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劉坤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城鐵售后服務部,吉林 長春 130062)
軌道車輛轉向架輪重差、軸重差,影響車輛牽引制動效率與運行安全。為保證試驗的準確性及提高一次通過率,將稱重試驗分為上體四點稱重試驗、轉向架靜壓試驗、整車稱重試驗。車輛落成后滿足車輛各關鍵尺寸要求,同時滿足車輛輪重、軸重差要求。國內外軌道客車整車驗收標準普遍執(zhí)行IEC61133-2006鐵路應用-鐵道車輛-制造完成后和投入運營前鐵道車輛的測試,或部分項目執(zhí)行TB/T1740-2015機車車輛重量測定方法。在IEC 61133-1992中明確給出輪重、軸重的偏差允許值,即輪重差不大于4%,動車軸重差不大于2%;IEC 61133-2006標準取消具體參數,應參照項目合同要求執(zhí)行。目前國內項目技術合同要求輪重差不大于4%,動車軸重差不大于2%,帶司機室拖車軸重差不大于6%~8%。
首列試制過程中,通過上體四點稱重試驗、轉向架靜壓試驗、整車稱重試驗的數據進行系統(tǒng)分析,確定各環(huán)節(jié)參數的準確性。某A型鋁合金地鐵車輛為例,見表1。拖車理論重量偏差值,需要對轉向架靜壓參數進行調整。按照稱重臺精度為3‰,各種稱重設備重量之差累積不能大于36000x3‰x2≈200kg≈2kN。故表1中的上體差值R1/R2越趨近于0,在整車稱重調整過程中,尺寸、重量調整越有利;端重S1/S2越趨于相等,車輛軸重差越??;整車差值T1/T2越趨近于0,轉向架靜壓試驗越接近車輛載荷,有利于整車稱重試驗。
端重:S1=X1+Y1+Z1+W1;S2=X2+Y2+Z2+W2上體差值:R1=G1-E1-F1;R2=G2-E2-F2
整車差值:T1=A1+B1+C1+D1-S1;T2=A2+B2+C2+D2-S2
首車稱重試驗完成,按照表1的公式計算,修正各階段試驗的數值,提高稱重試驗的準確性。
(1)稱點精度影響,單個稱臺精度為3‰。按照拖車36000kg計算,平均輪重應為4500kg。單個稱點誤差為:4500×3‰ =13.5kg。
表1 車輛重量數據分析表
(2)各稱點高度影響,稱重臺標準為10m弦在任一點測量高低極差不超過0.8mm,水平誤差不大于0.5mm。對8個稱臺每個稱點測量3點,通過測得數據對稱臺進行調整,如圖1整車稱重臺調整后平度。按照最新稱重臺的標準,水平公差應控制在0.5mm內。0.5mm的公差,對輪重影響約50kg。
圖1 整車稱重臺水平高度測量
稱臺最大累積誤差:(13.5+50)÷4500×100%=1.4%
相對于輪重差不大于2%的標準,稱重臺的精度、8個稱點的整體平面度差值,嚴重影響車輛稱重試驗的準確性。
圖2 車輛往復稱重重量變化分析
(3)車輛往復上下稱時,由于輪軌相對位移,車體相對于轉向架的偏移,稱重臺在車輛移動、停止過程中造成的數據變化。如某項目稱重過程中,重量偏差最大值70kg,占平均輪重的1.2%。圖2所示同一車輛在相同稱點的重量變化,應該對A及B標記的稱點進行校核、調整,確保每次數據的穩(wěn)定性。
車輛轉向架一系彈簧高度變化,對于車輛輪重的直接影響。下圖是某項目批量8輛車出現的一系橡膠彈簧蠕變趨勢,如圖3所示。一系橡膠簧高度1mm的變化,對應車輪載荷變化約100kg,對于整車調整影響大;一系彈簧同步變化,對轉向架的載荷分布沒有影響。稱重試驗應該在一系彈簧充分蠕變后進行。
圖3 轉向架一系橡膠簧蠕變
各車輛制造場地布局的影響,車輛裝配、落車、稱重基本在同一車間或者相鄰的場地。車輛落車后可能存在偏心及各系懸掛間的阻尼現象??梢栽谶M行試驗前應盡快采用一種手段使一系懸掛系統(tǒng)和二系懸掛系統(tǒng)處于啟動狀態(tài)(例如,使車輛在水平、高度有不同的鐵道區(qū)間上運行)從而降低過大約束力的可能性以及車輛偏心。批量生產的車輛出現偏重等問題,可以利用機車在廠區(qū)進行牽引通過S曲線的線路后再進行稱重試驗,可以提高車輛稱重的準確性。
高度閥桿的進排氣閥是當活塞桿移動超過不感帶振幅時才動作,如圖4所示。高度閥不感帶為±1°,影響車輛反復充排風時車輛高度尺寸的同步性。
高度閥桿不感帶:H=110×tan1°≈±1.9mm。
對重量的影響約200kg,占平均輪重200÷4500×100%=4.4%。
因此,車輛高度尺寸調整時,全車高度閥桿都為充風位往回調整到截止位,或者都為排風位調到截止位,即利用相同的不感帶區(qū)間。特別是滿足業(yè)主要求空氣彈簧在有風、無風狀態(tài)下同時滿足輪重、軸重合格的需求。
圖4 高度閥不感帶H
圖5 車輛上體受力簡化模型
按照項目技術合同或者整車驗收標準,對于稱重車在自重、額定載重設計重量、整備設計重量、AW0、AW3等各種工況下,車輛載荷的增加對于整車稱重存在一定的影響。故稱重試驗前一定判斷標準、技術條件對于車輛狀態(tài)的規(guī)定。
將車輛上體受力模型簡化如圖5,通過計算分析,通過上體一端高度H的變化,對于車輛兩端轉向架載荷的影響分析。
其中:
通過公式,G車輛上體重量24000kg,H變化10mm,車輛定距12600mm的工況下,F1/F2受力變化約2kg。即正常運行條件下的車輛上體兩端高度公差,對兩轉向架的載荷影響,可以忽略。
整車稱重試驗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為上體一二位端重量差值、轉向架靜壓試驗數據與上體重量偏差、整車稱重臺的精度、整車稱重臺8個稱點水平高度誤差、稱重臺的穩(wěn)定性、車輛上下稱臺的穩(wěn)定性控制措施、一系橡膠彈簧蠕變性能穩(wěn)定性。控制制造過程及測量設備的影響因素,測量車輛準確的重量分布狀態(tài),制定對應合理調整的方法,能顯著提高稱重試驗的通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