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鵬
(山東省菏澤市中醫(yī)醫(yī)院心血管科,山東 菏澤 274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常合并多種并發(fā)癥,如休克及心律失常等,如不能及時治療,會增加發(fā)生相關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1]。血府逐瘀湯可疏通血絡,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2]。本研究以中西藥合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30~75歲、平均(51.9±1.6)歲,平均病程(2.4±0.6)h,梗死位置為前壁17例、下壁9例、前壁/下壁4例,心功能killip分級為Ⅰ級11例、Ⅱ級16例、Ⅲ級3例。研究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30~75歲、平均(51.7±1.3)歲,平均病程(2.5±0.7)h,梗死位置為前壁18例、下壁10例、前壁/下壁2例,killip分級為Ⅰ級11例、Ⅱ級16例、Ⅲ級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獲倫理委員會核準及許可。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心肌梗死全球統一定義的制定及其主要內容》[3]。心臟相關生物標志物,如肌鈣蛋白顯著升高,或升高之后降低,且至少存在1次數值超過參考值的上限。且同時合并出現至少以下1項心肌缺血證據:①缺血癥狀。②新的ST變化或左束支阻滯。③心電圖檢查結果出現病理性Q波。④影像學檢查證據提示出現新的活力心肌喪失,或出現新的區(qū)域性心壁異常運動。
中醫(yī)診斷標準:心前區(qū)或膻中發(fā)生持續(xù)性的劇痛不解或者悶痛,喘息,氣短及心悸,汗出肢冷,舌紫,面蒼,脈促結代。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yī)的診斷標準。至少具備下列3條標準中的兩條:a.缺血性胸痛病史;b.心電圖動態(tài)演變;c.心肌壞死的血清心肌標記物濃度動態(tài)改變。②年齡30~75歲。③研究前未進行相關其他臨床研究。④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血壓不能控制;②更年期;③其他原因導致的胸痛;④嚴重的臟器功能不全或障礙;⑤心律失常;⑥合并精神異常;⑦哺乳期;⑧妊娠期。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方法治療。阿司匹林150~300mg/d,溫水口服,日1次,服藥3天后改為50~150mg/d,1次服。同時給予尿激酶150萬U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混合靜脈滴注,30min滴完。
研究組加用血府逐瘀湯。藥用桃仁14g,紅花10g,當歸10g,生地黃10g,川芎6g,赤芍7g,牛膝10g,柴胡4g,桔梗6g,枳殼7g,甘草4g。加400mL水煎至200mL,分2次服,日1劑。
兩組均治療14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心功能指標: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內徑(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差異及變化情況,心臟彩超檢查。
中醫(yī)證候積分,突然發(fā)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壓榨性疼痛依據嚴重程度記分,分值0~5分,得分越高表示中醫(yī)證候癥狀越嚴重。
顯效:癥狀體征顯著緩解或消失,心功能分級改善大于II級。有效:癥狀體征顯著緩解,心功能分級改善I~Ⅱ級。無效:癥狀體征未緩解,心功能分級改善小于I級或未改善。
用SPSS21.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IVST(mm) LVEDD(mm) LV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8.3±0.6 9.3±0.7 56.9±9.5 54.2±7.3 36.3±2.9 42.9±3.1研究組 30 8.4±0.5 9.9±0.8 56.8±9.8 48.7±7.6 36.4±2.5 48.9±3.3 t 1.645 17.651 0.261 19.403 1.215 21.84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0 20.4±1.6 13.5±3.4研究組 20 20.3±1.4 7.8±2.1 t 1.485 19.642 P>0.05 <0.05
兩組血管再通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血管再通比較 例(%)
急性心肌梗死屬中醫(yī)“真心痛”、“胸痹”范疇[5]。《素問》載:“脈者……血之府也……脈不通則血不流……澀則心痛?!辈C為血脈瘀阻。治當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湯是清代王清任所創(chuàng),主要功效為祛瘀活血、止痛行氣。方中桃仁行滯、破血、潤燥,紅花祛瘀、活血、止痛,川芎、赤芍祛瘀、活血,牛膝通經活血、止痛祛瘀、引血下行,當歸、生地益陰養(yǎng)血、活血清熱,枳殼、枯梗行氣寬胸,柴胡解郁疏肝、升達清陽。諸藥合用,化瘀活血但不傷血,解郁疏肝而不耗氣。
中西藥合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