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漫
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無論教師講得多好,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培養(yǎng)自學能力,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人人平等、師生互動、相互促進的平臺,課堂教學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但在傳統(tǒng)的低年級教學,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年紀小,學習能力不高,自然而然的,教學就以教師指導和計劃為主,經(jīng)常是教師“手把手”地教學生,簡直是,“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這種教學方法,教師把學生看成是被動接受知識和技能的容器, 冷落和貶低了學生對知識探究,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 這種學習方式窒息了他們的思維和智力,使他們處于消極、被動中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嚴重的束縛和壓抑,主體作用得不到體現(xiàn),也就根本不可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樹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人的關鍵。如何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發(fā)揮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積極學習、反思著、實踐呢?在實踐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少的問題,但我始終堅持不懈,并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效果。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寓教于樂,興趣促學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昂谩?和“樂”就是愿意學,喜歡學,主動學。怎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學呢?這就涉及到興趣的問題。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引路人,只要學生感興趣了,他們就愿意去學,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始至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參與欲望、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學習的情境之中,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積極主動地學習。不僅如此,我還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將寓言、故事和游戲等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帶入課堂,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喜愛學習,從而達到積極參與的目的。
二、創(chuàng)建平等、和諧、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
我們的課堂教學要提倡平等、和諧、自由、民主,師生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冰心說過:“要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成長?!笔堑模盎ㄊ菓旈L在野地里才能蓬蓬勃勃地茁壯成長。對學生來說,這“野地”就是自由成長的空間。老師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個快樂學習,自由成長的空間。這里包含著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尊重和信任。生活在這種自由的空間里,學生才能獨立自主,親身感受,他們的個體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走下講合,用親切的語言,平等的身份商議的口氣、換位的思想,使學生置身于一個寬松、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中,使他們產(chǎn)生想說、敢說、想做的欲望,從而滋生出參與學習的動機,慢慢就會自覺地行動起來了
三、尊重個體差異,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這正是新課改下所追求的目標?,F(xiàn)在的教育目標,最重要的不是培養(yǎng)精英,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使全體學生在學校、在課堂都能得到健康成長。莎士比亞曾說:“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僅自己要發(fā)奮努,而且還要方法得,更要對自己充滿自信?!币豁椪{(diào)查研究表明,小學生智商特好的只占2-3%,而所謂的差生有95%智商都不低。可見,學習的好壞與智力的關系不是很,許多問題學生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卑心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利用課堂這個陣地,激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充滿自信的學習。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從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性特征出,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同等參與學習的機會,培養(yǎng)其主動參與的能,擴大學生的思考空間和創(chuàng)造空間,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愛學、能學、會學。我最常采用的辦法是,從和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入手,降低學習難度。
四、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當“小老師”
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兒童都想展示自我,都想標榜自己,教師應該給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活動中當一回“小老師” ,讓他們自行嘗試,自行實踐,體驗成功,培養(yǎng)自信。從而深化他們的求知欲望,使他們在活動中自覺學習,力求學得更好。如我把全班同學分成6個4人小組,每個組員輪流當組長。學習時,先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再在全班進行交流,即上臺當“小老師”發(fā)言,最后教師總結(jié)點評。特別是在聽寫后,我則讓學生自己交換改作業(yè),這樣既檢查了別人,又提高了自己。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既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又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同時又通過煅煉,對所學習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更加深刻教育的意義就在于善于發(fā)現(xiàn)人的價值,善于發(fā)據(jù)人的潛能 ,善于發(fā)展人的個性。每個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又是素質(zhì)教育的承擔者和體現(xiàn)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并強化學生的學習主把學習真正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不斷得到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zhì)就會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五、尊重學生,學會傾聽學生
我們在課堂上強調(diào)最多的莫過于要學生認真聽講,而對自己卻并未做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彎下腰,側(cè)著耳朵,神情專注,這樣在學生眼中,才顯示出老師真正用心傾聽。學生才能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還可以改變對話的方式,如“你能幫老師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嗎?”“老師還沒聽明白,你能再講一遍嗎?!薄@些話讓人聽來不象老師生硬地提問,更多的象是朋友間的交流,甚至于更象是老師向?qū)W生耐心的請教。這樣,學生就會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诮窈蟮慕虒W中,充分調(diào)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并著力構(gòu)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們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經(jīng)歷學習過程,自發(fā)產(chǎn)生學習的體驗,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滿足,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愛學”,學出成效,真正成為學習上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