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鳳 邴建勇 李曉梅 樸慶華
【摘 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在泌尿外科腔鏡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來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腔鏡術治療的104例患者納入研究課題。按照入院時間,將所選患者分為研究組(n=52例)和對照組(n=52例)。研究組手術患者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對照組手術患者應用常規(guī)外科護理模式。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23%,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40.3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泌尿外科腔鏡術后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有助于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值得在臨床中著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泌尿外科;腔鏡術;臨床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為了能夠有效控制泌尿疾病的發(fā)展速度,臨床常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但手術本身存在較高的風險性和創(chuàng)傷性,再加上疾病因素的干擾,很容易造成嚴重的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1]。據相關資料顯示,為了降低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改善預后,可在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后對患者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模式[2]?;诖?,本組課題選擇了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腔鏡手術患者104例,深入探究了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課題研究對象為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腔鏡手術患者,收治時間為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人數為10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時間,將所選104患者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有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38.54±4.21)歲,手術類型:腎切除術3例,腎囊腫去頂術5例,腎上腺切除術8例,腎盂輸尿管成形術14例,淋巴結清掃術15例,精索靜脈結扎術7例。對照組有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齡25~77歲,平均年齡(38.49±4.27)歲,手術類型:腎切除術2例,腎囊腫去頂術6例,腎上腺切除術7例,腎盂輸尿管成形術13例,淋巴結清掃術17例,精索靜脈結扎術7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數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手術患者應用常規(guī)外科護理模式,例如完善各類生命體征監(jiān)測、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
研究組手術患者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主要包括:①飲食指導:待患者意識清醒后,醫(yī)護人員應用浸濕的棉簽擦拭患者口唇及鄰近皮膚組織,幫助患者緩解口渴、口干等術后癥狀,同時督促患者少量多次飲下50 mL溫開水,進而試探胃腸道反應,檢查有無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不良反應。為保證營養(yǎng)供給,術后6 h,建議食用流質飲食,如稀粥、米湯等;次日可食用半流質食物,注意增減食量,避免腹脹。②管道護理:加強術后引流管和導尿管的護理,防止受壓或扭曲導管,確保能夠正常引流。同時,醫(yī)護人員應注意觀察液體顏色、性狀、數量,及時更換尿袋,以免造成尿路感染;多與主治醫(yī)生溝通,待患者情況穩(wěn)定后,盡早拔除引流管和導尿管。③補液護理:術后補液前,醫(yī)護人員應使用一次性輸液加熱器預先加熱液體,并將液體溫度控制在37℃左右。補液滴注時,注意調控輸注速率,以30~40 mL/(kg·d)為宜。④康復鍛煉:安全返回病房后,即可開始進行主動或被動的康復鍛煉。幫助患者被動活動四肢,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患者清醒后,可協(xié)助患者下床自由活動,如室內行走、床旁站立,但要把握適度原則,防止過度勞累。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脹、心律失常,以及泌尿系感染等不良反應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課題所獲數據均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 22.0 加以處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計數資料均使用(%)表示,經檢驗。若P<0.05,說明組間差異明顯,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23%(10/52),對照組為40.38%(21/52),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腔鏡技術得到了明顯發(fā)展,但在臨床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再加上患者對預后效果、病情復發(fā)等問題的擔憂,不僅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會引發(fā)諸多術后不良反應,影響手術效果[3]。為了改善術后康復效果,還需要醫(yī)護人員在腔鏡手術后給予患者高效的臨床護理干預。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23%,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40.3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證實:與常規(guī)外科護理模式相比,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在泌尿外科腔鏡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具有更加顯著的臨床效果,并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通過飲食指導、管道護理、補液護理、康復鍛煉等方式,對腔鏡患者實施術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有助于減少口渴、饑餓等原因引起的臨床應激反應,減少泌尿系感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同時還能加速胃腸功能的恢復,避免惡心、嘔吐等情況的發(fā)生,進而加速創(chuàng)口的愈合,提升康復及預后質量。
綜上所述,在泌尿外科腔鏡術后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有助于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值得在臨床中著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鄭娟如,張永海,吳丹燕, 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后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7,38(1):159-161.
荀林娟,施雁,宋瑞梅, 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高齡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手術應激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11):1343-1346.
尹芬,尚雪妍,蘇冬英, 等.以循證為基礎的加速康復外科圍手術期管理對腎囊腫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9):1581-1583.