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創(chuàng)新培訓思維,樹立大培訓觀;整合培訓資源,充分發(fā)揮培訓資源的效能;加強宏觀指導下的培訓市場競爭,激活培訓市場;努力推進培訓方式、方法的轉變等路徑,切實增強企業(yè)員工技能培訓工作實效。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 ?員工培訓 ?創(chuàng)新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復雜多變的經營環(huán)境、激烈競爭的市場條件,對企業(yè)員工培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技術素質,我們才能更好地為油田企業(yè)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保駕護航。加強企業(yè)員工培訓工作,要立足于已有的基礎、經驗,根據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樹立新思想,找到新路子,探索新方法,切實增強企業(yè)員工技能培訓實效。
一、創(chuàng)新培訓思維,樹立大培訓觀
當前,我們的培訓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凸顯了人力資本在生產要素中的作用,使培訓工作日益成為企業(yè)管理的基本內容,另一方面,經營環(huán)境的復雜化,市場競爭的白熱化,要求培訓工作更具有廣泛適應性、目標針對性,使培訓工作本身要更具競爭性,因此,一方面,我們要發(fā)揚我們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另一方面,我們要從經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解放思想,以更加開闊的思維,把我們對培訓工作的認識提升到新的高度,具體地說,就是要樹立大培訓觀。
所謂大培訓觀,就是立足于人的激勵,把為每個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創(chuàng)造條件看作培訓的宗旨,把提高人的素質的各種方式、方法都視為培訓手段,把實現培訓手段的各類資源都視為培訓條件,把人的潛力實現視為培訓的結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更開闊的思維審視培訓工作,使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到新水平。
樹立大培訓觀,我們首先要考慮到人的激勵。根據行為科學理論,需求產生動機,動機引發(fā)行為,而人的需求,從大的方面來說,分為物質的、精神的兩個方面,精神方面,又分為自信、尊重,自我實現等幾個相互聯(lián)系的層次。我們的培訓既然以為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創(chuàng)造條件為宗旨,就要認真研究員工的利益訴求,把推進其物質、精神需求的實現作為進行培訓的出發(fā)點。比如,油田舉行的職業(yè)技能競賽,參加者積極性都很高,為什么?首先,這是一種榮譽,如果獲得好成績,這種榮譽感、成就感就更強,讓選手感到精神滿足,其次,這又是一種物質利益,企業(yè)花錢時進行培訓,選手能夠享有良好的培訓資源,這是一種物質利益,如果取得好成績,又是獎金,又是破格晉級,更是直接的物質利益。因此,把激勵放在培訓活動的首要位置,很容易調動員工接受培訓的積極性,更容易達到培訓目標。
樹立大培訓觀,我們還要正確理解培訓的含義。既然培訓手段是指提高員工素質的各種方式方法,我們就不能狹隘地認識培訓這個概念。例如,前面提到的技術比武,對選手技術素質的提高有沒有作用?不僅有,而且很大,這是一種近似部隊實習演習的大培訓。再如,油田組織的干部掛職鍛煉,也是增強干部素質的重要手段,當然也是一種培訓方式。課堂學習,師帶徒等,是提高工人素質的重要手段,還是一種培訓方式,因此,培訓活動是由提高受訓者素質的各種方式來組成的,不僅僅是到專門培訓機構學習這一種方法。有了對培訓活動的宏觀認識,我們在組織培訓活動時就可以根據培訓對象、培訓目的的差別,更靈活的組織培訓活動了。例如,日本的很多跨國企業(yè),經常改變員工的工作環(huán)境,在這兩年在本土,后兩年到中國,再過幾年到歐洲,美國去工作,通過這種方式,使員工不斷增長閱歷和才干,他們也將其視為培訓,因此培訓只是提高員工素質的方法,決沒有固定模式。
樹立大培訓觀,還包括建立更科學的評價體系等內容,由于不同的培訓方式、方法需要不同的評價體系,因此,這里不便對評價體系做出規(guī)劃,但一個總的原則是要看培訓工作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實際作用的大小,而不能簡單的量化,評價活動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定論?,F在許多培訓機構重視對培訓過的對象進行定期回訪,實際上就是評價活動的過程化的一種具體形式。
二、整合培訓資源,充分發(fā)揮培訓資源的效能
培訓活動離不開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它賴以存在的資源。培訓活動的多樣性,也決定了培訓資源的復雜性,各種各樣的培訓資源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確保培訓效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企業(yè)在委托教育機構對其員工進行培訓時,教學計劃的審定,學員學習情況的監(jiān)督,學員在??荚嚕髽I(yè)都應直接參與過程管理。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的因素有三個方面:專業(yè)培訓機構、企業(yè)培訓部門、培訓獎罰制度,正是這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確保了培訓效果,企業(yè)組織培訓活,不管采取哪一種方式,都要分析這次培訓所涉及到的相關資源,研究如何實現它們的整合,確保各種資源能形成合力。現在許多培訓活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資源分散化、孤立化,各種資源各自為政,表面看很完備。但就是不能有效組合,自然會影響培訓效果。
三、加強宏觀指導下的培訓市場競爭,激活培訓市場
在油田企業(yè)多樣的培訓資源中,各種類型的培訓機構,依然是培訓活動的主陣地,如何發(fā)揮好主陣地作用,顯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目前,油田的專業(yè)培訓機構,在有效的宏觀指導下,已形成綜合性高級人才培訓基地和各培訓中心相結合的整體格局,這種局面對于加強專業(yè)培養(yǎng),突出各自優(yōu)勢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培訓市場的發(fā)展中,僅有這種宏觀調控是不夠的,還要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努力培養(yǎng)有序的內部競爭,在競爭中凸顯各專業(yè)培訓機構的市場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其各自積極性,產生依靠市場謀發(fā)展的內在積極性,讓他們自己主動去認識市場需求的變化,依靠自己的努力適應這種變化。不引入適當的市場機制,我們的培訓機構是發(fā)展不起來。
四、努力推進培訓方式、方法的轉變
培訓方式、方法是具體實施培訓活動的手段,好的、適宜的培訓方式、方法是保證培訓效果的武器。以員工培訓主要模式---專業(yè)培訓機構的教學方式、方法為例,長期以來,企業(yè)一直采取類似課堂教學,專業(yè)化教師授課為主的培訓模式,但這種方式、方法越來越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的發(fā)展,缺點和不足也日益顯現,如專業(yè)教師不熟悉前線生產,內容滯后都影響了培訓效果。因此,要實行專兼職教師結合,讓熟悉一線工作的兼職教師越來越多的走上課堂,對培訓效果的提高,會起到顯著的作用。
加強員工技能培訓,是促進企業(yè)發(fā)展,促進員工技術進步的重要手段。企業(yè)一定要樹立大培訓觀,開放培訓觀,積極整合培訓資源,培育宏觀指導下有序競爭培訓市場,讓培訓主體在競爭中不斷發(fā)展,并努力改進培訓模式,使員工培訓工作能更好的適應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作者簡介:王金蘭(1971-),湖北省黃石市人,大學專科,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