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 郭暢
摘要:當前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普遍堪憂,體重超標、熬夜、視力下降等問題,對大學生體質健康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大學生在體能測試的長跑、立定跳遠等項目中受傷甚至猝死的現(xiàn)象也有出現(xiàn),這給教育部門和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管理敲響了警鐘。素質教育不僅僅要宣傳思想,還要落實行動。通過研究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內容與意義,分析體測對于大學生身體素質及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各方對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視。
關鍵詞:大學生 體質測試 項目 意義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155-02
2014年,我國教育部對大學生體質測試項目進行了修訂,頒布和全面實施了《國家學生身體素質健康標準》。該標準首次對學生的體能測試成績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即學生體能測試未滿50分,在大三或者大四畢業(yè)階段,將不能按照正常畢業(yè)流程順利畢業(yè),以未完成學業(yè)內容為依據(jù),做肄業(yè)處理。該項規(guī)定引起了學生的關注,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日常運動積極性。
一、大學生體質測試的內容
1.體重指數(shù)
體重是否達標是以大學生的BMI指數(shù)作為考核依據(jù),男生體重指數(shù)為17.9—23.9、女生為17.2—23.9,都屬于正常范圍,能夠獲得該項考核的滿分;男、女生體重指數(shù)在24以上的屬于超重和肥胖,只能獲得80分和60分;而體重指數(shù)在17.1(女)/17.8(男)的,都屬于體重過輕,只能獲得80分。目前大部分學生在體重項目上都在正常范圍內,都能獲得滿分,只有部分學生存在過于超重和過于肥胖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通過改變飲食習慣、結構和多運動來解決。
2.肺活量
在肺活量的考評上,標準則更為細化,不同年紀學生有不同的肺活量要求,且男女要求各不同。成績一共劃分為四個檔次,在大一、大二學生群體中,肺活量在3100(男)/2000(女)以下的屬于不及格;在大三、大四學生群體中,肺活量在3200(男)/2050(女)以下的屬于不及格。通過該項標準我們可以看出,教育部對學生的肺活量在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要求,這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體能訓練,不斷提升肺活量水平。
3.短跑50米
50米短跑以秒為單位,在大一、大二學生群體中,短跑速度在9.1秒(男)/10.3秒(女)以上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在大三、大四學生群體中,短跑速度在9.0秒(男)/10.2秒(女)以上的成績屬于不及格。短跑考驗學生的心理、速度、反應能力、瞬時力量等,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發(fā)生意外,學生在短跑體測前應當清淡飲食,并進行必要的拉伸運動,防止考試過程中發(fā)生意外。
4.坐位體前屈
坐位體前屈項目以厘米為單位,在大一、大二學生群體中,坐位體前屈在3.7cm(男)/6.0cm(女)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在大三、大四學生群體中,坐位體前屈在4.2cm(男)/6.5cm(女)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從以上標準可知,該項目對女生的考核標準較高,需要考驗女生身體的柔韌性。通過該項目可以直觀地判斷學生的下軀干、腰部等部位肌肉與骨胳關節(jié)的靈活性、伸展性。因此,學生在日常運動訓練中,一定不能忘記運動前的身體熱身、拉伸運動,以及運動后的舒緩拉伸運動,保護肌肉不受損傷,提升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5.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項目以厘米為單位,在大一、大二學生群體中,立定跳遠在208cm(男)/151cm(女)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在大三、大四學生群體中,立定跳遠在210cm(男)/152cm秒(女)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立定跳遠需要學生發(fā)揮瞬時腿部的力量,下肢力量、腰部和手臂完美配合,這需要學生平時注重腿部肌肉的訓練,提升腿部肌肉的瞬時張力,才能在階段性體能測試中獲得較好的成績。
6.引體向上(男)/一分鐘仰臥起坐(女)
該項考核是因男女生的體質差異而進行的區(qū)分,單位為次。男生考核項目為引體向上,在大一、大二男生群體中,引體向上在10個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在大三、大四男生群體中,引體向上在11個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女生的考核項目為一分鐘仰臥起坐,在大一、大二女生群體中,一分鐘仰臥起坐在26個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在大三、大四女生群體中,一分鐘仰臥起坐在27個以下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引體向上項目主要是對男生手臂肌肉力量、呼吸、背部力量等方面的綜合考核,是評價男生體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分鐘仰臥起坐是針對女生腹部力量的考核,難度較大,高分成績無法一蹴而就,需要通過長期鍛煉才能實現(xiàn)。
7.長跑1000米(男)/800米(女)
大學生1000/800米長跑又稱為耐力跑,該項成績是評價學生身體素質最為重要的指標,它對學生身體健康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作為學生每日進行的訓練項目。在該項目考核開始前和結束后,應當補充糖分,必要時可以飲用功能性飲料來幫助恢復身體活力。在大一、大二學生群體中,耐力運動在4分32秒以上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在大三、大四學生群體中,耐力運動在4分30秒以上的成績屬于不及格。在大一、大二學生群體中,耐力運動在3分42秒以下3分27秒以上的成績屬于良好;在大三、大四學生群體中,耐力運動在3分40秒以下3分25秒以上的成績屬于良好。在大一、大二學生群體中,耐力運動在3分27秒以下的成績屬于優(yōu)秀;在大三、大四學生群體中,耐力運動在3分25秒以下的成績屬于優(yōu)秀。
二、大學生體質測試的重要意義
1.宏觀意義
大學生開展體能測試,對于貫徹落實國家法律和教育部門相關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即將走上社會,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希望和關鍵力量,提升大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高校的重要目標,而學生的體能是綜合實踐能力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高校開展大學生相關體能測試工作,通過體育學科成績的考評,能夠督促大學生自覺展開各項體育活動,在運動健身中獲得良好的身體素質。
2.微觀意義
運動項目通常為集體項目,需要多人的協(xié)作和努力,因此,在開展體育課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運動項目來拓寬人際交往范圍,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和信任。對于性格活潑的學生來說,這是他們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通過在運動過程中與老師、同學的交流和互動,能夠逐漸減少自我封閉的情緒,感受到集體和團隊的溫暖,對自身的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國家不斷修訂和完善大學生體能測試標準和項目,其意義在于通過對學生身體素質更為全面的考核,全面掌握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增強大學生體能的相關策略和方案。體能測試是一項綜合性的測試,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考核較為全面,學生通過相關量化測試成績,能夠對自身身體素質有一個較為清楚的了解,并通過專業(yè)老師的講解和引導,了解到日常生活中應該通過哪些方面的努力提升自身身體素質。但是,學校的體測考核并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內容,它的終極目標在于通過這些途徑,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從源頭上解決大學生體能測試方面存在的問題,整體提升我國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洋.短跑運動員身體訓練諸因素的關系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5.
[2]卓建南,尹少豐.優(yōu)秀男子跳遠運動員起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12-13.
[3]尹少豐,陳青源.廣東省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2):58-59.
[4]楊來熊.淺談短跑運動員的速度與柔韌素質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6(9):39-40.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