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闡釋了英國的保釋制度,對我國取保候審制度與英國保釋制度作了比較,提出了我國取保候審制度的完善途徑。要堅持以人權保障和無罪推定為基礎的指導理念;明確其功能和定位;優(yōu)化設計具體制度;規(guī)范執(zhí)行實踐。
【關鍵詞】 中國;取保候審制度;英國保釋制度;比較;借鑒
一、英國保釋制度概述
在英國,根據(jù)司法機關的自由裁量權的大小,其保釋制度區(qū)分為權利保釋和裁量保釋兩種。權利保釋即將保釋作為被保釋人的一項權利,只要符合相應條件,法院就應當允許其保釋。這一制度作為英美法律保釋制度的一大特色,也由于其過于寬松受而到了一定的詬病,調查顯示“在英國約有25%的被保釋人在保釋期間會至少再犯罪一次”。[1]
英國的保釋制度分為保釋金保釋和保證人保釋。在英國的保證金保釋下,被保釋人獲得保釋需要以如期繳納保證金作為前提,具體到需要繳納多少金額,英國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金額,而是純粹由法官去自由裁定。這樣,就會為法官的權力尋租提供了便利,這也是保釋制度被詬病的一點,不過,后來英國內政部門作了統(tǒng)一規(guī)定,出臺了保釋具體數(shù)額參照表,要求法官按照參照表的要求來確定保釋金額。[2]保證人還作了一般保證人和職業(yè)保證人的區(qū)分。前者是以保證人的信譽為擔保,后者以保證人的財產(chǎn)作為保證。
英國采用當事人主義的訴訟模式,保釋程序分為申請、聽審、裁定、救濟幾大方面。其申請時間并不確定,需要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警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后可以指出具體的罪名,那么犯罪嫌疑人即可申請保釋,否則就會被延遲至將其帶到治安官面前之后才能申請;至于申請主體,在英國,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監(jiān)護人都可以申請。而聽審程序并不是保釋制度的必經(jīng)程序,只有申請保釋被拒絕的情況下,檢察官才會將其帶到治安法官面前,進行聽審,此時檢察官需要說明具體情況和拒絕理由,相應的,嫌疑人也可予以辯駁,由法官來決定。只要保釋申請?zhí)岢?,那么最后都必須要以裁定做出結論,或者準予保釋,告知其所要遵守的條件、違反的處罰以及保釋金額,或者說明理由不準保釋。
二、我國取保候審制度與英國保釋制度的比較
我國取保候審制度和英國保釋制度的相同之處:首先,二者實質上都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種強制性措施,與犯罪嫌疑人最終所獲得的裁判和定罪量刑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其次,二者都是對犯罪嫌疑人人身的一定限制,是出于無罪推定和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的考慮而設置,其制度的設計核心就是為了關注犯罪嫌疑人在正式定罪量刑之前人身權利的保障。最后,二者對于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保障了人身自由權利不會受到過度的侵犯,另一方面有利于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而且還能節(jié)約司法資源。
我國取保候審制度和英國保釋制度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性質不同。英國保釋制度在本質上是一種權利,權利主體是公民,宗旨在于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而中國取保候審制度的本質上是權力,權利主體是司法機關,宗旨在于維護訴訟順利進行,第二,我國取保候審制度的適用范圍較為狹窄,適用條件較為苛刻。兩種制度適用范圍的形式不同:英國采取負面清單的形式,即列舉出那些情形不適用保釋,其他沒有列舉的情形都可以使用保釋制度。而我國采用肯定清單和負面清單相結合的方式,這樣規(guī)定容易在適用時造成混亂。第三,兩種制度的決定主體不同。英國保釋制度的決定主體具有一元性,無論是聽審過程還是最終裁決都是由法官主導。而中國取保候審制度的決定主體具有多元性,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參與其中。第四,執(zhí)行方式不同。英國可以適用多種執(zhí)行方式,人保的適用頻率更高;但是我國不可以同時適用人保和財保,而且財保的適用頻率更高。第五,救濟方式不同。我國取保候審制度沒有相應的救濟方式,而英國設置了救濟制度。
三、我國取保候審制度的完善
1、堅持以人權保障和無罪推定為基礎的指導理念
人權是現(xiàn)代社會的基石,人身自由權非經(jīng)法定程序不得任意剝奪,取保候審作為強制措施的一種必須尊重和保障人權。尤其在刑事訴訟中,更要約束權力、保護權利。我國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下,國家控訴機關的力量遠遠超出被追訴人,因此更加需要完善取保候審制度,學習英國保釋制度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不被權力侵害。
