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發(fā)
摘要:文章總結了《電氣安裝與維修》課程教學中的一些實踐經(jīng)驗,以電路元器件教學、電機控制電路工作原理教學、實訓安裝教學、電路維修教學及機床電路設計教學五個單元為依據(jù),總結完成一定功能的機床電路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設計能力,從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電氣安裝與維修;教學方法;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1-0261-02
《電氣安裝與維修》是職業(yè)學校電氣技術應用專業(yè)的一門關鍵性的職業(yè)技能課程,是電氣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常用電器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和安裝使用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電機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安裝電氣工作電路、能排除電路的故障;并學會設計滿足一定控制功能的電路,將其應用到機械加工等設備中;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質,為參加社會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電器元件教學
電器元件教學是學習《電氣安裝與維修》課程的基礎。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對電氣安裝與維修電路中的部分元件不了解、沒有見過。部分老師的課是這樣教學的,先對電器元件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結構進行講解,然后對電器元件拆卸裝配實訓,以加深理解。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實訓時也只是機械地操作,并不能深刻理解其工作原理。因此,在學生實訓中,可以加強一部分必要的實驗驗證教學。例如,對于主令電器的教學中,學生會受生活電器如洗衣機、功放機等的影響,同學們經(jīng)常存在按鈕開關應該是按一下閉合、再按一下斷開的邏輯思維,特別感到陌生的是按鈕的常閉觸點。因此,在按鈕教學中,我增加了學生的驗證實驗,用萬用表電阻×1檔檢測按鈕的常開和常閉觸點,讓學生按動按鈕的同時仔細觀看指針萬用表、指針偏轉的情況,使學生對常開、常閉的概念馬上有了清晰的理解。這是符合心理的認知過程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直觀性教學原則。利用這種方法,可以解決其他電氣元件的教學難點,如時間繼電器的延時觸點等,可在其相應的觸點上接上指示燈、電源組成實驗電路進行驗證,這樣收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工作電路控制原理教學
控制電路工作原理教學是完成《電氣安裝與維修》課程教學的理論依據(jù),是完成安裝項目的基礎,同時也是難點。因為工作電路控制原理以圖紙的形式進行交流比較方便,電路的工作過程、電氣元器件的動作順序、電器觸點的連接情況等在圖紙上清晰呈現(xiàn)。所以圖紙是電氣安裝與維修工作的依據(jù),只有讀懂弄清了圖紙的工作原理,才能掌握電路所控制的具體對象和控制對象的工作狀態(tài)。所以學生必須會識圖讀圖。對電氣原理圖和電氣接線圖的分析要從以下幾點進行:(1)要掌握電路中每個圖形、符號的含義及作用;(2)要注意主令電器手動電器的動作先后;(3)掌握每種電器如電壓、電流、時間繼電器和接觸器等線圈的得電順序;(4)弄清各電器動作觸點的順序;(5)電器從一種狀態(tài)轉為另一種狀態(tài)時,要掌握觸點“先斷后閉”的過程;(6)一個電器動作后,同時被斷開觸點,會引起哪些動作;同時接通的觸點是為哪些電路工作做準備或創(chuàng)造條件;(7)通過實物接線反過來又去理解圖形中的表示狀態(tài)、形式和內(nèi)容,最終以邏輯順序推理的辦法,掌握控制電路工作的整個過程。
三、實訓安裝教學
實訓安裝教學是《電氣安裝與維修》課程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掌握電機控制線路的最基本環(huán)節(jié)。要逐一落實到每步的實際操作訓練,做到應知應會,把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在識讀供配電系統(tǒng)圖、電氣設備和器件位置安裝圖、照明平面圖、照明布線圖、動力布線圖、電氣設備控制圖等基礎上,掌握電氣安全施工規(guī)程,按電器安裝和接線規(guī)則進行操作,從基礎的工具和儀表的使用、電器安裝規(guī)程、導線編號法則、接線規(guī)則、導線的布置規(guī)范等開始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做好基本功的訓練。首先,讓學生根據(jù)安裝平面圖、電器位置圖定位,對圖紙、工量具的使用進行探索,教師進行仔細觀察指導糾正每一個錯誤或不恰當?shù)氖褂眉毠?jié),并重復練習。其次,學生進行電氣設備和元器件、布線安裝時,讓學生思考并敘述安裝步驟和工具材料使用的技巧,帶領學生討論后進行施工,三思而后行,磨刀不誤砍柴工。再次,學生在進行照明電路連接、電氣控制設備連接時,如配電箱、開關、插座、PLC、觸摸屏、變頻器等控制設備的連接時,學生每布置連接一根導線要讓學生說出操作技能和技巧、利用理論知識說出為什么要這樣連接、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才能讓學生連接操作,這樣一條線、一個控制支路,一個控制單元、一個控制箱地做,再組合起來完成一個單元、一個項目的連接。