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辛
(湖北省浠水縣精神病醫(yī)院 湖北 黃岡 438200)
精神病是指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患者認知、意志、情感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xiàn)障礙的疾病。臨床研究認為,引發(fā)精神病的因素種類繁多,其中常見的以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等為主。精神病患者發(fā)病后通常會因為疾病影響而導致正常生活能力下降,并且在病態(tài)心里下會出現(xiàn)各種自殘和傷人行為,不僅影響自身和家屬的正常生活,還會對社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藥物治療是目前用于精神病治療的主要方法,長期合理用藥通常能讓患者的精神狀況得到有效調節(jié),讓患者能夠更好地開展日常生活。本研究對帕利哌酮緩釋片在精神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如下報道。
抽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1~75歲,平均(48.25±6.38)歲。實驗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0~75歲,平均(48.12±6.57)歲。檢驗一般資料差異,P>0.05,有可比性。
從患者入院開始,由專門的醫(yī)護人員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引導其進行心理狀態(tài)調節(jié),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分析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其有效指導以讓其完成對不良生活方式的調整。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以利培酮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讓患者按照1~2mg/次,1次/d的初始計量使用利培酮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309)進行口服治療,持續(xù)治療1周后對患者的用藥量進行增加,第二周內增加至4~6mg,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合理控制藥物劑量,但最大應不超過每日10mg,持續(xù)治療1個月。
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使用帕利哌酮緩釋片進行治療,讓患者按照2~4mg/次,1次/d的初始計量口服帕利哌酮緩釋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0010),持續(xù)治療1周后對藥物用量進行增加,按照3mg/次的標準進行遞增,但最大用藥量應控制在12mg/d范圍內,持續(xù)治療1個月。
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定,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變化將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為患者焦慮、抑郁和恐懼等不良情緒基本消失,行為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為患者的不良情緒有所緩解,行為輕微異常;無效為患者的不良情緒未改善且行為無變化。
SPSS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加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精神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根據(jù)臨床上對精神病的研究,患者發(fā)病的過程中通常需要較長時間,其在各種因素的持續(xù)作用下導致大腦的結構或功能出現(xiàn)改變,影響其正常思維運轉及神經活動,在未得到及時糾正的情況下持續(xù)發(fā)展將導致患者出現(xiàn)相應的精神病癥狀[1]?;颊咴诎l(fā)病后通常會有性格突變、情感紊亂、敏感多疑、記憶障礙和意志行為障礙等多種癥狀,導致其喪失正常生活能力。同時,患者在出現(xiàn)精神障礙后會導致其行為不可控,引發(fā)自殘和傷人等情況,危及患者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對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療,臨床上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在患者治療偶成中可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和生活方式調整等支持性措施,讓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提升[2]。利培酮是臨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其屬于苯并異噁唑衍生物,具有較高的多巴胺D2受體親和力和5-HT2受體親和力,進入人體后能迅速發(fā)揮作用并讓患者的陽性精神病癥狀得到改善[3]。根據(jù)患者的用藥情況,利培酮的藥物不良反應較少,且治療效果很少受到其它藥物影響,但其臨床應用效果通常難以達到理想狀態(tài),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4]。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謝產物,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認為其主要是提供過對中樞D2受體和5-HT2受體拮抗的聯(lián)合作用接到的。相關研究表明,帕利哌酮的應用能更好地發(fā)揮利培酮相似的功效,但其作為利培酮的主要代謝產物,因此能更好地直接完成對患者的作用,避免患者的治療效果受到其它相關成分的影響,具有更好地治療效果[5]。
本研究對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精神病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數(shù)據(jù)差異檢驗P<0.05。
綜上所述,帕利哌酮緩釋片在精神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促使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