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感(Security)最早見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論研究[1]。馬斯諾在需要層次理論中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種從焦慮和恐懼中脫離出來的安全、信心和自由的感覺,特別是滿足個體現(xiàn)在和將來各種需要的感覺”。安全感是指人在擺脫危險情境或受到保護時所體驗到的情感,是維持個體社會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安全感被作為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它表現(xiàn)為個體要求穩(wěn)定、受到保護、安全、有秩序,能免除恐懼和焦慮等不量情況。生活滿意度是評估每個人主觀幸福的重要認知指標,是指一個人根據(jù)自己選擇的標準對自己大部分時間或持續(xù)某一時期的生活狀況的總體性認知評估。它是一種主觀體驗,對個體乃至社會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安全感和生活滿意度影響著大學生心理健康,通過對大學生安全感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為醫(yī)學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選取醫(yī)學院校的在校大學生被試,發(fā)出問卷總數(shù)為305份,回收有效問卷286份,有效回收率為93.8%,其中學生干部114名;男生161名,女生125名;單親家庭學生67名。
(1)安全感量表(SQ)[3]: 該量表因子有2個,分別是人際安全感和確定控制感,包括16道題,每個因子8道題,采取5級評分制對量表進行計分,1=非常符合;2=基本符合;3=中性或不確定;4=基本不符合;5=非常不符合,總分數(shù)越低,表明個體的安全感越低。其分量表和全量表重測信度依次是0.683、0.669和0.742,P<0.01,具有良好的信度。
(2)青少年學生生活滿意度量表[4]:該量表包含36個項目,有6個維度,分別為友誼、家庭、學業(yè)、自由、學校和環(huán)境滿意度,量表主要用于對學生生活滿意度這一指標進行檢測,通過以上六個維度,對影響青少年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因素進行研究和比較。量表采用7級評分法進行計分,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有點不符合;4=說不定;5=有點符合;6=符合;7=完全符合。反向計分題包括第3、4、9、10題,所有題目總分表示生活滿意度總分,量表總分越高,意味著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水平越高。
采用SPSS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
(1)大學生安全感分析結(jié)果:最低40分,最高72分,平均分56分,標準差6.895。高分組指總分>65分,顯示安全感高;中等分組為45~65分,顯示安全感中等;低分組<45分,顯示安全感偏低。其中低分組占3.5%,中等分組為82.2%,高分組人數(shù)占14.3%,故中等偏上占96.5%,所以,大學生的安全感情況較好。
(2)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狀況的分析結(jié)果:平均分165分,標準差19.85,最高208分,最低114分。個體量表總分越高,其生活滿意度狀況越好。
由表1得出,生活滿意度各因子之間得分情況有所不同,對比發(fā)現(xiàn)其中家庭滿意度的得分最高,自由滿意度分數(shù)最低。
1、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分析
表2通過對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狀況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在友誼、家庭、學業(yè)滿意度因子和生活滿意度總分的得分上不同性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其他三個因子上沒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各因子得分狀況分析
表2 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分析
因子男生(n=67)女生(n=219)tP友誼滿意度29.71±6.2327.86±6.46-2.4440.015家庭滿意度34.19±6.2331.13±5.55-4.3320.000學業(yè)滿意度30.36±6.0428.08±5.23-3.3560.001自由滿意度23.30±3.4922.78±2.48-1.2720.204學校滿意度26.90±4.6526.86±4.69-0.1220.903環(huán)境滿意度24.11±4.2423.90±3.86-0.4140.679生活滿意度168.61±20.25160.62±18.44-3.4820.001
注: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3 不同家庭情況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分析
因子單親家庭(n=161)非單親家庭(n=125)tP友誼滿意度25.28±6.0830.01±6.07-5.5730.000家庭滿意度27.73±5.1334.42±5.53-8.8130.000學業(yè)滿意度25.81±4.0830.45±5.82-7.3140.000自由滿意度22.63±2.9423.21±3.63-1.1980.232學校滿意度24.64±3.9527.59±4.65-4.7040.000環(huán)境滿意度24.45±3.7923.89±4.16-0.9880.324生活滿意度150.54±14.64169.58±19.10-8.631 0.000
