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青
(福建省長汀縣教師進修學校 福建 長汀 366300)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p>
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造條件,以讀帶寫,以讀促寫,把“寫”融入課堂,做到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課堂練筆,是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巧妙利用文本進行的一種寫作訓練,是閱讀教學過程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促進讀寫結合的一項有效措施,也是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一種省時高效的途徑。那么,怎樣找到學生練筆的切入點,采取恰當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話欲望和熱情,讓低年級課堂練筆更加扎實有效呢?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的基本途徑之一。仿寫就是依照課文的寫作方法,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句段,可使學生習得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方法。如《歡慶》一課中“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边@句話結構相同,語言優(yōu)美,是一處很好的仿寫著筆點。我讓學生反復誦讀這句話,感受語言的結構美和韻律美,然后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的樣子,寫一寫還有誰也來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為了增強學生仿寫的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我降低了練筆的難度,讓學生先說一說,再動筆寫一寫,而且能寫幾句就寫幾句,不會寫的字還可以用拼音代替。于是,孩子們紛紛動筆,徜徉在作詩的境界里,一句句充滿童真童趣的小詩在筆尖流淌,“秋風送上金色的麥浪,農民獻上香甜的果實”,“大海翻起白色的浪花,小溪唱起歡快的歌兒”,“小鳥展開美麗的翅膀,花兒露出粉紅的笑臉……”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從易到難,從說到寫,循序漸進地進行仿寫練筆,不但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仿中得法,仿中有創(chuàng)。這樣的仿寫不僅是對語言文字的吸收、內化、積累,也有助于學生遷移、運用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借鑒、模仿中由此及彼、舉一反三。
想象是思維的體操,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低年級學生年齡雖小,卻有著豐富的想象力。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空白”之處,或寫得比較簡略,一筆帶過;或是省略號,給人意猶未盡之感。這些“空白”之處,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也是很好的讀寫訓練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這些“空白”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以小練筆的形式,對這些“空白”加以補充,達到訓練語言文字的目的。如《風娃娃》一課有這樣一段話:“風娃娃卻一點兒也不知道,他仍然東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們曬的衣服,折斷了路邊新栽的小樹……人們都責怪他。”我引導學生思考:風娃娃還做了哪些壞事呢?讓學生展開想象,把省略的內容補寫出來。結果,孩子們“異想天開”:有的寫“風娃娃吹走了小弟弟的風箏”,有的寫“風娃娃吹翻了阿姨的雨傘,雨傘變成了底朝天。”還有的寫“風娃娃吹飛了叔叔的假發(fā)?!闭故窘涣鲿r,孩子們笑得前仰后俯。原來,寫話還可以如此快樂。
語文課堂是開放的課堂、創(chuàng)意的課堂。新課標強調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練筆機會。在執(zhí)教《坐井觀天》一課時,我讓學生學完課文后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交流,“青蛙跳出井口后,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又會怎么做呢?”再把討論的結果用幾句話寫下來,最后又讓學生把續(xù)寫部分和課文連起來分角色表演讀。學生興趣盎然,所編的故事結尾也各不相同。這樣的續(xù)寫,不但使故事更加具體、完整,而且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再次研讀,延伸了文本,還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古詩結構嚴謹,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而且圖文并茂,情景交融,有強烈的感染力。劉勰說過:“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當學生情感涌動之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通過練筆把心中的情感抒發(fā)出來。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閱讀和寫話一般都要與看圖相結合。古詩中的插圖就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把古詩改寫成富有童真童趣的現代文,讓畫面、詩意和心中的情感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詩情畫意的情境中情動辭發(fā),把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在教學《山行》這首詩時,要求學生再把古詩改寫成一段優(yōu)美的短文,學生興趣非常濃厚。通過改寫,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眼前是火紅的楓林,仙境般的云海,大家陶醉在風景如畫的山林間,流連忘返,其喜愛和贊美之情溢于言表。這樣的改寫,既可以加深對古詩的進一步理解和感悟,又可以將詩中蘊含的意境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使學生享受到寫話的樂趣和成就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只要我們潛心會文,找準讀寫結合點,定能架起閱讀與練筆的橋梁。課堂練筆的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精心設計,耐心引導,巧妙運用,課堂練筆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定能成為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一道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