在刑事訴訟中無罪推定原則也同樣需要得到尊重和維護。由刑事訴訟法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區(qū)分即可看出,我國已經(jīng)走過了有罪推定的法治歷程。無罪推定原則要求“在刑事訴訟中,任何被懷疑犯罪或者受到刑事追訴的人在未經(jīng)司法程序最終確認為有罪以前,在法律上都應假定他是無罪的人?!盵3]取保候審制度也應該貫徹和落實無罪推定原則,切實保證被追訴人的人身自由權不被恣意剝奪,無罪推定原則應該被法律化,真正確立下來才能真正保障人身自由權。
2、明確其功能和定位
第一,我國目前的取保候審制度相當于行政審批,應該轉變這種定位,把取保候審當做司法行政程序,主要由法院決定,而不是由行政機關決定,實現(xiàn)程序正義。第二,注意尊重和保障人權,通過限制權力和維護權利來平衡權力與權利的對比。第三,注意保證訴訟效率,正如陳光中教授所言:“沒有正當理由,人們要盡量降低程序運作中的經(jīng)濟消耗,要優(yōu)先選擇經(jīng)濟消耗最低的程序”。[4]在實現(xiàn)程序正義的同時也要保障訴訟的效率功能,減少國家羈押負擔。
3、具體制度的優(yōu)化設計
第一,放寬取保候審制度的適用條件。我國取保候審制度采用肯定式與否定式相結合的規(guī)定方法,這種方法不但容易造成混亂而且適用條件較為苛刻,范圍較窄,需要適當放寬條件,比如采用否定清單的模式。只要取保候審期間能夠不危及社會安全和秩序,能夠保證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即應當使其具備適用取保候審的條件。尤其是對于社會危害性不大的弱勢群體,如老年人、殘疾人和婦女等,以及犯罪證據(jù)被比較固定的職務犯罪,都應當盡可能的使其能夠獲得取保候審。
第二,完善保證方式。保證人保證對于被取保候審人的監(jiān)管力度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如果保證人違反保證義務,不過是對保證人采取金錢處罰,違約成本較低,無法起到良好的保證效果。而且保證金的金額也較低,如果被訴人經(jīng)濟條件較好,保釋制度對其也沒有威懾力。鑒于此,應該提高保證人保證的保證力度,增加保證的成本,從而提高違反保證義務的成本,達到更好的約束效果。
第三,明確設立取保候審的救濟機制。目前我國的取保候審的審批具有極大的行政性質,是否能夠取保候審完全取決于司法機關,這就使得取保候審制度的適用容易產(chǎn)生很大的障礙,而且也容易誘發(fā)權力尋租等腐敗現(xiàn)象。因此可以增加允許取保候審行政復議的規(guī)定,或者增加取保候審聽證程序的規(guī)定,給取保候審制度增加安全閥。
4、執(zhí)行實踐中的規(guī)范
第一,設立專門的執(zhí)行機構,我國取保候審這一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沒有專門執(zhí)行機構,可以考慮在司法機關指導下由基層組織對被取保人進行監(jiān)管,降低取保候審的執(zhí)法成本,提高執(zhí)法效率。第二,增加信息科技的使用,比如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對被追訴人進行監(jiān)管,減少執(zhí)法成本的同時還能避免人工監(jiān)管帶來的弊端。我國傳統(tǒng)上傾向于羈押這種方式來保障刑事活動順利進行,但是增加信息科技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減少羈押率,降低司法成本。
作為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取保候審制度在刑事司法制度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一制度對于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有著重要意義,其科學合理的運用,對于我國刑事司法規(guī)范化運作也有著重要影響,對于我國司法改革的整體推進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世界法制發(fā)展有著兩大法系漸趨融合的趨勢,我國的取保候審制度的完善也需要不斷汲取域外的先進經(jīng)驗。英國作為英美法系的代表國家,又是保釋制度的起源地,其保釋制度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因此,英國的保釋制度中的諸多經(jīng)驗對我們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
【注 釋】
[1] 最高人民法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編譯.所有人的正義——英國司法改革報告[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57.
[2] 麥高偉,杰弗里·威爾遜.英國刑事司法程序[M].姚永吉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0.
[3] 宋英輝.取保候審適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41.
[4] 陳光中.刑事訴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238.
【作者簡介】
孫琪偉(1991.7—)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國際法之WTO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