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奧尼爾一生中寫出多部令世人稱頌的劇作,其創(chuàng)作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密切相關的?!短爝呁狻肥撬谝徊揩@得普利策獎的作品,也是他創(chuàng)作第一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劇本。本文試圖從西方文學傳統(tǒng)創(chuàng)作的角度,分析《天邊外》中描述的結核病對整部戲劇的人物塑造、情節(jié)發(fā)展、主題強化方面的作用。
多幕劇《天邊外》是尤金·奧尼爾創(chuàng)作第一階段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這部寫實戲劇收獲了巨大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奧尼爾的作品通常被認為是與他一生的人生體驗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對于奧尼爾來說,1912年是非常重要的時期,他得了輕度結核病,之后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家療養(yǎng)院住了五個月。就是在這個時期,他潛心研究了希臘悲劇、莎士比亞、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等劇作大師的作品,并結合自己過往的經歷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天邊外》的主人公羅伯特在劇中是患結核病去世的,因此,將這部于1920年上演的作品與這段疾病經歷聯(lián)系起來,將有助于更好地、更加深刻地理解奧尼爾的創(chuàng)作意圖。
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中說:“疾病是生命的陰面,是一重更麻煩的公民身份。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一屬于健康王國。另一則屬于疾病王國。盡管我們都只樂于使用健康王國的護照,但或遲或早,至少會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們每個人都被迫承認我們也是另一個王國的公民。”這段話真實地表達了疾病是每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生命體驗。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深刻的。首先,患病的人對疾病的發(fā)生有著無法推卸的責任;其次,疾病對病患的身心產生消極甚至沉痛的影響。尤金·奧尼爾根據(jù)自己的這段患病經歷,將劇中的人物放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面,以人物因患有結核病最終失去生命的劇情,真實地、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悲劇命運。
一、《天邊外》中的疾病
《天邊外》以主人公羅伯特的悲劇命運為主線,描述了人在理想與現(xiàn)實無法調和的矛盾中的痛苦生存體驗。主人公羅伯特是一個有著詩人般浪漫的年輕人,夢想著離開農莊。羅伯特和哥哥安朱共同愛慕著一起長大的鄰居露絲。第一幕描述了就在羅伯特打算跟隨舅舅出海之前,他一時沖動對露絲表達了愛意。令他驚訝的是,露絲也吐露了對他的愛意,因此他決定放棄出海,與露絲結婚。哥哥在傷心絕望之余決定跟舅舅出海。第二幕是在三年之后,由于羅伯特不擅長經營和打理事務,農莊衰敗了,生活中能給他安慰的只有書和他的女兒瑪麗。露絲越來越覺得,自己心里其實愛的是安朱,并在與羅伯特的大吵中將這種想法說了出來。諷刺的是,安朱歸家時已事業(yè)有成,也早已將露絲忘了。第三幕是在五年之后,農莊已經破敗了,貧窮的窘境四處可見,更糟糕的事情是:女兒瑪麗生病,但是因為沒有錢治,只能看著她死;羅伯特身患結核病,奄奄一息。得知弟弟的情況,安朱立即趕回家,并帶回來可以治療結核病的城里的大夫。最后一場,病入膏肓的羅伯特,掙扎地從床上起來,偷偷地爬到了山上,眺望著遠處夢想已久的天邊外,最終在悔恨中死去。
在這部劇中,奧尼爾贊揚了主人公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又用充滿同情的筆調寫出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在現(xiàn)實面前不可避免的悲慘下場。其實,這也是這部劇想要展示的主題。其中,羅伯特患結核病去世,更是繼承了西方文學中常出現(xiàn)的疾病理解,通過塑造一個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和自己的理想之間找到現(xiàn)實途徑的人物,深化了其悲劇命運。
