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勝
(重慶市潼南區(qū)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重慶 402660)
藍光照射是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治療方法,通過藍光照射可將脂溶性膽紅素轉(zhuǎn)變?yōu)樗苄阅懠t素,以降低患兒血液膽紅素水平,從而控制臨床癥狀。但是,臨床研究證明,藍光照射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若不良反應嚴重還會出現(xiàn)青銅癥,影響惡劣。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和藍光照射的聯(lián)用,能夠提高患兒血液中膽紅素排泄的強度以及速度,同時減少肝腸循環(huán),治療效果顯著。本文以此為分析要點,具體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間收治的5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各25例。觀察組患兒日齡3d~11d,男性患兒11例,女性患兒14例,體重2.71kg~3.21kg;對照組患兒日齡3d~12d,男性患兒16例,女性患兒9例,體重2.81kg~3.32kg。兩組患兒的日齡、性別、體重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次不包括患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先天性疾病、肝功能異常、阻塞性黃疸、遺傳代謝疾病的患兒,所有患兒家長均知曉本次內(nèi)容,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50例患兒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電解質(zhì)平衡控制、酸堿平衡控制、營養(yǎng)控制、保溫控制等措施。對照組患兒施行藍光照射治療,藍光波長控制430~470nm,照射治療過程中,用黑布遮擋患兒生殖器以及眼睛,照射頻率為8h/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藥品名:思連康;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60010國家食藥總局查詢;生產(chǎn)廠家:杭州龍達新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治療,藥片用溫水溶解后吞服,1g/1d,2次/1d。觀察組、對照組患兒均治療5d(1個療程),治療完成后對比療效[1-2]。
膽紅素指標評價方法以及標準:上午AM 6∶00-10∶00采患兒股靜脈血2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兒直接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經(jīng)皮黃疸水平;神經(jīng)損傷指標:上午AM 6∶00-10∶00采患兒周靜脈血2ml,選用酶標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患兒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β-淀粉樣蛋白、星形膠質(zhì)源性蛋白。
經(jīng)過一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組的直接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經(jīng)皮黃疸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膽紅素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患兒膽紅素水平對比()
觀察組 25 19.1±1.1 8.2±0.9 5.1±0.7對照組 25 29.2±2.1 10.5±1.2 6.4±0.8 t-21.3021 7.6667 6.1147 P-0.0000 0.0000 0.0000
經(jīng)過一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組的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β-淀粉樣蛋白、星形膠質(zhì)源性蛋白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神經(jīng)損傷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兒神經(jīng)損傷指標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β-淀粉樣蛋白 星形膠質(zhì)源性蛋白觀察組 25 19.9±3.1 11.1±2.7 0.16±0.02對照組 25 36.2±6.2 25.3±3.1 0.21±0.04 t - 11.7574 6.5678 5.5902 P - 0.0000 0.0000 0.0000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早期常見的疾病,臨床上主要體現(xiàn)為全身性黃染、肝功能受損等,若得不到有效控制,新生兒黃疸還會發(fā)展為膽紅素腦病。臨床上單純光療的方法效果甚微且會導致一定的不良反應,近年臨床研究將藥物輔助光療認定為新生兒黃疸的有效治療方案[3]。
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相對顯著,可促進膽紅素的分解以及排出,提高光療的治療效率。本次應用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藍光照射的觀察組患兒,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β-淀粉樣蛋白、星形膠質(zhì)源性蛋白損傷指標較低,提示該方法治療效果良好,且血液膽紅素指標檢查也證明了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因此,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聯(lián)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