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摘要】小學英語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主要科目和主要內容。新課標對于我國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和研究中從實踐出發(fā),分析和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提出學校要重視英語課程的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要求教師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編制符合情況的英語教材等幾個方面來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變革課堂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在當今處處講究高效率、高質量的社會里,我們小學英語教學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前進和探索,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學會最多知識,適應新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英語教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4-0115-02
一、提高對小學英語的重視程度
小學階段,學生處于兒童期。相關研究表明處于兒童期的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因此在需要特別重視小學英語教學。
(一)生理方面
小學生的發(fā)聲系統(tǒng)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針對小學生開展發(fā)聲系統(tǒng)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需要通過發(fā)聲訓練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會影響大到學生學習外語的效果,特別是對口語和語言的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注重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能夠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二)心理方面
從心理方面來講,在英語學習中需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對于小學生來講,其基本不會存在心理障礙,因此敢于在公共場合講英語。但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學生會擔心說錯被別人取笑,因此就對口語的訓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小學生處于兒童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較高,因此注重小學英語教育能夠保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三)認知方面
兒童的語言學習主要依賴的就是“語言習得機制”,這種機制使得小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就能夠學習英語,愿意在生活和學習中積極采用英語來表達個人的想法。因此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要求學校要特別重視小學英語教學。
二、積極開發(fā)英語教材
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因此這就要求在英語教材的選取方面需要結合實際,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選擇合理的教材來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進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小學英語在教學和學習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英語教學的秩序和英語教學的質量。
小學英語學習為整個學習生涯奠定了基礎。地方教育部門以及學校在英語教材的選擇方面,需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實現順利銜接的英語教材,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小學英語教育的各種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地教育部門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師編寫符合當地實際的英語教材,所編寫的英語教材不但要符合新課標提出的要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當地教學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實際特點。同時英語教材的引入來引導學生積極適應英語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法,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要求對于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
(一)積極倡導分層教學法
根據唯物主義辯證法,任何事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均存在不平衡的狀況。對于英語學習來講同樣存在這種情況。學生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水平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和不同。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所掌握英語知識和所表現出來的英語水平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并且選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展英語教學。積極分析英語水平相對較差學生的特點,針對性的進行“補課”,不斷縮小不同學生在英語水平之間的差距,進而從整體上來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二)采用情景化教學方法
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定情景,在教育教學中需要結合英語學習的特點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景,使得學生在情景中學習英語。在小學英語學習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類似于游戲的學習情景,使得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英語,在游戲中學習英語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接受學習內容。例如教師在“生日”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回歸自己在過生日時的場景,并且使用英語進行反復的對話,讓學生在生日情景中學習英語對話。
在情景教學法的應用中,必須要積極結合學生的生活場景來創(chuàng)建相對應的情景,在英語教學方面積極引入學生日常的生活情景,將學習內容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情景聯系在一起,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有助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三)小組教學方法
小組學習是現代教育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具體來講這種學習方法也就是說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使得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來達到共同的目的,在小組學習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助性和自主性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在學習中相互交流、相互支持,通過分享學習方法、學習成果來解決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引導作用,及時幫助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教師的引導下協(xié)助學生順利開展小組學習。通過小組學習能夠增加小組成員之間的了解,培養(yǎng)小組成員之間的情感,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學習能夠使得學生之間共同成長,逐漸解決兩極分化的問題。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解決學生之間的兩級分化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適當給學生一個學習的過渡
由于英語不是母語,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講,英語學習需要經過一段的適應期,需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積極逐漸引入適合英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小學英語教學與其他科目的教學在多個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小學英語教學的適應性問題,導致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英語教學中就需要給予一定的適應期。在剛接觸到英語學習時,可以在剛開始的幾個星期內采用游戲教學方法,通過游戲教學方法能夠重新喚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記憶,積極引導學生進入后一階段的新內容,這樣學生要容易接受些,解決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適應性問題。
小結:小學英語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英語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相關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體現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新課標在規(guī)定方面充分考慮到了中小學生的特點,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積極貫徹新課標中提出的教學方法,認真完成在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除了要重視小學教學問題之外,還需要在英語教學中積極采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顧益峰.關注活動設計 煥發(fā)課堂活力——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6)
[2]金麗仙.順應新課程 構筑新課堂——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J].才智.2014(30)
[3]黃向榮.淺談如何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J].新課程(中).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