劇中有著對結核病的病癥描寫。這與奧尼爾之前的疾病經歷有著很大聯(lián)系。在第三幕第二場主人公羅伯特要去世之前,他費力爬上了山頭,想要望著日出結束自己。最后,他想象著天邊外和去航行的場景,“他用臂肘撐起身子,臉上容光煥發(fā),指著天邊”,而之后又虛弱地倒下去。正如結核病的英語表達consumption的另一種詞語解釋一樣,他在激情迸發(fā)出來后,就完全消耗殆盡。
二、《天邊外》中的疾病隱喻
在西方文學中,患結核病的人物有幾個主要特點。
(一)生性敏感、消極,易失去生存意愿
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中說:“結核病被頌揚成那種天生的不幸者的疾病,是那些敏感、消極、對生活缺乏熱望以致不能生存下去的人們的疾病?!庇伞短爝呁狻穭”緦α_伯特的描述可以看到,他帶有詩人浪漫、敏感的氣質。作品在第三幕中提及羅伯特患有結核病,而悲傷和憂愁也充斥他的生活:父母、女兒都去世了;妻子愛自己的哥哥,對自己只有埋怨;農莊最后的工人也離開了;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好,理想也看似沒有機會實現(xiàn)了。
(二)孤高清傲,帶有自己獨特性格魅力
《疾病的隱喻》寫道:“對勢力者、暴發(fā)戶和往上爬的人來說,結核病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標志?!?0世紀初的美國,正是功利主義盛行、每個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時代,對比劇中的哥哥安朱之后的狡詐、靠賭博來做生意的商人形象,這無疑深化了羅伯特身上這種獨特的氣質。
(三)貧窮的人和內心無家可歸的人
結核病患擁有兩種看似不同的幻想,一面充滿激情,一面又讓人感到壓抑。正如《疾病的隱喻》所說:“那些無力去把這些充滿活力和健全沖動的理想化為現(xiàn)實的人,被認為是結核病的理想人選?!?/p>
除了結核病患的性格特性,在文學傳統(tǒng)中,人們還賦予了患上結核病和因結核病而死這兩件事以更多的隱喻和理解?;诮Y核病的癥狀,如逐漸消瘦、咳嗽、疲乏、發(fā)燒、咳血以及患者的其他表現(xiàn),結核病被認為是身體或是精神自我消耗的過程?!都膊〉碾[喻》說:“結核病人是一個被熱情‘消耗的人,熱情消銷蝕了他的身體……大概存在著某種熱情似火的情感,它引發(fā)了結核病的發(fā)作,又在結核病的發(fā)作中發(fā)泄他自己。但這些激情必定是受挫的激情,這些希望必定也是被毀的希望?!眲≈?,在自己熱切的理想與夢想沒能實現(xiàn)的情況下,羅伯特罹患了結核病,接著又在結核病的發(fā)作中一點點消耗、發(fā)泄自己,最終一步步走向衰落直至死亡。但是,死亡對于結核病患者來說像是一種自殺,更或是一種幸運。蘇珊·桑塔格認為,對結核病導致的死亡的通常描繪,側重于情感的完美升華;它加速了生命,照亮了生命,使生命超凡脫俗;浪漫派以一種新的方式通過結核病導致的死亡賦予死亡以道德色彩,認為這樣的死消解了粗俗的肉身,使人格變得空靈,使人大徹大悟。因此,對于結核病人來說,死亡是有尊嚴的,患結核病是優(yōu)雅的、令人肅然起敬的,因患結核病死去是一種從容的死法。
三、《天邊外》中的疾病敘事
從奧尼爾創(chuàng)作技巧來看,他從古希臘、古羅馬悲劇中汲取了靈感和技藝,用最傳統(tǒng)的藝術表達形式——戲劇來深刻地描述人物悲劇。在敘述手法上,主人公結核病的設定,也在敘事上給予了兩方面的藝術支持:主要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和情節(jié)發(fā)展上。
首先,奧尼爾同時使用直接人物塑造法和間接人物塑造法,實現(xiàn)了對人物性格的多方位塑造。第一章對羅伯特的描述:“他是個高高的、細長的青年人,飽滿的前額和大而黑的眼睛有一種詩人的神氣。他的容貌清秀文雅,嘴和下巴的線條顯出他意志薄弱?!蹦粏r對羅伯特的外貌描寫,就勾畫出一位具有詩人氣質的男青年形象。之后,患上肺結核這一形象安排,不禁使人聯(lián)想到浪漫主義詩人對于結核病的解讀。結核病是藝術家的病,在奧尼爾的戲劇中,它也保住了其浪漫的特征,是一種優(yōu)越品行和柔弱的標志。
其次,從亞里士多德的戲劇創(chuàng)作理論開始,文學評論家就強調戲劇情節(jié)的一致性?!短爝呁狻防^承了這樣的傳統(tǒng)戲劇創(chuàng)作形式,整部戲劇的情節(jié)構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有機體,是對“一個完整的動作的模仿”。以羅伯特的生活為主線,在他因病離世時,劇情也接近了尾聲。這樣的情節(jié)構成一線到底,“本不該如此”與“事實就是如此”之間的張力構成了悲劇情節(jié)沖突。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鐘琳(1991-),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