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潔
【摘要】語文是眾多學科的基礎學科,有著極強的人文性和實踐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如何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已成為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新問題。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因此無法在幾十分鐘的課堂保持精神集中,經常會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相關資料指出,趣味性教學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與愛好,進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學語文,有效應用
正所謂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某個學科充滿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該學科的學習中。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缺乏對教學理念的正確認識,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只重視試卷分數,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趣味教學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它是在教學中使用故事、游戲等方式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該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
1 趣味教學的含義
趣味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學科的喜愛程度,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具體應用中需考慮學生心理特性,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一探究竟的心理。該方法的重點在于趣味性和實用性,既要吸引學生興趣,同時側重于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吸引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2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課堂氛圍沉悶缺乏活力
好的課堂氛圍需要全班同學共同努力,一個班級的學生如果在課堂上都積極參與教學,非?;钴S,那么課堂氛圍便極為活躍,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上課時都很沉悶,那么課堂氛圍就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課堂氛圍雖然是由學生決定的,但是教師的作用也積極明顯,教師的講課方式、自身吸引力都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課堂就會顯得沉悶。而當前我國很多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讀讀寫寫,嚴重缺乏活力。
2.2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教師為了達到考試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在開展教學時都是照本宣科,將教科書上的內容一字不差的將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雖具一定效果,但存在的弊端也很顯著。小學生處于好奇心最強時期,他們對新知識有學習欲望,也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則打消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3 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通過趣聞提高課堂氛圍
小學生對外界的好奇心異常強烈,因此在教學中使用生動形象的人物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教授謀篇文章時可將故事背景和相關人物事跡告知學生,其中可以穿插一些充滿趣味性的故事,借此調動學生探究積極性。好比在學習蘇軾的詩的時候,教師課前收集一些關于蘇軾的趣事,在課前講給學生聽,通過將故事讓學生對蘇軾的人品有個大概的了解,再一句蘇軾的故事悟出做人的道理,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生字后,可以將其編成歌謠,歌謠更押韻、記憶更容易,每天在課前集體讀一讀,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例如記憶并區(qū)分泡、跑、飽、抱、炮、苞等漢字,教師可以這樣說:有火放鞭炮,有足才能跑,草頭在上是花苞,有手才能抱,有食才能飽等,學生熟讀后便可以輕松區(qū)分這些文字。
3.2設置趣味游戲提高教學
小學生對游戲都情有獨鐘,而游戲教學也是趣味教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教師在具體實施中可以設置競賽、闖關關節(jié),將新知識點設置成關卡,當學生完成一項任務后還會有獎勵。學生對游戲充滿熱愛,而且游戲能夠為玩家?guī)頋M足感,當玩家贏了時他們會體會到付出就有收獲。學習語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游戲打破這個過程,教師課前設置的關卡、目標會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是充滿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對于愛玩的學生,打造闖關游戲更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及學習效率。
3.3利用多媒體開展趣味教學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新興技術不斷發(fā)展,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已成為常態(tài),將多媒體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思維處于直觀感知階段,抽象思維不足,限制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利用多媒體將文字敘述轉變?yōu)閯赢嫽驁D片,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發(fā)展學生思維。例如學習《黃山奇松》一課時,學生對黃山及奇松的感性認知不足,影響了其對課文的理解。而教師在課前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視頻、音樂、圖片將書中的靜態(tài)資料轉變成影像,加深了學生的直觀感知,進而激發(fā)閱讀興趣。再有《葡萄溝》一課,學生很難通過書中的語言描述感受到葡萄溝的風景,而教師使用多媒體從聲音、視頻、圖片等方面將葡萄溝的美景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很容易就看到了葡萄溝的美麗,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4通過課外實踐豐富趣味教學
在開展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依據書本內容、學生興趣組織實踐活動,例如講故事、作文評比、分享讀物、成語接龍、朗誦古詩詞等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將自己的特長發(fā)揮出來,任何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有的學生朗讀的好,有的學生字寫的好,這都是一種優(yōu)勢,教師對這些優(yōu)勢要鼓勵,表揚。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生年紀小,知識儲備量相對較小,因此實踐能力不高,需要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到知識。在設置活動前要預先判斷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在實施中給予指導和幫助,而不是解答,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到戶外去采風,踏青,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充滿靈性,色彩更加鮮明,開展閱讀探討活動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溝通能力,開展競賽為學生營造人人爭先的學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競爭意識。
4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趣味教學的重要性及作用,在教學中提高自身能力,將趣味性導入課堂中,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使課堂更具活力,學生的興趣更濃厚,最終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全生.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文淵(高中版),2019,(3):707.
[2]熊大萍.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技巧探析[J].中外交流,2019,26(23):372.
[3]李愛霞.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中外交流,2019,26(19):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