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娜
【摘?要】由于農(nóng)村教學資源不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特別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這種感覺更加明顯。語文教師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學資源有限,只能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語文教材中的文章來鍛煉閱讀理解能力,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使學生產(chǎn)生了厭惡閱讀的心理。而在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把課外閱讀融入語文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課外文章讓學生閱讀,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和諧氛圍;信息技術;閱讀交流
農(nóng)村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教學中的重災區(qū),教學資源的不足導致學生的發(fā)展空間有限,使得課堂的教學效果不高,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但是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農(nóng)村語文課堂中的教學資源也變得豐富起來,為課外閱讀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提供了條件。教師首先要選擇學生和感興趣的課外文章構建出和諧的課堂氛圍,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更佳的閱讀體驗,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構建和諧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敏感的青春期,對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反應更加強烈,也更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長時間在一成不變的教師中學習,固化了學生的思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在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氛圍的構建,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道具,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最佳的閱讀環(huán)境,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教師可以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況,構建和諧的閱讀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非常高的,石拱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下面請大家通過閱讀來了解一下?!蔽医o學生拿出石拱橋的模型,讓學生邊觀察邊閱讀。構建出了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擁有了較佳的閱讀環(huán)境,成功點燃了學生的好奇心。之后我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文章羅英的《中國橋梁史料》和陳壽儒的《夜宿盧溝觀曉月》,學生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積極投入到了閱讀的過程中。這樣,通過在課堂中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投其所好開展教學,構建出了和諧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
二、借助信息技術
暫且不說給班級中的學生全部提供課外書籍的話有很大的難度,就是只讓學生閱讀書籍的話,也會引起學生很大的反感。這樣的課外閱讀教學形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沒有什么區(qū)別。對此,在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課外閱讀教學,除了可以節(jié)省成本之外,在讓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配以相關的背景音樂或者給學生穿插播放視頻,觸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不由自主投入到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更層次的改善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例如,以課外文章《八仙過?!窞槔?,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課外閱讀教學,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的過程中。在課堂中,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下來很多神話故事,八仙過海想必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下吧。”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穿插一些八仙過海相關的視頻,觸動了學生的感官,學生結合視頻進行閱讀,對文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組織閱讀交流
“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笨梢姴煌娜藢ν粋€文學作品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情況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就不同,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果將這些不同的想法匯集到一起,就會讓學生對文章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和平臺。在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堂中,當學生閱讀完課外文章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互相講述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的收獲,同時也傾聽其他學生的見解和看法來完善自身的不足,在講述與傾聽的過程中對課外文章產(chǎn)生全面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昆明的雨》時,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體會汪曾祺“生活化家?;薄ⅰ暗形丁钡恼Z言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互相交換對其語言風格的看法和理解。在品析語言的環(huán)節(jié),我出示《端午的鴨蛋》和《翠湖心影》的相關語段對比閱讀,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汪曾祺那種“心中有而筆下無的未經(jīng)人道語”語言風格。然后,我推薦學生閱讀汪曾祺的《人間草木》、《翠湖心影》等散文,繼續(xù)讓學生閱讀品味。在學生全部完成閱讀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學生之間互相交換對汪曾祺語言風格的體會和看法,在不斷的交流中對文章有了全面的理解。這樣,通過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使學生對文章有了全面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在農(nóng)村語文課堂中融入課外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并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在學生閱讀完之后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逐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羅麗麗.初中語文教學如何把學生的課外閱讀落到實處[J].課外語文,2014(24):136.
[2]張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12):61.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成果《農(nóng)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商丘市睢陽區(qū)古宋街道辦事處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