讓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同時還要注意讓學生分析總結,按知識點的邏輯性,以一定的順序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技能和技巧,使不同部分和其他部分有邏輯性的關聯(lián),這是循序漸進、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教學原則的體現(xiàn),也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使理論知識得到升華,為下一項目的技能操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四、維修實訓教學
電氣線路故障出現(xiàn)是不定時的,因為其原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故障觸點不同,故障現(xiàn)象可能相同,現(xiàn)象相同可能不是同一故障觸點產(chǎn)生的,所以在檢修時要活學活用,利用知識、技能和技巧,認真分析找出原因,確定故障觸點。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分析掌握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第二,運用正確的檢測手段,同時要利用現(xiàn)象、檢測數(shù)據(jù)來分析、判斷;第三,利用好知識、技能和技巧。如照明電路安裝中兩只開關在不同地點任意控制一盞燈電路,故障現(xiàn)象是甲地斷開、乙地不能接通;乙地斷開、甲地就不能接通,這就要分析電路,明確開關是控制相線的,這是為了安全。原理上相線是進第一只開關的主接線點,第二只開關的主接線點接燈頭中心接線柱;判斷開關的主接線是點關鍵,利用萬用表電阻R×1檔,先假設一個點是主接線點,這個點分別與另外兩個點接通的點即兩次電阻為“0”這個點是主接線點,否則不是主接線點,這是檢測;仔細觀察觸點的標記,找出主接線點,再配合儀表檢測,這是經(jīng)驗和技巧,學生通過判別乙地開關主接線點沒找對,更換連接點線路工作正常。又如保險管燒斷,能通過觀察現(xiàn)象知道是爆斷還是裂斷,從而判斷電路是短路還是過載,這就是經(jīng)驗。再如PLC控制的輸出電路主模塊與擴展模塊接錯、傳感器的信號線和公共線混淆傳感器沒有信號傳出等等,都要有理論知識、檢測手段、技能和技巧來分析判斷。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排除故障的能力,把前兩階段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第三階段,從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職業(yè)能力。
五、機床電路教學
機床電路是機械加工的電氣控制線路,種類多,如CA6140車床、Z3040鉆床、T68鏜床、M7120平面磨床、XW6123銑床等,而且電路較為復雜,對中職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學也費勁,這是一個難點。但它不是沒有規(guī)律可循,它是由最簡單的控制電路,如點動、自鎖、正反轉控制電路通過不同的組合得來的。那么,我們在授課時可以先了解該機床的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將每個電機的控制電路列舉出來,采用化整為零的辦法進行分解,分成一個控制回路、一條控制支路、一條控制線、一個控制觸點地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學生有了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再讓學生利用已學的知識根據(jù)控制電機的運行狀態(tài),將最簡單的控制電路設計出來,如點動控制,在此基礎上用接觸器的常開觸點與起動按鈕并聯(lián)構成的自鎖連續(xù)運轉的控制電路;即而由兩個自鎖電路組合并加以完善構成一個復雜的正反轉機床控制線路等方法進行教學。我采用了“提出控制要求→先設計簡單電路→然后添加元件和觸點組合成復雜電路”這一推理過程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之,通過采用以上及其相應的教學方法,課堂的主體成了學生。由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加以教師有目的的引導,所以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學生對課程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自覺思考的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職業(yè)技能能力,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為學生進入生產(chǎn)實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莊漢清.電氣安裝與維修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6.
[2]宋健雄.低壓電氣設備運行與維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趙承荻,王璽珍.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維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