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亞 孫鳳山
摘? 要:小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計算能力明顯下降。根據教學中的研究和分析,計算錯誤的原因有概念不清、法則不熟等知識性錯誤,但錯誤更大的原因是個人心理因素、學習習慣、思維干擾等因素造成的。根據本班的教學實際情況,本人提出解決錯題的對策:1.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4.改變作業(yè)批改方法,建立“錯題集”,幫助學生糾正錯題。
關鍵詞:計算能力;計算錯誤;知識性錯誤;對策
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我結合教學中的大量錯例分析和研究得知:學生的計算錯誤不能簡單歸結為“粗心、馬虎”,計算法則掌握不牢;學生的計算錯誤中知識性錯誤只占了一小部分,而學生心理因素、學習習慣、思維定勢干擾等非知識性錯誤占得比重比較大。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情況,現將高年級計算教學錯誤的原因分析總結如下:
一、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
(一)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數學概念和運算法則是學生數學思維的基本形式,是學生進行數學計算的理論依據。學生只有正確地掌握數學概念和運算法則才能進行數學計算,有些學生在學習時認為數學計算是比較呆板的知識,只是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沒有深入理解其中具體的涵義,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概念和法則不能運用自如,舉一反三,例如乘法的分配率25×(40+4)=25×40+4=1004錯誤的原因是學生對乘法的分配率概念不清楚,運用不熟練,不知道兩個加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等于把這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有些學生不能熟練地運用運算定律定,例如:87×,這類題目在計算時要求學生巧用乘法的分配率把87看作88-1,即(88-1)×=88×-×1=86-=,在計算時對運算法則運用不熟的學生不知道從何入手,計算過程比較麻。
(二)學習習慣不好,計算不認真
根據教學中錯題錦集的研究,一些計算題目出錯并不是對概念不理解,法則不會應用而引起的知識性錯誤,一些學生書寫習慣不好,字體潦草,難以辨認例如3與8,+與÷,1與7等數字符號書寫不清晰導致計算結果錯誤;一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范圍和注意的靈活性較差導致把題目抄錯或抄漏導致計算錯誤,例如:1.25÷5寫成12.5÷5,小數點寫錯了位置;一些計算題目比較長步驟比較多,學生注意力不夠廣泛把有些數字給漏掉例如;85×27+85×73+70=(27+73)×85=8500+70=8570,計算過程中把數字70漏掉出現了不等式,學生的注意力分配不夠廣泛導致計算錯誤。
(三)思維定勢形成的負遷移
所謂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種影響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積極的影響叫正遷移,消極的影響叫負遷移。學習中盡量發(fā)揮正遷移的作用,避免負遷移的影響,在數學計算中學生總是按照原有的經驗和思維習慣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些時候被原有的思維定勢所干擾形成負面影響,例如:5.2+1.8-5.2+1.8=7-7=0錯誤的原因是盲目地湊整而忘記運算的順序;又如,學生在計算2.5×4÷2.5×4總是把計算的結果等于1,學生受到思維習慣的干擾忙于湊整,被強烈的湊整信息所干擾形成錯誤。
(四)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計算教學的內在動力,對計算教學感興趣的學生學習就比較輕松愉快,學習效率相應比較高,正確率也大幅提高。計算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對計算教學興趣不高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心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計算教學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二、計算教學的改進對策
通過上面的錯誤原因分析,學生計算教學的錯誤不僅有概念不清、法則不熟等知識性錯誤,還受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非知識性因素的影響,根據錯誤的具體情況制定一下改進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高效、快速、準確的計算能力,是克服計算錯誤的根本方法和途徑,教師要盡量引導他們動手、動腦、通過自己實踐、觀察,主動地去探索。這種獲得知識的過程,理解才更深刻,才能自覺地把新知納入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不僅記得牢,而且能運用自如。例如:在25×(40+4)的教學中不是只告訴學生兩個加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等于把這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而是結合實際教學情景:一種故事書本25元,老師給學生買了40本,給女兒買了4本,一共要付多少錢?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計算感興趣就會帶著積極的情緒投入到計算教學的過程中,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和挫折也不會感覺到累。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一些勇敢闖關、智力挑戰(zhàn)的數學游戲,將計算教學寓教于樂,既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計算教學有錯誤時不要急于判錯,而是給學生一次改錯的機會,學生不因做錯題目而有心理負擔,學生做對題目及時給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些題目的錯誤原因并不是概念不清,運算法則運用不熟導致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計算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讓學生認真審題,掌握運算順序;其次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仔細認真的習慣;再次,培養(yǎng)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計算后,一查抄題,二查豎式,三查計算,四查結果確保計算結果正確無誤。
(四)改變作業(yè)批改方法,建立“錯題集”,幫助學生糾正錯題
學生作業(yè)出現錯誤,教師在批改時做好標記,要求學生寫訂正,并進行歸納、整理錯誤的類型和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出錯誤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強化練習,新課教學之前進行錯題講解與分析,根據錯題的原因,分類進行指導。課后要求學生建立錯題集,把作業(yè)上、學習中遇到的錯題都記在錯題集中,分類整理找出錯題的原因,及時訂正。錯題集在我們班試行一個學期,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具有明顯的效果,使學生及時掌握住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師》.
[2]林海漲基于簡便運算錯誤的心理分析及對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