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寒冰
摘要:選取 2018年上半年我國制造業(yè)電子元器件行業(yè)上市公司長方集團為案例研究樣本,本文對發(fā)生控制權轉移當年與發(fā)生控制權轉移第二年的財務績效情況進行統(tǒng)計對比分析,并探討公司控制權轉移對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
關鍵詞:控制權轉移;績效;公司治理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的事件而導致公司控制權轉移日益增多。公司控制權轉移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當公司價值被低估時,潛在投資者就有可能并購該公司,并從改善公司業(yè)務和降低代理問題等方面來獲得控制權溢價。本文選取長方集團為案例樣本,本文對發(fā)生控制權轉移當年、第二年的績效對比分析,探討控制權轉移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對企業(yè)根據(jù)控制權轉移而調整治理結構及提升績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長方集團控制權轉移案例簡介
長方集團是一家主要從事LED照明光源器件和LED照明產品的研發(fā)、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是我國該領域的龍頭企業(yè)之一。2018年3月27日,根據(jù)公司公告顯示,鄧氏兄弟擬將合計1.3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17.43%的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給南昌光谷和鑫旺資本,南昌光谷將成為長方集團控股股東。
三、長方集團公司控制權轉移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盈利能力較2018年有所加強。2019年三季度毛利率28.39%,去年同期為27.97%,主營獲利能力保持穩(wěn)定;凈利率3.95%,去年同期為2.63%,經營效益有所提高;凈資產收益率2.90%,去年同期為-0.54%,回報股東能力修復。
(二)償債能力分析
公司償債能力較2018年有所削弱,盈利增速與債務增速持平。2019年三季度速動比率0.76,去年同期為0.98,短期債務風險存在但可以控制;流動比率1.02,去年同期為1.35,短期償債能力降低;資產負債率53.92%,去年同期為36.07%,財務杠桿風險加大。
(三)經營能力分析
公司經營能力維持穩(wěn)定,存貨變現(xiàn)能力有所增強。2019年三季度應收賬款周轉率1.76,去年同期為2.03,應收賬款周轉速度需加快;存貨周轉率2.49,去年同期為2.17,存貨變現(xiàn)能力有所增強。
(四)發(fā)展能力分析
公司成長能力較2018年明顯改善,營業(yè)收入由虧轉盈。2019年三季度營業(yè)收入增長率4.31%,去年同期為-11.36%,營業(yè)收入由虧轉盈;凈利潤增長率520.63%,去年同期為-138.82%,企業(yè)成長潛力得到恢復。
四、結論
長方集團控制權轉移對績效的影響可能源于控制權轉移后的公司治理與戰(zhàn)略轉型。
(一)控制權轉移后,公司戰(zhàn)略轉型
公司控制權轉移后,公司進行戰(zhàn)略轉型。公司業(yè)務規(guī)劃曾“跑偏”,2018年業(yè)績虧損1.57億元。由南昌光谷控股后,公司業(yè)務回歸至LED行業(yè),進行戰(zhàn)略轉移。聚焦LED行業(yè),通過收購和入股LED行業(yè)上中下游企業(yè)等方式逐步釋放產業(yè)鏈效應,同時圍繞產業(yè)鏈進行一體化整合。在產品方面,更新?lián)Q代,升級客戶,面向終端客戶、大客戶。
(二)治理結構轉變,獲技術支撐
公司控制權轉移后,實際控制人變更,核心管理層更替。歷經半年調整及磨合期,公司經營步入正軌。這對產品和客戶的升級產生了較大影響。新的實際控制人擁有上游芯片的專利產品,為公司提供研發(fā)技術上的支持之余,還有利于吸引優(yōu)秀人才,引進客戶資源。據(jù)2019年一季報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有負轉正,同比增長464.11%。
參考文獻:
[1]趙麗瓊,周云龍.財務困境公司控制權轉移的財務績效研究——基于ST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J].財會通訊,2015(14):34-36.
[2]方茜.實際控制人變更能改善公司績效嗎?——基于股權結構變動的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6,30(11):141-149.
[3]陳玉罡,陳文婷,林靜容.控制權市場制度變革與公司治理和并購績效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7(02):37-46.
[4]王俊韡.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的財富效應分析[J].財會月刊,2012(27):21-23.
[5]曾祥飛,林鐘高.控制權轉移、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與企業(yè)績效——基于企業(yè)生命周期視角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17(09):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