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
孩子的成長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響,教師、家長應承擔起對孩子共育的責任,為孩子成長撐起一片天空。家校共育雖然是當前的主流,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家校雙方不如意、相互抱怨,甚至產(chǎn)生對立情緒和沖突行為。故此,厘清家校共育的邊界是非常必要的。
當前,家長不應該簡單地強調學校教育的單向作用,把學校教育當作孩子成長的唯一場域,而忽視了自身的責任、義務和家庭教育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片面地夸大學校教育的責任和作用,而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會出現(xiàn)教育的短板,對家校共育產(chǎn)生負面影響。家庭教育應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學校教育的起始站。
新時代背景下的學生及其家長獲得信息、知識的渠道正在變得日益多元化,家庭教育的觀念和家校關系已發(fā)生變化,在與教師打交道中,家長的能動性得到顯著增強。作為教師,就不能還把自己放在“神龕”上,而是要與時俱進,反思自己的教育角色,重新審視家校關系。同時,要充分發(fā)揮自身所具有的專業(yè)化教育的作用,潛心研究和服務好家庭教育的工作,啟迪家長的自我覺醒。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毙聲r代背景下的家校關系應該是雙向的,家校合作有著共同的目的和情感。當家校雙方誠心合作,相互參與、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就一定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教育整體,構建系統(tǒng)的共育機制。
(作者單位:重慶市第42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