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楠 劉香 牛李莉 孫心君 姚樹蘭 田中華 成志明 譚興友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皮膚科,山東 272029
植物日光性皮炎是指植物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質通過空氣媒介、直接接觸或食用的方式經皮膚吸收,并于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一種急性光毒性皮炎,主要表現(xiàn)為暴露部位出現(xiàn)紅腫、發(fā)熱、瘙癢、水皰等癥狀[1]。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4-7月采收幼苗或嫩莖葉可食用,服用后經強烈日光照射可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我科診治11例,報道如下。
收集2013—2017年在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皮膚科診治的11例進食藜導致的植物日光性皮炎住院患者的資料,所有病例均符合植物日光性皮炎的診斷標準[2]。對11例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治療進行回顧分析。
1.一般資料:患者均為女性,年齡45~62(52.3± 4.61)歲;農民9例,務工人員2例?;颊呔鶡o外地久居史和毒物接觸史;生活較規(guī)律,無吸煙和飲酒史;無明確藥物、食物過敏史;無家族性遺傳病和傳染病史;家族中無類似病史。4例于4月份發(fā)病,5例于5月份發(fā)病,2例于6月份發(fā)病。起病前1~2 d內均有進食藜史和日光暴露史。
2.臨床表現(xiàn):均起病急,面部、雙手背、前臂暴露處對稱分布非凹陷性腫脹性紅斑,表面緊張光亮,邊界清楚,伴痛癢;未見明顯水皰、血皰,無破潰、糜爛及滲出,其他部位未見明顯皮疹?;颊唠p眼瞼均明顯腫脹,7例睜眼困難,4例單眼瞼或雙眼瞼閉合不能睜開。9例口唇外翻、張口受限。見圖1。2例合并高血壓和高血脂癥;4例合并2型糖尿病。所有患者自發(fā)病以來,神志清,精神一般,大小便無明顯異常,全身體檢無明顯異常。
3.實驗室檢查:患者均行血尿常規(guī)檢查,6例血白細胞計數>10×109/L,最高達20.9×109/L;1例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升高,為0.7×109/L;1例尿蛋白陽性,1例隱血陽性;4例糖化血紅蛋白升高,最高達8.5%;肝腎功能、電解質、心肌酶譜、凝血功能等檢查均無異常。
4.治療:囑患者勿再進食藜,避光。予甲潑尼龍1.5~2.0 mg·kg-1·d-1靜脈滴注并逐漸減量,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每日1次、依巴斯汀10 mg每晚1次、螺內酯20 mg每日2次、呋塞米20 mg每日1次、奧美拉唑40 mg每日1次,3%硼酸洗液濕敷,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2例同時應用人免疫球蛋白0.4 g·kg-1·d-1,連用3 d;3例在治療過程中皮疹處疼痛難忍,給予洛芬待因片改善疼痛及睡眠,合并基礎疾病者分別同時給予降壓、降糖、降脂等對癥治療。治療7 d后,1例出現(xiàn)雙手背皮膚壞死,轉入整形科繼續(xù)治療,半年后隨訪告知遺留皮膚瘢痕。其他10例中,3例出現(xiàn)明顯瘀斑且顏色逐漸變淡(圖1),7例出現(xiàn)輕度皮膚色素沉著;治療7~10 d后均痊愈出院;1年后隨訪,無瘢痕及色素沉著遺留。
植物日光性皮炎春、夏兩季多見,好發(fā)于青壯年女性。實驗室檢查可表現(xiàn)為白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升高,尿蛋白陽性,部分患者出現(xiàn)尿卟啉增高。本文11例發(fā)病時間均在4-6月份,發(fā)病前均有大量進食藜(灰菜)史和日光暴露史,進食藜后當天經日光照射后數小時至1~2 d發(fā)病,有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完全符合因藜引起的植物日光性皮炎診斷[3-4]。本病應與血管性水腫、卟啉病、日曬傷、接觸性皮炎、煙酸缺乏癥、皮肌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鑒別,根據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結果均可鑒別[5]。
圖1 4例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面部臨床表現(xiàn) 治療前面頸部彌漫分布非凹陷性腫脹性紅斑,表面緊張發(fā)亮,雙眼瞼腫脹;治療后面頸部紅斑變淡,腫脹緩解,局部出現(xiàn)褐色瘀斑或色素沉著
本病治療原則主要是避免食用和接觸光感性植物及長久日曬,發(fā)病早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嚴重時需足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同時輔以溫和止痛藥、抗組胺藥,配合冷濕敷,保持清潔,避免繼發(fā)感染[5-7]。本文11例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雖未出現(xiàn)高熱、譫語等全身嚴重癥狀,但皮損較重,病情發(fā)展迅速,普通抗過敏治療效果差。為避免發(fā)生皮膚壞死、畸殘或系統(tǒng)性損害,宜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伴基礎疾病的患者,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避免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并縮短療程,可以選擇免疫球蛋白共同治療。本文2例聯(lián)合應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質激素減量快且療程短,皮損恢復快,未出現(xiàn)皮膚壞死及瘢痕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