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玲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幼兒園普遍存在忽視科學教育價值、教育目標定位不能把握核心概念、科學教學內容選擇不合理、教學方法跟不上時代的要求等問題,論述基于園本課程開發(fā)的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實施策略,建立園本課程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完善在職培訓制度,營造和諧的課程開發(fā)環(huán)境,使園本課程開發(fā)資源多樣化、科學化等。
【關鍵詞】幼兒 科學教育 園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A-0152-02
園本課程是幼兒園根據(jù)自身的環(huán)境、可獲取的條件、能夠得到的資源,制訂具有本園特色的課程。幼兒園開發(fā)園本課程從幼兒實際發(fā)展水平出發(fā),注重幼兒個體差異性,凸顯辦園特色,吸引更多的生源。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雖然很多幼兒園都意識到園本課程開發(fā)的重要性,也愿意進行園本課程開發(fā)的嘗試,但由于受到自身專業(yè)水平的限制,課程開發(fā)者對園本課程了解不夠深入,開發(fā)的課程缺乏專業(yè)性和科學性,還有一些幼兒園只是打著“園本課程”的幌子,買現(xiàn)成的教材,在現(xiàn)有教材上做較小的改動,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發(fā)園本課程。
一、幼兒園實施科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適合的科學教育教材
由于我國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一致達成幼兒教育應當避免“小學化”的共識,我國的學前教育并不像其他學習階段有全國通用的教材,且幼兒園的科學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天文到地理、從生物到非生物等,其中科學領域比其他領域在內容上更為廣泛和龐雜。這意味著幼兒教師在選擇科學教育內容時,有更大的彈性空間,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即活動內容的科學性難以保證。
(二)缺乏合格的科學教育教師
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教師甚至是園長對園本課程理解甚少,他們甚至沒有參加過園本課程的相關培訓活動。幼兒教師對于基本的科學現(xiàn)象能給出準確解釋的僅占少數(shù),大部分教師只能給出模糊的解釋,教師自身對基本的科學知識不了解,很難在幼兒提出科學問題時作出相應的解答。
(三)缺少科學教育的評價體系
通過對教師訪談發(fā)現(xiàn),教師對幼兒進行評價時,主要依據(jù)課程目標要求去評價幼兒,但沒有具體到情感、技能和知識目標上。在科學課程中,雖然教師要求幼兒進行科學記錄,卻很少對幼兒進行科學觀察記錄,無法對幼兒進行科學評價。在評價語言的選擇上,對鼓勵性的語言選擇較多,忽略對幼兒的課程表現(xiàn)進行科學評價。在科學課程評價上,教師也很少對課程進行評價,課程沒有及時評價、及時反饋,不利于教師了解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及課程教學進度,也不利于教師和幼兒自身的發(fā)展。
(四)家園合作不緊密
通過對家長訪談發(fā)現(xiàn),家長對目前幼兒科學教育存在很大的誤解,認為幼兒科學教育只是對儀器進行操作,卻不知道自然、數(shù)學也屬于科學領域。在問到是否為幼兒園提供過課程資源時,家長表示并不了解,反映了幼兒園沒有將園外課程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如雞蛋、水果等。幼兒園沒有充分利用家庭課程資源,于無形中增加了幼兒園科學園本課程開發(fā)的成本和課程實施的難度。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9世紀初期以來,我國借鑒他國科學教育改革的成功經驗,在科學教育改革初期對國外研究成果照搬、照用,給我國科學教育改革造成不良影響。從真正意義上來講,在《綱要》發(fā)布之后,我國才步入幼兒科學教育研究的“黃金時代”,才正確認識、摸清幼兒科學教育的本質,因此我國的科學教育研究其實年限較短,經驗較為不足。由于《綱要》和《指南》的規(guī)定,為了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趨勢,目前我國沒有具體的科學教材,只是給出了教學大綱。幼兒園的科學課程由當?shù)亟逃姓块T或者幼兒園自主制訂,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歸根結底,我國的幼兒科學教育研究還不夠完善,幼兒科學教育方面的改革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三、基于園本課程開發(fā)解決方案的建議
(一)建立園本課程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制訂合適的科學教材
適合一個地區(qū)、一個幼兒園的園本課程開發(fā),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制訂一套具有地區(qū)特色、幼兒園特色的課程,也絕不是一個人的智慧。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該起到帶頭作用,積極組織教研活動,邀請專家一起參與到園本課程的開發(fā)之中,集合各方智慧進行具有地方特色、幼兒園特色、突出幼兒特點的科學教材的編寫。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應該建立園本課程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及時記錄編寫情況,對已經編寫好的教材進行編碼,分門別類進行擺放,便于后期利用。
(二)完善在職培訓制度,提高教師水平
教師通過在職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是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在職培訓中,除了加強教師的外出培訓機會,更應該開展教師園本培訓。園本培訓就是為了滿足幼兒園和幼兒教師的發(fā)展目標和需求,由幼兒園實際開發(fā)而進行的師資互動式培訓。讓教師對課程及時作出評價,針對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培訓,開展園本培訓不同于外出培訓,它更能讓教師了解到自己課程的缺陷,及時進行改正,也能讓幼兒園認清目前科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提高幼兒園的辦學實力和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及幼兒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園長放權,營造和諧的課程開發(fā)環(huán)境
在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園長自身在課程開發(fā)中的定位是決策者、引導者;教師給自己的定位是課程的實施者。園本課程教研只是少數(shù)教師的事情,大部分教師只需要執(zhí)行就好。教師參與到園本課程教研中,不僅對課程更加了解,也能在課程實施后依據(jù)課程目標及時對幼兒、對課程作出評價,有利于教師自身水平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園本課程的改進與完善。園長在課程開發(fā)中要放權,營造良好的開發(fā)氛圍,做一個觀察者,讓教師成為課程開發(fā)的研究者、實施者、評價者,促進科學園本課程的良性循環(huán)。
(四)園本課程開發(fā)資源多樣化
幼兒園在利用課程資源開發(fā)園本課程時,還應把家庭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定期開展幼兒科學普及講座,邀請家長參加;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在網絡上進行直播講座,節(jié)省家長的時間,讓他們更好地參與進來,從中了解一個雞蛋、幾片樹葉、周末帶孩子去農場、參觀安全的生產車間,就是為他們提供最好的課程資源,消除家長對幼兒科學課程的畏懼感,更好地促進家園合作。
(五)園本課程評價科學化
除了幼兒教師的評價外,還應該讓幼兒、家長都參與到課程評價體系中來。每次科學活動后,應該邀請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感受、了解科學概念;定期邀請家長參與到科學課程中來,也參與到課程評價中去。在科學課程評價中,要綜合考慮幼兒對科學概念的掌握程度、是否獲得情緒情感體驗;教師是否獲得專業(yè)成長,以及評價主體各方對課程的滿意程度??茖W的園本課程評價是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要充分運用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從課程開始前一直持續(xù)到科學課程實施后,對科學園本課程進行周期性的評價。
通過調查研究,教師找出幼兒科學教育實施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對幼兒園科學教育實施提出一些建議,同時作出一些反思。結合園本課程開發(fā)對幼兒科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給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幼兒科學教育是一個龐雜的知識體系,需要不斷的探索,教師們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和探究,在幼教之路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李云淑.園本課程開發(fā)的問題及策略[J].當代學前教育,2008(2)
[2]季奎奎.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的構建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3]羅輝,羅麗丹,張開震.幼兒園園本教研現(xiàn)狀及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9(1)
[4]夏宇虹.論幼兒教師園本培訓[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