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香,徐學梅,魏瑞瑞,陳巧婉,王玲玲,丁瀟瀟,寶玉琪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寧)
隨著優(yōu)質護理服務越來越為患者、社會、政府所重視,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心理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而護士的工作性質確定其長期處于壓力大、高負荷的環(huán)境中,長期的多應激源刺激,會使其產生不良情緒即同情心疲乏,在影響護理人員身心健康的同時,降低護理了工作質量[1]。同情心疲乏(Compassion Fatigue)是Joinson[2]1992 年提出,用于描述急診科護士工作中出現的身心耗竭現象。同情心疲乏常出現在關懷照護遭受疾病或不幸的人群時,表現為情感麻木、精力衰竭、行為退縮、工作激情喪失等[3-4]。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分娩量驟增,專家預測,出生人口在2016~2020 年間大幅上升,峰值在2200~2700 萬/ 年[5-6]。且高危產婦明顯增加,加之產科護士本身也是二胎生育群體,隨之而來的產假、哺乳假等都會影響護士人力[7]。這些因素均導致產科護士工作量驟增,心理生理力過大,進而給產科護理安全埋下隱患。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產科護士積極心理品質與同情心疲乏的現狀及其相關性研究,為管理者制定干預措施提供理論依據。
于2019 年6 月,選取我院六個產科病區(qū)的護士進行調查研究,納入標準:①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此項研究;②在本科室工作≥1年的注冊護士;③無精神病史及各種慢性病史。排除標準:最近半年經歷重大創(chuàng)傷性事件,情緒受明顯負性影響者。
1.2.1 調查方法
經醫(yī)院護理部領導同意,利用醫(yī)院業(yè)務學習的時間,課題調查人員向護士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獲得其知情同意后進行問卷調查?,F場發(fā)放問卷,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答卷,問卷填完后,現場收回。以規(guī)律作答或條目漏答者為無效問卷剔除標準。本次共發(fā)放問卷190 份,回收有效問卷188 份,有效率98.95%。
1.2.2 調查工具
1.2.2.1 一般資料
括年齡、學歷、職稱、婚姻狀況、產科工作年限5 個項目。
1.2.2.2 專業(yè)生活品質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ProQOL)[8]
該量表包含三個分量表,即同情心滿足分量表,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應激分量表和身心耗竭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包含10 項條目,共30項條目。被試者根據自己最近一個月的情況真實作答,量表采用Likert5 級計分法,按“從未有過、很少、有些時候、經常如此、總是如此”,分別賦予1~5 分,且每個維度的總計分都是獨立的。在量表使用指南中,同情心滿足分量表測試同情心滿足水平,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應激和身心耗竭分量表均測試同情心疲乏水平,三張分量表得分≤22 分、23~41 分、≥42 分分別表示同情心滿足、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應激或身心耗竭處于低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得分越高表示越容易發(fā)生同情心滿足、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應激或身心耗竭。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已廣泛應用于各職業(yè)人員的同情心疲乏測試,并且已有許多研究者將ProQOL 用于重癥監(jiān)護病房護士、精神科護士、腫瘤科護士等不同護理人員同情心滿足和同情心疲乏狀況的研究中[9-12]。
1.2.2.3 積極心理品質量表
采用孟萬金教授編制的“中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The positive mental quality scale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13-14],該量表共分為6 個維度、62 個題項、20 個因子,主要包括:(1)認知維度:包括創(chuàng)造力、好奇心、熱愛學習、思維與洞察力等4 個因子。(2)情感維度:包括真誠、勇敢和堅持、熱情等3 個因子;(3)人際維度:包括感受愛、愛與善良、社交智慧等3 個因子;(4)公正維度:包括正直公平、領導能力、團隊精神等3 個因子。(5)節(jié)制維度:包括自制、謙虛、寬容、審慎等4 個因子;(6)超越維度:包括心靈觸動、希望與信念、幽默風趣等3 個因子。各維度與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onbach’s α 系數為0.652~0.922,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與數標效度。量表各條目按與自身的相似度賦值(1=非常像我,2=比較像我,3=一般,4=比較不像我,5=非常不像我),6 個維度得分為所包含積極心理品質的均分,分數越高,表明越具有積極的心理品質。
應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兩者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
