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科的主要研究內容就是能量、物質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其中還包含熱學、光學、電磁學、力學等內容。通過學習物理知識可以為學生今后更深入地學習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奠定夯實的基礎。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把物理學科知識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F(xiàn)如今在高中階段,電子信息技術已經(jīng)全面滲透到物理教學中。在物理教學中,電子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了其自身價值,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電子信息技術對高中物理學科產(chǎn)生的作用;其次,探討電子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到高中物理學科中的相關策略,希望能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高中物理;有效策略
在物理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物理知識,而且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另外,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還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在高中階段,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快速學習到更多的物理知識。電子信息技術的本質就是利用畫面和聲音對物理知識原理進行整合簡化,把原本枯燥死板的物理知識理論變得趣味性十足,它的出現(xiàn)為學生學習知識創(chuàng)設了有利條件,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為學生豐富自身知識層面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
一、 電子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學習概述
在大學教育中,理科、工科的專業(yè)教育離不開相關的物理知識。因此,在高中階段,學生一定要認真學習物理知識,為今后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物理知識學習不僅可以為學生今后發(fā)展帶來幫助,同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要技能,學生要緊跟時代步伐。物理學科和時代的發(fā)展是息息相關的,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因此,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而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高中物理課程的內容主要由理論知識和課程實驗組成。高中階段的物理內容與初中階段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初中階段物理知識會比較簡單,學生理解起來較容易,而高中階段物理知識難度明顯加大,內容更加深奧,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比較迷茫。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程中的理論知識內容是重難點,而這與高中生本身對物理知識認知不足和學科內容設置有非常大的關系。除此之外,迫于應試壓力,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把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學內容也是重點針對考試設計的,而導致學生對物理知識認知薄弱,只會把物理知識運用到練習中。根據(jù)物理學習的內在本質看,學習物理最重要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電子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度地優(yōu)化課堂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 電子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書本中的知識,而且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而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其主要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
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程所涉及的知識范圍較大,內容比較細碎。而作為學生,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身心發(fā)展存在著巨大差異性,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點也各有不同。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會有少部分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知識學習與探索。針對這種情況,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學生可以通過電子信息技術,根據(jù)自身學習需求從網(wǎng)絡資源中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從而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帶來幫助。
(二)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高中階段,物理學科中的內容相較于初中來說更加深奧。對于學生來說,由于物理知識較為復雜和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難理解,導致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積極性不高,甚至產(chǎn)生厭煩心理。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電子技術的運用,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降低了難度,它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物理抽象知識。
三、 電子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應用策略
(一)搭建信息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物理教學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為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由于物理教學中包含大量的運算與公式,學生理解起來會非常吃力。若學生只是對物理知識進行簡單的理論學習,則無法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此時,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得以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細致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物理中抽象的內容和公式。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電子技術和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把其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借助信息技術把相關教學內容發(fā)布在學習平臺上,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把枯燥的物理內容趣味化,便于學生理解,幫助學生順利地展開自主學習,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時,首先教師要明確本節(jié)內容的重難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學習網(wǎng)站展開本節(jié)課的學習,理解重點知識。通過學習,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相關概論有了一定的認知和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充分理解物理內容。如此,電子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產(chǎn)生互補,可以降低學生自主學習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入電子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實驗探究學習
在高中階段,物理學科作為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課程,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必不可少。從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由于課堂時間和學生能力有限,并不能保證每個物理實驗都順利進行,而學生根據(jù)所學物理知識和結果分析對其物理實驗原理認識并不理想。針對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電子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把物理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通過觀看,學生可以加深對其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學習《電表原理》時,教師可以通過使用電子信息技術,把整個實驗過程動態(tài)化,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在進行分子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電子信息技術來引導學生觀察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過程,來證實分子是無規(guī)則運動形式。電子信息技術主要根據(jù)相關物理理論知識和計算機技術進行模擬分析運動的過程;通過對物理隨機行走理論的深入研究,分析出影響分子進行擴散的關鍵因素,從而合理設計微觀下的分子實際運動過程,加快整個模擬流程?,F(xiàn)如今,科研家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一種可以模擬隨機行走的技術軟件,制作符合實驗條件的分子運動模型,分析影響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關鍵因素,從而得出分子運動規(guī)律,引導學生高效完成物理知識的學習。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電子信息技術有一個明顯的優(yōu)勢,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進行模擬實驗,而在學生實際操作中,可能需要至少30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個實驗過程,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實驗教學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除此之外,學生在開展物理實驗時,必須要掌握相關物理理論知識,做好準備工作,才能保證電子信息技術模擬實驗的順利進行,這種方式可以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理解,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從而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
(三)應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歸納復習
在物理學科中,由于其內容復雜、知識涉及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對困難。而電子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在物理課堂中,電子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復習物理知識提供很多便捷,節(jié)約教師抄寫板書的時間。在物理復習課上,教師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電子筆標注出重點內容,梳理知識框架,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便于學生復習。同時,電子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師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復習到更多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借助電子信息技術把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歸納,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例如,在復習力學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把本章內容所涉及的相關定律進行整理歸納,根據(jù)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jù)內容框架進行自主復習,從而有效提高復習效率。
(四)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要結合物理教學實際狀況
在高中物理課程中,電子信息技術不可能運用到全部物理知識。要想把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有效運用,必須要先分析其客觀因素。首先,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電子信息技術能否與物理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其次,設計如何把物理相關理論知識和與之對應的電子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制訂實驗計劃。高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最關鍵的階段,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都較為緊張,而學生又需要掌握大量物理知識。為了幫助學生快速吸收物理知識,教師要充分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師要正確認識電子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做好教學計劃,把電子信息技術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
四、 結論
隨著我國科技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電子信息技術已經(jīng)逐步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電子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學生一定要對其有效利用,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另外,電子信息技術為物理課程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一方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拓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彌補教學條件上的不足,例如場地限制、器材落后、安全隱患、實驗耗時長等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合理加入電子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物理知識學習的有效性,實現(xiàn)教師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同步提高”的目的,促進我國人才戰(zhàn)略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明勛.淺析電子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8,367(35):102+109.
[2]林妹.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策略的研究解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8,v.19(2):191-192.
[3]紀文東.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簡析[J].南北橋,2017(1):44.
[4]程實.電子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18(11):156.
作者簡介:劉剛林,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甘谷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