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高考必考科目且分值高,其中作文占據高考語文試卷半壁江山,始終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怎樣才能教好作文,讓學生流暢地表達所見所想,進而喜歡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文章首先論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緊接著從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兩方面論述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進意見,希望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寫作能力;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
中圖分類號:G421;G633.3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064-02
近年來的高中語文作文多以材料作文為主,要求學生分析文本,提取關鍵詞,把握文本背后的深層含義,創(chuàng)作出符合要求的作文。這十分考驗學生的審題能力,一旦離題作文分數將會與別人拉開很大距離,影響高考成績。寫作水平的提高是靠平時積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從旁指點,引導學生寫作。當前的作文教學模式太過功利化,與新課改要求不符,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語文教師應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推動作文教學朝著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方向發(fā)展,不要只關注學生的作文成績,而要確保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真實性,只注重應試
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的作文教學完全圍繞高考作文展開。教師給定各種話題的寫作模板,為學生收集大量的名人事跡和名言名句,讓學生背下來,印在腦子里,之后根據寫作要求選定合適的內容加以拼接。而教師選定的這些話語大都辭藻華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顯示出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細讀之下,全是泛泛而談,空話套話,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文字中體現(xiàn)不出真情實感。這違背了作文的本意,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的文學創(chuàng)造性。
2.教學手段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
很多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采用的是教師講授、學生記錄的方法,即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材料,明確立意角度,緊接著讓學生自己寫一篇作文,或者選取一篇優(yōu)秀作文分析其優(yōu)點,便于學生日后模仿。這種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式,無法達到師生雙向交流的效果,仍然是教師單方面灌輸,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另外,作文評價方式單一,教師以自己的想法為標準去評判全班同學的作文,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教師有時可能無法理解學生的思想,只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判,會形成片面評價。
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策略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體現(xiàn)在教師通過講授,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寫作要求,以及各種文體寫作格式規(guī)范,準確把握得分點,提高寫作效率,避免無用功。教師在運用實用性策略時要注意把握好尺寸,避免學生過于依賴寫作模板,降低創(chuàng)造性。
1.擴大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好比修房子,房子需要打好地基,作文也需要,而作文的地基就是平時積累的知識,閱讀量越大,積累的知識越豐富,地基就越牢固。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不斷擴大閱讀量,寫作時才能產生靈感,有話可寫,有感而發(fā)。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不僅要靠教師的指導,更要靠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水平,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擴大閱讀量。身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向學生不斷強調廣泛閱讀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廣泛閱讀書籍,不能因為高中課程緊張、學業(yè)繁忙就扼殺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分析課文中心思想,提升自我閱讀能力。課下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文學名著,讓學生利用閑暇時間閱讀。網絡信息手段越來越先進,教師要利用這一優(yōu)勢,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公眾號,或者在QQ群、微信群里轉發(fā)一些優(yōu)秀文章,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手機,學會碎片化學習。
2.教授寫作技巧
要將實用性原則貫穿于作文教學過程,意味著教師要將寫作基礎知識和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寫作。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審題。要仔細閱讀寫作材料,細細品味字詞背后的含義,不要被表面現(xiàn)象迷惑。要學會尋找關鍵詞,把握關鍵點。其次,要正確立意。立意就是要確定文章寫作的中心思想,立意要準確,不要偏題,這樣才能保證得分。高考閱卷時,每位教師要面對很多試卷,很容易產生疲倦感,而立意新穎有助于吸引閱卷老師眼球。因此,教師要引領學生在平時多加練習,學習從不同角度立意。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探討,分享各自看法,讓學生從其他人的發(fā)言中獲得啟示。最后,注意正文的展開。教師的重點在于教授文章布局戰(zhàn)略,告訴學生如何將素材詳略安排得當,而不是寫作素材的輸送。作文閱卷時教師可能是一眼而過,考生要盡可能地把文章結構安排合理,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邏輯分明,首尾呼應,能吸引人。教師還應教授不同文體的寫作格式,不要只教授材料作文這一種,要全面撒網,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
三、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愈來愈重視教學創(chuàng)新。高中生的思維是開放的、多元的,作文恰恰需要這種特質,因此教師要保護好學生的這種優(yōu)勢,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式。
1.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所寫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缺乏聯(lián)系,激不起學生的寫作激情。針對此種情況,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拓寬學生寫作思路。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習慣,指導學生從細微處尋找寫作素材。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教師可以讓學生選定某個觀察對象,然后仔細觀察,尋找其特殊之處、最引人注意的地方。這樣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寫作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的想象力尤為重要,教師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在發(fā)散性思維中找到創(chuàng)新點。
2.創(chuàng)新作文評價方式
評價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依據,以往學生寫、教師一人評的方式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要改進評價方式,構建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同學互評的評價體系。在評價過程中,要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每個人的看法都可能不同,這樣的多元化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多方面收集修改意見,而且閱讀別人的作品也可以從中汲取營養(yǎng)。但教師不能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評價,因為學生水平畢竟有限,方法也可能不當。教師要從旁指點,告訴學生如何評價作文,從哪些方面評,好作文的標準有哪些。教師還可以制作一張評價考核表,標明考核項目,如立意準確度、行文流程度、錯別字數量等,讓學生分項打分,這樣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寫作弱點在哪里,然后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師將學生納入到評價過程中來,能讓學生意識到不是寫完就結束了,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改出來的,不知道如何修改文章的人是永遠不會進步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如何教授作文,怎樣才能教好作文,讓學生流暢地表達所見所想,進而喜歡寫作,不再害怕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實踐證明,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作文教學,將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融入到作文教學過程中。實用性與創(chuàng)造性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教師切忌顧此失彼,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把握好二者平衡,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作文。
參考文獻:
[1]雷秀玲.高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與應對策略[J].語文教學之友,2019(10).
[2]楊倩,龍世華.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初探[J].教育導刊,2019(05).
[3]毛團結.反思高中作文教學的缺失探尋提升作文能力的方法[J].科教文匯,2019(05).
[4]程丹.高中作文教學中“讀寫結合”資源的利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5(12).
[5]楊培明.高中作文教學的語境變遷與視覺美學反思[J].中國教育學刊,2015(11).
[6]張士建.用生活教育理論破解高中作文教學難題[J].江蘇教育研究,2012(31).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bility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Zhao Jinghua
(No.1 Middle School of Jing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Jingyuan 730699, China)
Abstract: Chinese is a compulsory subjec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ith high score, and composition accounts for half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which is always a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in Chinese teaching. How to teach composition well, let students express what they see and think fluently, and then like writing,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Chinese teacher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from two aspects of practicability and innovation, hoping to help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writing ability; practicability; innovation
作者簡介:趙靖華(1981-),女,甘肅靖遠人,一級教師,從事高中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