表3 同情心與積極心理品質的相關性(r 值)
188 名產科護士積極心理品質總分為(187.78±24.13)分,各維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為認知、情感、節(jié)制、人際、公正、超越。見表1。
表1 產科護士積極心理品質得分情況(n=188,均數±標準差)
臨產科護士同情心滿足為中等偏下水平,同情心疲乏得分為中等偏上水平。見表2。
表2 產科護士同情心得分情況(n=188,均數±標準差)
結果顯示,同情心滿足與積極心理品質呈正相關(P<0.01),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應激和身心耗竭與積極心理品質呈負相關(P<0.01)。見表3。
本研究結果顯示,188 名產科護士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總均分為(187.78±24.13),得分率僅為60.57%,表明產科護士積極心理品質總體水平較差,這與同類研究結果相似[15-16]。究其原因在于,自2016 年二胎政策放開以后,我國分娩量劇增,本身產科護士也是一個二胎生育群體,這就導致產科護理人員的不足,增加工作壓力、心理壓力,從而使她們職業(yè)倦怠感增強,護理工作滿意度和職業(yè)認同感下降。因此,各種不利因素導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不高,表現為較低的積極心理品質。
近年來,護士的職業(yè)心理素質是護理管理者關注的問題。護士心理素質的高低與好壞直接影響著整體護理的水平和質量。只有強化護士職業(yè)心理素質,才能確保護士為病人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充滿愛心、高度負責與同情是護士角色人格的特質要素,護理管理者應將培養(yǎng)護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特別是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才能滿足人們對護理的要求。積極心理品質是指比較持久的、積極的情緒和體驗,包括高興、興趣、滿足、自豪和愛等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人類力量與美德是產生積極的主觀體驗和形成積極的個人品質的前提。積極心理品質是護士職業(yè)心理素質的重要提醒,積極心理品質不是遺傳和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的[17-18],因此,護理管理者應重視產科護士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
本研究結果顯示,依據ProQOL 量表評分級別和程度標準,產科護士ProQOL 量表中各分量表總分均在23~41 分范圍內,顯示為中等水平,其中身心耗竭評分程度最高,同情心滿足評分程度最低,表明臨產科護士同情心滿足感水平不高,同情心疲乏處于中等水平,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19-23]。同情心滿足源于醫(yī)療工作者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從中得到快樂,是助人者從同事、工作、社會支持中得到的正性情緒。同情心滿足可對抗同情心疲乏的各種負性情緒。而本研究顯示產科護士同情心滿足感評分為中等偏下水平,說明產科護士所具有的同情心不高。原因可能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2016 年二胎政策放開后,隨著分娩量的增加,導致產科護理工作負荷增加,特別是高齡產婦的驟增,使妊娠期合并癥較二胎政策開放前明顯增多,無形中給產科護理人員增加壓力,因長期暴露于這種高強度、高壓力、高危險的環(huán)境下,容易產生的無助和憤怒的感受,表現為情感麻木、精力衰竭、行為退縮、工作激情喪失等同情心缺乏。二是:產科護理人員本身的不足,產科護理人員整體年齡比較年輕,二胎政策開放后,大批的產科護理人員也面臨的再次生育的要求,從而產假、病假、事假也隨之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產科護理人員將面臨著分管更多的孕婦,長期的身心疲憊容易是護理人員出現情感淡漠,從而同情心缺乏。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積極心理品質量表得分值與職業(yè)生活質量量表得分值呈相關性,其中,積極心理品質得分值與同情心滿足得分值呈正相關(P<0.01),與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應激及身心耗竭等同情心疲乏維度呈負相關(P<0.01)。這一結果表明,積極心理品質是同情心的重要預測因素,提高臨床護士積極心理品質有助增強護士同情心滿足感,降低同情心疲乏感。積極心理品質屬于積極心理學范疇,是個體積極組織行為的心理狀態(tài)[24]。積極的心理品質有助于護理人員增強職業(yè)的認同感,能夠充分認識到愛心及同情心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夠在本職工作中給予患者良好的關懷照護行為。相反,若護理人員積極心品質較差,職業(yè)心理素質不高,就會消極地對待本職工作,表現為嚴重的職業(yè)疲潰。
綜上所述,我院產科護士積極心理品質不高,同情心疲乏較嚴重。產科護理管理者應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幫助產科護士塑造積極心理品質,降低或消除同情心疲乏癥狀,提高同情心滿足感,以更好地提升產科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增強共情能力,從而更好的改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