同時,重視聽說能力的訓練,確保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性與適宜性,在科學的視聽說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對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跨文化交際教學研究,提出相應策略,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全面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大學英語 視聽說課程 跨文化交際 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204-02
跨文化交際能力已被認定為進行有效跨文化交際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在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與溝通時,應能做到語言交流的順暢表達,以及文化思想的有效對接,這樣的互動才是有效的、適宜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需確保交際的有效性,即人們基于交際行為達到最初設(shè)定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交際的適宜性,主要強調(diào)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或是特殊的場合所采用的最合適的交際行為的能力。基于此,針對大學英語視聽課程中的跨文化交際教學,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應緊密圍繞這兩個關(guān)鍵點。教師應積極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角度出發(fā),能在教學中注意情感要素、認知要素、行為要素。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基于跨文化交流理念,在特定場合中與人進行英語交流時,表現(xiàn)出積極的情緒。即,學生正視文化差異的存在,并能充分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一、明確大學英語教學中,視聽說課程的基本教學理論
1.更側(cè)重聽說訓練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與文化具有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應用型學科,基于聲音與文字構(gòu)成了一個相較完整的文化系統(tǒng)。聽說與聲音有關(guān),而讀寫又與文字相關(guān),文字是記錄聲音的特殊符號。由此可作出以下的論斷,即在英語教學中口語訓練是第一位的。而只用通過設(shè)計科學、合理的視聽說課程,才可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
2.強化訓練并形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時,應注重強化人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行為,并能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诖?,英語教學中應先以聽說為主,而后進行讀寫,并將主要的學習時間投放在聽說訓練上。
3.與母語的語境進行有效分割
從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家的論述中可發(fā)現(xiàn),在針對外語中利用母語進行表達時,尤其在利用翻譯的手段進行解釋時,學習者的思想中通常會和兩種語言打交道。而在這個過程中,母語會對外語的學習與應用造成一定的干擾?;诖?,相關(guān)教育工作者強調(diào)借助語言本身的聯(lián)系用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表達或是翻譯,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語。
二、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有效策略
1.善于運用融合式教學方法,對跨文化交際建立正確認知
教師基于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將跨文化交際理念的培養(yǎng)與語言教學進行科學的融合。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可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更直觀化、生動化地進行呈現(xiàn),將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資料融入更輕松的教學范圍中去進行實踐操作。這樣,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可擺脫傳統(tǒng)課堂的乏味與枯燥,真正融入視聽說的情境中去,并能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熟練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結(jié)合英語教材為學生制定教學課件時,可將文中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科學地滲透到教學內(nèi)容中,使學生在了解與掌握語言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通過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累積豐富的英語詞匯,逐漸建立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而這里所提到的融合教學方法,不僅指在教學內(nèi)容上的融合,同時,在具體的教學手段上也應進行科學的融合。例如,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同時,將視聽說課程中的關(guān)鍵知識點以視頻或動畫的形式,借助多媒體設(shè)備更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真正在視、聽中去學習與理解英語知識。這樣,不僅可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有效加深他們的印象,大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質(zhì)量與學習效果。
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上科學設(shè)定教學容量的基礎(chǔ)上,應預留充足的時間,使學生在了解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在聽與說的訓練中,強化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分別向各個小組發(fā)布不同的辯論主題,結(jié)合所學的教學內(nèi)容,去闡述觀點與體驗。教師以辯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聽說練習,可使學生獲得更強烈的參與感與融入度,并在聽的過程中,進行不同維度的思考。這種訓練不僅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聽力,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即發(fā)生在不同觀點碰撞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意識到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由此,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在提升英語綜合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了跨文化交際能力。
2.重視聽說能力的訓練,確保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性與適宜性
針對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明確其教學的基本理論,應將學生的聽說訓練放置在首位,使學生在不斷累積更豐富的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讀、寫、譯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教師在幫助學生強化語言技能與表達能力的同時,應使學生了解不同的國家與民族都具有獨特的語言習慣與行為方式,應使他們對不同國家、地區(qū)的宗教文化、語言禁忌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教師應使學生明確在與西方國家的人交流時,慎談宗教和種族。在利用英語與不同國家的人溝通的過程中,必須將跨文化交際理念始終貫穿于交談的全過程。這樣,才可真正確保交際的有效性與適宜性。
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與識別諸多的差異,確保他們在跨文化交際中順暢地交流。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進行英語聽說訓練的過程中,結(jié)合上下文翻譯,并能進行有效的輸出。避免他們受到母語的干擾,而無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教師需引導學生對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中的差異性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特別是那些在日常用語中常出現(xiàn)的文化差異特征,學生應形成目的語國家的英語表達思維。例如,在與西方人進行日常交流的過程中,不能問他們“Are you married and have children”。這樣的交談可能在中國的語境下是被允許的,但西方國家很注重個人隱私,這樣的交談很可能會讓對方感覺被冒犯。同時,教師在視聽說教學中,可播放影視作品中有關(guān)日常交流的經(jīng)典片段,使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例如《絕望的主婦》《老友記》等作品都生動地展示了美國人日常交流的方式。教師還可向?qū)W生推薦體現(xiàn)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影片,例如《推手》《刮痧》等。這些影片中的部分對話場景真實地反映了不同文化間的沖突與摩擦。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更有效地了解了日常談話的技巧與打招呼的方式。教師若想加大聽說訓練的力度,可鼓勵學生對所觀看的影片片段進行情景再現(xiàn)。教師可鼓勵學生對其進行適當?shù)母木?,以舞臺劇的形式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可更深入地了解與應用日常交談中的稱謂、相互介紹的方式,以及如何使用贊美、道歉、道別的表達方式。
三、結(jié)語
總之,大學英語教師在實際開展視聽說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并能在日常的聽說能力訓練過程中,將東西方文化差異方面的內(nèi)容,科學地滲透到教學中,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全面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婷,蔣寧.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19(13):217-218+171.
[2]何少芳.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評《英語聽說譯與跨文化交際》[J].新聞戰(zhàn)線,2017(8):158.
[3]李靜.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新模式[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10):134-135.
[4]林思丞,肖立章.跨文化交際觀照下教材的二度開發(fā):以《新思路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三冊》第二版為例[J].才智,2015(9):111-112.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