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武
(甘肅省隴西縣第二中學 甘肅 隴西 748100)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意味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再適應于現(xiàn)代教育形式的要求,同時也表明高中物理教學面臨著全新的任務和更高的要求,即要轉變過去教師本位的教學觀念與思想,強調和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讓學生真正參與和深入到學習過程之中,促使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不斷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師應徹底走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誤區(qū),樹立起科學觀念與思想,以推動課堂教學方法的轉變與革新,最終實現(xiàn)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順利構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導學案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問題探究為主線,以學生自學為基礎、以教師引導為保障的一種突破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恰好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所以,教師應該需要深入鉆研教材,恰當?shù)卮_立課程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并結合現(xiàn)實學習情況來對導學案具體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讓導學案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完成自主學習,提升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授《動能和動能定理》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筆者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們設計了預習導學內容,如下:筆者先為學生們運用演繹推導的方式推導出動能定理的表達式,讓學生們在熟悉動能定理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然后,筆者再為學生們設計了幾道簡單的習題,讓學生們自主解答。這樣一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設置導學案,有效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問題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元素,課堂問題的巧妙提出能夠有效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推進課堂活動順利開展,充分把握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物理知識的重難點、學生認知結構來精心設計問題,并確保問題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合理性和探究性;其次,教師需要運用對話、引導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提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動機,觸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們主動對問題展開分析、思考和探究,實現(xiàn)對知識的深入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進行,最終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授《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的力》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把握課堂節(jié)奏,調動學生們的思考動機,筆者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如下:洛倫茲力與安培力有什么關系?有一段長度為L的通電導線,橫截面積為S,導線中自由電荷數(shù)為n,每個電荷中的電量為q,定向移動的平均速度為V,當把這段通電導線垂直放置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磁場中,那么這段導體所受的安培力為多少?每個電荷所受的洛倫茲力大小為多少?問題提出后,學生們立即對問題展開分析,經(jīng)過學生們的認真思考,最終學生們得出結論。這樣一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問題引導,把握了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題是鞏固學生知識理解與掌握,并促使學生應用基礎知識的有效途徑。但由于應試教育等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當前很多高中物理教師盲目地采用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一味地刷題,卻忽略了學生思維的優(yōu)化和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教師需要依據(jù)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學習的具體情況來設置層次性、開放性的物理例題,為學生布置系統(tǒng)性的例題練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例題解答中掌握解題思路、解題技巧,鞏固知識的掌握,最終有效優(yōu)化物理練習的效果,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授《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這部分知識時,為了增強練習效果,筆者為學生們設置了例題練習活動,以“已知一木箱質量為m=40kg,木箱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30,以200N的斜向右下方的力F推木箱,推力方向與水平面θ=30°,求木箱的加速度”這道例題為例,筆者先引導學生們對例題進行仔細的閱讀,審清題干信息,然后筆者在帶領學生們對例題進行分析,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求出物體合外力,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加速度。這樣一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設置例題,增強了學生的練習效果。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的打造與構建是課程改革下每位一線教師的重要任務,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必須要具備清醒的認知,樹立全新的觀念與思想,并以新課標標準為指導,運用設置導學案、問題引導、設置例題等方法和策略,來促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轉型和升級,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更加享受學習過程,最終真正打造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更進一步地推進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