注: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5 不同家庭出生順序個體的安全感水平狀況(M±SD)
分類獨生長子中間幼子FP人數(shù)73914577M±SD57.29±6.9357.15±7.1954.39±6.6254.79±6.392.5620.039
表4 不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中大學生安全感水平的差異分析
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人數(shù)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安全感性別男16129.64±4.7126.80±4.3156.44±6.92女12528.74±4.3927.03±4.3755.78±6.87t值- 1.640.450.81P值0.100.660.42學生干部是11430.13±4.1827.29±4.6657.43±6.88否17228.35±4.8526.48±3.9854.83±6.72t值3.3151.5893.218P值0.0010.1130.001家庭情況單親6727.72±3.4725.70±4.3253.42±4.87非單親21929.72±4.7927.27±4.2856.97±7.21t值- 3.751- 2.619- 4.641P值0.0000.0090.000
注: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不同家庭情況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分析
表3對不同家庭情況生活滿意度進行,個體的家庭情況(是否為單親家庭)在自由、環(huán)境滿意度上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友誼、家庭、學業(yè)、學校滿意度因子上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不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中大學生安全感水平的差異分析
表4經(jīng)t檢驗對大學生性別、是否為學生干部、家庭情況在安全感及其因子水平上的差異進行分析,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安全感和兩個因子的水平上,不同性別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對是否為學生干部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在安全感和人際安全感因子上有顯著差異(P<0.05),在確定控制感因子上無明顯差異;單親家庭和非單親家庭在安全感及其因子水平上均有顯著差異(P<0.05)。
4、不同家庭出生順序?qū)Υ髮W生安全感的影響
表5通過分析得出,獨生子女的心理安全感的平均分略高2于多子家庭中不同出生順序孩子;在多子家庭中,長子的安全感最高,幼子的安全感平均分略高于中間出生的孩子的平均分。進一步經(jīng)方差分析顯示不同的出生順序?qū)Υ髮W生的安全感有影響獨生子與多子家庭中中間出生和最后出生的孩子的安全感之間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多子家庭中,長子與中間出生和最后出生的孩子的安全感存在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對大學生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進行研究和分析,發(fā)現(xiàn)目前總體情況較好,中等安全感人數(shù)占82.2%,高分組人數(shù)占14.3%,總體狀況較好。生活滿意度總分越高,意味著被測者對當前生活狀況的評價越高,這可能學校與社會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了優(yōu)良的學習條件,對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視。
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各因子分數(shù)之間有一定的差別,家庭滿意度所得分數(shù)的均值最高,自由滿意度得分最低,說明大學生自己的行為缺乏自主性,受到約束。環(huán)境滿意度得分也偏低,與自然和社會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對安全感水平進行分析,顯示在性別上的差異不顯著,而生活滿意度在性別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有沒有擔任學生干部上的差異不明顯。單親家庭和非單親家庭在安全感及其因子得分、生活滿意度得分上有顯著差異(P<0.05),這是由于單親所產(chǎn)生的一系列問題如自卑、叛逆、寂寞無助等都會造成個體的安全感缺失,也會大大降低個體的生活滿意度體驗。
對不同出生順序大學生安全感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出生順序會影響其安全感,在同一代家庭中,長子與中間出生和最后出生的孩子的安全感存在差異。獨生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更多的關(guān)注,但內(nèi)心有些孤獨感。而對于多子家庭的孩子來說長子、幼子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更高一些,中間出生的孩子則安全感較低。
大學生的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一定的關(guān)系,除自由滿意度之外,其他因子都和安全感之間有顯著相關(guān)。要提高安全感和生活滿意度,就要從社會、學校、家庭、學生自身等幾方面入手,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